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GS2403 論文字數:8740,頁數:07
我國彩電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
[摘 要] 本文從2007年中國彩電企業集體落榜“中國名牌產品”及中國賽格日立等重點CRT彩管廠商輪番倒閉出發,在彩電高清化、數字化、平板化的大趨勢下,分析了中國彩電業市場機會與競爭格局;緊接著,透過邁克爾·波特五力模型,得出中國彩電業全面失去優勢的結論;進一步,在產業鏈的競爭中,中國彩電業正面臨著“點對鏈”的不對稱競爭,而市場策略上,中國企業可以走的差異化道路和操作空間卻相當有限,因此,發展中國彩電業,進軍上游資源是唯一的生路,同時,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支持。
[關鍵詞] 中國彩電業 市場競爭 產業鏈 問題 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 2007年以來,中國彩電市場發生了很多深刻的變化。其中,筆者認為有兩個標志性事件值得關注。 一是中國彩電企業集體落榜“中國名牌產品”[“中國名牌”的評選,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國務院頒布的《質量振興綱要》和國務院賦予的職能,于2001年6月15日,頒布《中國名牌產品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國質檢〔2001〕32號),2001年12月29日正式頒布實施《中國名牌產品管理辦法》,并主持實施的一項重要活動。根據《中國名牌產品管理辦法》,中國名牌產品是指“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在國內同類產品中處于領先地位、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業前列、用戶滿意程度高、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2007年4月,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公布2007中國名牌產品評價目錄,曾擁有大量“中國名牌”的彩電產品集體無緣今年的中國名牌產品評選,彩電產品將不能繼續張貼“中國名牌”標志。本次集體落榜,主管部門解釋個中原因:彩電產品目前正處在更新換代階段,原來的顯像管技術已經成為夕陽產品,而主流產品平板電視的品牌集中度和影響力均不高,且核心技術還掌握在外國企業手中。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