論文編號:YYSX171 論文字數:3476,頁數:04
[摘要]在電視上曾多次看到我國的數學健兒在奧林匹克競賽中凱旋而歸,不禁為他們感到高興,作為一名數學老師,也為我國數學教育的成果而感到驕傲。但同時,這些選手們在面對一些現實數學問題也常常感到困難,動手操作能力也不如西方的一些選手,這反映出什么問題呢?究其原因,是以前的課程中過于強調知識傳授的影響,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沒有考慮到學習的內容是否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根據這樣的現狀,我國進行了教育改革,數學的教材也相應地作出更改。[關鍵詞]數學建模能力 教學模式 談話法 討論法 表演法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數學課程標準》,XX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80頁]那么通過課堂教學,怎樣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呢?是擺在我們從事數學教學的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任務。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數學與應用數學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