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XXJY948 論文字數:5162,頁數:06
“善 問” “會 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初探[摘 要] 感知只能獲得直接經驗,而產生的問題才是促使學生探究、學習的根本原因。沒有問題就不能真正誘發學生的學習求知熱情,學生也就不會深入地進行鉆研和思考。教師要善于讓學生在感知中觀察思考、提問,多問幾個“為什么”,幫助學生建立問題意識。只有老師善問,學生會問了,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學習、思維和自主創造性,此時的課堂提問也才能稱得上是有效的。[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提問 策略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意義 “人的思維是從疑問開始的。兒童在1歲半到2歲的時候,能看見周圍世界的許許多多的現象,但這時候他已經不是簡單地感知這些現象,而是用常人的眼光來看待它們了。他看到蜜蜂匪盜正在開花的蘋果樹跟前,落在白色的花瓣上,然后又飛走了。兒童感到驚奇:蜜蜂飛到哪兒去了?為什么?一種鳥兒在樹上筑巢,而另一種鳥在房頂下面銜泥建巢。這又是為什么?等等……”[ [蘇]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 1984年6月 (2005年6月重印)(2版修訂版)第321頁 ]學習,無疑是帶著問題而來,帶著問題而去的活動。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小學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