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論文:論父母教養方式與幼兒健康心理 論父母教養方式與幼兒心理健康 父母教養方式與學生學業成就關系研究
父母教養方式與幼兒心理健康關系的調查研究
[摘 要] 近年來,幼兒的心理健康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熱度不亞于對幼兒身體健康的關注。其中對幼兒影響較大起較關鍵作用的一方面因素即為父母的教養方式。本文通過對選定幼兒進行表格調查的方式研究幼兒心理健康與父母教養方式的關系。并通過調查研究結果論述如何使父母的教養方式更加優化和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和避免一些對幼兒心理健康產生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 父母教養方式 幼兒心理健康 影響 關系 父母教養方式的四種類型 權威型:權威的教養方式體現為愛加控制。真正的威信應該是以了解,幫助,責任心獲得的威信。權威型的父母往往了解自己的孩子生活樂趣是什么,他的朋友是誰,和誰一起玩耍,在讀什么書,在幼兒園學校的表現,從而可以更好的去愛和關心幼兒,得到幼兒的尊重。權威型教養方式的父母懂得該怎樣去愛幼兒,在什么情況下對幼兒應該放開手,什么情況下應該對幼兒的行為稍加控制,在幼兒心中建立了權威的地位,從而使幼兒更加身心健康的發展。 (二)專制型:專制的教養方式體現不愛加控制。專制型的父母往往過于堅信自己的選擇和觀念,他們錯誤地認為,幼兒可以被他們控制住就說明父母有威信,這種建立在錯誤基礎上的威信也往往是通過錯誤的方式獲得,以高壓獲得威信,以妄自尊大獲得威信,以迂腐獲得威信,以說教獲得威信,以收買獲得威信等等,這種教育方式培養出來的往往都是懦弱虛偽,不誠實,自私自利的人。父母過于在于控制的結果,往往在這個過程中忽視了幼兒真正需要什么,從而我們認定為專制型的教養方式是不愛加控制。 (三)嬌寵型:嬌寵型的教養方式表現為在不完全愛的加不對幼兒進行控制。對幼兒的愛需要有一定的限度,也需要有分寸,愛超過了限度就成了溺愛,嬌寵,成為制造廢品,也就是造就拙劣的人的原因。嬌寵型教養的父母對于幼兒愛的態度就是一味的贊許,容忍,在該指正幼兒的時候往往選擇視而不見或坐視不管。這種完全不控制的態度造就了不完全的愛,因為完整的愛一定是既有鼓勵包容原諒寬容在內,又有批評指正在內的。 (四)冷漠型:冷漠型的教養方式表現為父母對幼兒不控制也不愛。冷漠型教養方式的父母很少去想幼兒需要什么,自己該怎樣去做,幼兒產生了什么樣的情緒來自于什么樣的原因,針對幼兒這樣那樣的表現又該怎樣去糾正,鼓勵,輔佐幼兒。在幼兒犯了錯誤的時候他們不會去指出制止并要求幼兒改正,在幼兒做了需要鼓勵贊揚的事情的時候,父母也表現得較為平常冷漠。 二、父母教養方式與幼兒心理健康問卷 父母養育方式評價量表(EMBU) 性別: 男 女 年齡: 父母情況:雙親家庭 單親(母親死亡) 單親(父親死亡) 單親(父母離異,跟母親)單親(父母離異,跟父親) 父母死亡 父親工作: 母親工作: 家庭收入: 在回答問卷之前,請您認真閱讀下面的指導語: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子女的發展和成長是至關重要的。讓您確切回憶小時父母對您說教的第一細節是很困難的。但我們每個人都對我們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有深刻印象。回答這一問卷,就是請您努力回想小時候留下的這些印象。問卷有很多題目組,每個題目答案均有四個等級。請您分別選擇最適合您父親和您母親的等級。每題只準選一個答案。您父親和母親對您的教養方式可能是相 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請您實事求是地分別回答。如果您幼小時候父母不全,可以只回答父親或母親一欄。如果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可選擇題目不適選項。問卷不記名,請您如實回答。下面舉例說明對每個題目的回答方法。
1.父母經常打你嗎? 1.從不 2.偶爾 3.經常 4.總是 5.題目不適 父:1 2 3 4 5 母:1 2 3 4 5 2.父母對你很親熱嗎? 1.從不 2.偶爾 3.經常 4.總是 5.題目不適 父:1 2 3 4 5 母:1 2 3 4 5
