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西廂記》的藝術特色
[內容提要]《西廂記》是我國古典戲曲中的典范作品之一,是無雜劇的"壓卷"之作。賈仲明曾說:"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充分肯定了《西廂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同時,《西廂記》也是王實甫的代表作。《西廂記》的藝術特色,突出表現在豐滿的人物形象和優美的戲曲語言等方面。它無論在體裁上,結構上,場面處理上,人物性格的描寫上,語言風格上都有它自己獨特的特色。 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分析: 一、《西廂記》的故事梗概與主題思想; 二、《西廂記》體裁上的創新; 三、《西廂記》戲劇沖突的獨特性; 四、《西廂記》的人物塑造富有個性化; 五、《西廂記》的其它藝術特點。 [關鍵詞] 西廂記;藝術;特色 在元雜劇文壇上,關漢卿、王實甫如同詩壇上的李白、杜甫是一前一后出現的兩對雙子星座。如果說,關漢卿劇作以酣暢豪雄的筆墨橫掃千軍的話,那么,王實甫所寫的具有驚世駭俗思想內容的《西廂記》,卻表現出“花間美人”般光彩照人的格調。作為劇本《西廂記》雜劇表現出的舞臺藝術的完整性,達到了元代戲曲創作的最高水平,而且也代表了以愛情為題材雜劇的高峰。明初賈仲明說“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充分肯定了《西廂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無論在體裁上、結構上、場面處理上、人物性格的描寫上、語言風格上它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色。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淺: 一、《西廂記》的故事梗概與主題思想 《西廂記》是王實甫最成功的作品,它的故事最早來源于唐中著名詩人元稹所寫的小說《鶯鶯傳》。后來在金代文人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的基礎上創作而成,它不僅突破了《西廂記諸宮調》那種由說唱藝人從頭到尾自彈自唱的掐彈詞的局限,而且也不同于其它的元人雜劇。 該雜劇通過書生張生和相國小姐崔鶯鶯的愛情故事,接觸到了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封建社會中青年人的戀愛和婚姻問題。反映了封建社會千千萬萬青年要求戀愛自由和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愿望。這在黑暗的封建社會里,鼓舞了青年人為切身幸福而斗爭的勇氣。面對森嚴的封建禮教壁壘,“白衣秀士”張和相國的小姐鶯鶯相愛,他們從佛殿相逢到墻角聆吟之后,彼此互相愉悅對方的容貌,相互傾慕彼此的才華,但由于雙方門弟的高低,青年人終身大事必須經過“父母之命,媒約之言”等封建禮教相違,而且,鶯鶯曾經由相國許配給鄭尚書的長子鄭恒為妻,因此他們兩人出于自由意志兩相情愿的愛情就必然和封建禮教封建婚姻制度發生劇烈的矛盾,也遭到了以老夫人、鄭恒為代表的封建勢力的百般破壞和阻撓。但張生和鶯鶯始終不渝的愛情最終戰勝了這一切阻撓。他們在紅娘的支持和協助下,用實際行動粉碎了封建禮教的枷鎖。不用父母之命、不用媒約之言,私下結為夫婦。劇本“拷艷”一場,作者通過紅娘為他們辯護,贊美他們的自由結合:“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頭”。從而使老婦人不得不接受既成的事實,只好偃旗息鼓,草草收兵。 《西廂記》就是描寫張生和鶯鶯的愛情之產生、發展遭到破壞以及他們如何為愛情而斗爭,最終獲得勝利的過程,帶有較明顯的反封建的色彩。 二、《西廂記》體裁上的創新 元代雜劇一般都是一本四折,間或有一本五折,六折來表現一個完整的故事。而《西廂記》則有五本二十折,以多本雜劇來演一個故事,這在當時是一個創新。而且在每一本第四折的末尾,既有“題目正名”,標志著故事情節到了一個轉折性的段落,又有很特別的[絡絲娘煞尾]一曲,起著承上啟下溝通前后兩本的作用。有些折段,《西廂記》還突破了元雜劇一人主唱的通例。例如第一本第四折,張生唱了多首曲詞后,[錦上花]一曲由鶯鶯唱,[么篇]則由紅娘唱。又如第四折,開場時由張生唱了三支曲子,隨后由旦角扮鶯鶯上,接唱了五支曲子,然后又由張后、鶯鶯分唱數曲。整折戲,實際上由未旦與旦輪番主唱。這說明王實甫在創作《西廂記》時突破了雜劇的規律、吸取和借鑒過院本、南戲的渲玉形式。 體裁上的創新,豐富了藝術表現能力,為更細膩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地安排戲劇院沖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當然,王實甫能進行這種創新,就其主觀方面來講,作為一位杰出的劇作家,他無疑有著創造的精神,而且探索出了一種最能表現他所需要的內容的新的藝術形式。他寫這一愛情故事時,把重點放在描寫兩位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動上。為了要把他們的心理活動描繪得細致而又充分,必須要大大擴展雜劇院的篇幅。 就其客觀方面看,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是王實甫創作《西廂記》的直接憑借。《董西廂》篇幅本來就很長,描寫也較充分,這顯然為王實甫創作居多劇本的《西廂記》奠定了基礎。 《西廂記》篇幅雖然長,但由于結構嚴謹,場次洗煉、每一折是一個整體中的有機部分。讀來卻毫無累贅之感。 三、《西廂記 》戲劇沖突的獨特性 《西廂記》寫了以老夫人為一方,和以鶯鶯、張生、紅娘為一方的矛盾,亦即封建勢力和禮教叛逆者的矛盾;也寫了鶯鶯、張生、紅娘之間性格的矛盾。這兩組矛盾,形成了一主一輔兩條線索,他們相互制約、起伏交錯,推動著情節的發展。 1、 其獨特性表現在戲劇的沖突是在一個獨特的環境中展開的。 《西廂記》的戲劇沖突是在一個很奇妙的環境中展開的。戲劇將活動的地點放在佛寺,時間是崔氏一家扶靈歸葬的幾個月。可謂別有用心。王實甫將崔張偷期密約這一春意盎然的事件安排在這本是六根清凈,修心養性的場所,這本身就構成了強烈的心理反差和矛盾。而且按照禮教規定:“父喪未滿、未得成合”。偏偏在這時,鶯鶯卻生了一段風流韻事,這無疑是對封建禮教的無情的嘲弄,也使整個戲劇院充滿了濃厚的喜劇色彩。 2、 獨特性表現在矛盾沖突出現了幾次高潮,有力地推動故事的發展,富有跌宕起伏的靈感。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1/3/3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