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JY1397 論文字數:8841,頁數:06
需要層次理論與課堂管理研究 【摘 要】 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1908——1970年)提出,人類都是有需要的,這些需要是以層次的形式出現的,由低級到高級分為5個層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在中學課堂管理中,管理者應該研究學生,根據學生的需要,多加激勵,營建出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益。課堂管理就是為教學服務的。【關鍵詞】 人類需要層次理論 課堂管理 教師的角色 激勵機制
“現在的學生,真是越來越難教了!”我們不止一次地聽到老師們這樣抱怨。在學校中,經常會見到這樣現象:某位教師下課一回到辦公室,就氣鼓鼓的、大聲的說,“××班真吵,簡直上不下課,也不知道班主任怎么當的”;或者說,“這個吵班的課總算挨完了”,一副氣鼓鼓的樣子。事實也的確如此,現在的學生成長的環境與我們那時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尤其是那些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當他們對這世界開始有感知時,改革開放的成果已經初步顯現,他們根本沒有經歷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年代,他們的價值觀與以前的學生有著很大的不同。而現代社會的光怪陸離,貧富差距的進一步加大,國外思想的不斷沖擊,直接在孩子身上顯現出影響。這種影響呈現出越來越快的速度,許多老師都有過這樣的感受,每一屆學生都跟上一屆學生不一樣,都比上一屆學生難教。但是,這些老師就沒有想過,一個所謂的“吵班”難道就不能上好課么?難道教師就不能運用管理學的理論使課堂發生質的變化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