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論文編號:HY168 論文字數:21174,頁數:28 目 錄 1 緒 論 1 2士階層與科舉制關系的探討 5 2.1士階層的產生和發展 5 2.2 科舉制的興衰 6 2.3 士階層與科舉制度的關系 7 3 《儒林外史》對士階層命運的反思 9 3.1《儒林外史》中士階層現狀分析 9 3.1.1士階層靈魂禁錮 9 3.1.2士階層質量下降 11 3.2《儒林外史》對士階層現狀原因的分析 12 3.2.1程朱理學的興起導致士階層的道德扭曲 12 3.2.2科舉制度的弊端導致士階層的質量下降 13 4 《儒林外史》對士階層出路的探尋 16 4.1 對八股士的探尋 16 4.2 對賢士的探尋 17 4.2.1賢人的政治努力—禮樂兵農 18 4.2.2奇人的人格追求—文行出處 19 4.3 對奇士的探尋 20 結 語 22 參考文獻 23 致 謝 25
摘 要
吳敬梓以《儒林外史》這一長篇小說中的波瀾壯闊的場景生動反映了前后跨度一個世紀的各類士人的人生遭遇和思想心態,完美演繹了一部十八世紀末知識分子生活史。吳敬梓在其中不斷探尋知識分子出路。對一百年間的儒林乃至整個知識分子階層,作了整個時代的一次認真審視、深刻思考與反思,對儒林人文精神輝煌數千年后的迅速的瓦解和士人人格喪失的緣由,作了認真的審視,不遺余力的重新構建士人精神家園。 本文從分析士人和科舉制的關系入手,審視了《儒林外史》中士階層的命運的現狀,在《儒林外史》中發出了對封建科舉制度的強烈控訴,科舉制度不但不能為國家培養人才,甚至成為了禁錮讀書人思想的枷鎖,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愚昧無知卻自視甚高的人物去統治去愚昧廣大的黎民百姓,這正是統治者設置八股制度的本意。睿智的吳敬梓不僅在書中淋漓盡致的批判了科舉制的種種弊端,同時他也看到了當時知識分子的悲慘命運是科舉制所造成的。 進而分析士階層所面臨困境的原因,程朱理學的興起導致士階層的道德扭曲;科舉制度的弊端導致士階層的質量下降。 最后總結了吳敬梓對士子們出路的不斷探尋。對八股士的探尋,吳敬梓在《儒林外史 》中通過形象的描繪 ,明確地表示出八股科舉不能培養和選拔人才而只能造就庸才一和奴才。《儒林外史》深刻地揭露并無情批判了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士子們和整個社會所造成的毒害,幾代士人都將寶貴的生命耗費在毫無實際價值的八股文上,只追求功名富貴,失去了自我價值,這些沒有真才實學的八股腐儒最終將不適應時代的發展,被社會所淘汰。對賢士的探尋,《儒林外史》描述了對理想文士的精神狀態和品格的追求。然而,結果是理想文士們盡管為作者所推崇,卻不是知識分子的真正出路。吳敬梓寄托在市井平民身上的希望過于虛無縹緲而不切實際,而他對相關人物的刻畫也不夠徹底,他把這些市井平民安排為結束全書的人物,畢竟說明了他經過艱辛的探尋之后,將希望寄托于新的社會力量,這表現出了他與眾不同的眼光。在市井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傳統人文精神的回歸,從中看到了未來儒林的希望所在。但是,這或許只是吳敬梓“桃花源”式的理想而已,經不起現實的風吹雨打。 最后,作者終于意識到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士子是沒有真正出路的。 關鍵字:儒林外史;士階層;困境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