1我覺得父母干涉我所做的每一件事。 2我能通過父母的言談、表情感受他(她)很喜歡我。 3與我的兄弟姐妹相比,父母更寵愛我。 4我能感到父母對我的喜愛。 5即使是很小的過失,父母也懲罰我。 6 父母總試圖潛移默化地影響我,使我成為出類拔萃的人。 7我覺得父母允許我在某些方面有獨到之處。 8父母能讓我得到其他兄弟姐妹得不到的東西。 9父母對我的懲罰是公平的、恰當的。 10我覺得父母對我很嚴厲。 11父母總是左右我該穿什么衣服或該打扮成什么樣子。 12父母不允許我做一些其他孩子可以做的事情,因為他們害怕我會出事。 13在我小時候,父母曾當著別人的而打我或訓斥我。 14父母總是過分擔心的我的健康。 15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時,我能感到父母在鼓勵我,使我得到一些安慰。 16父母總是過分擔心的我的健康 17父母對我的懲罰往往超過我應受的程度。 18如果我在家里不聽吩咐,父母就會惱火。 19如果我做錯了什么,父母總是以一種傷心樣子使我有一種犯罪感或負疚感。 20我覺得父母難以接近。 21父母曾在別人面前嘮叨一些我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這使我感到很難堪。 22我覺得父母更喜歡我,而還是我的兄弟姐妹。 23在滿足我需要的東西上,父母是很小氣的。 24父母常常很在乎我取得分數。 25如果面臨一項困難的任務,我能感到來自父母的支持。 26我在家里往往被當作“替罪羊”或“害群之馬”。 27父母總是挑剔我所喜歡的朋友。 28父母總以為他們的不快是由我引起的。 29父母總試圖鼓勵我,使我成為佼佼者。 30父母總向我表示他們是愛我的。 31父母對我很信任且允許我獨自完成某些事。 32我覺得父母很尊重我的觀點。 33我覺得父母很愿意跟我在一起。 34我覺得父母對我很小氣、很吝嗇。 35父母總是向我說類似這樣的話“如果你這樣做我會很傷心”。 36父母要求我回到家里必須得向他們說明我在做的事情。 37我覺得父母在盡量使我的青春更有意義和豐富多彩 (如給我買很多書,安排我去夏令營或參加俱樂部)。 38父母經常向我表述類似這樣的話“這就是我們為你整日操勞而得到的報答嗎?” 39父母常以不能嬌慣我為借口不滿足我的要求。 40如果不按父母所期望的去做,就會使我在良心上感到很不安。 41我覺得父母對我的學習成績,體育活動或類似的事情有較高的要求。 42當我感到傷心的時候可以從父母那兒得到安慰。 43父母曾無緣無故地懲罰我。 44父母允許我做一些我的朋友們做的事情。 45父母經常對我說他們不喜歡我在家的表現。 46每當我吃飯時,父母就勸我或強迫我再多吃一些 47父母經常當著別人的面批評我既懶惰,又無用。 48父母常常關注我交往什么樣的朋友 49如果發生什么事情,我常常是兄弟姐妹中唯一受責備的一個。 50父母能讓我順其自然地發展。 51父母經常對我粗俗無禮。 52有時甚至為一點心兒雞毛蒜皮的小事,父母也會嚴厲地懲罰我。 53父母曾無緣無故地打過我。 54父母通常會參與我的業余愛好活動。 55我經常挨父母的打。 56父母常常允許我到我喜歡去的地方,而他們又不會過分擔心。 57父母對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都有嚴格的限制而且絕不讓步。 58父母常以一種使我很難堪的方式對待我。 59我覺得父母可能對我出事的擔心是過分的,夸大的。 60我覺得和父母之間存在一種溫暖、體貼和親熱的感覺。 61父母能容忍我與他們有不同的見解。 62父母常常在我不知道原因的情況下對我大發脾氣。 63當我所做的事取得成功時,我覺得父母很為我自豪。 64與我的兄弟姐妹相比,父母常常偏愛我。 65有時即使錯誤在我,父母也把責任歸咎于兄弟姐妹。 66父母經常擁抱我。 本次參加問卷共15人。時間為三十五分鐘。 幼兒年齡分別四歲5人,五歲5人,六歲5人。 單親家庭兩人。 獨生子女11人。 家庭收入月2000-3000兩人,3000-4000四人,4000-5000四人,5000-6000兩人,6000-8000兩人。8000-10000一人。 問卷評價量表由幾個條目組成:辱罵,剝奪,懲罰,羞辱,拒絕,過保護,過干涉,寬容,情感,行為取向,歸罪,鼓勵,偏愛同胞這十三個方面。 通過問卷總結出四個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父母教養方式,分別是:(1)管束,行為取向,歸罪行為(2)情感溫暖,鼓勵(3)剝奪,拒絕(4)偏愛同胞(5)過保護三 父母教養方式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 1同一家庭中父母不同的教養方式對幼兒的影響 在調查問卷中,我們特別設定了同一道問題從爸爸媽媽的對待方式的不同分別做回答,結果發現,在同一家庭中,有的父母教養方式是相同的,達成共識的,有的父母教養方式是不同的,但是他們顯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或者在某些教育問題上看法有所偏差,對幼兒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困擾。 例如在六歲兒童小恩的調查問卷中我們發現爸爸對待小恩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比較強硬,專制,當小恩的意見與爸爸不一致的時候,爸爸通常不問青紅皂白就說教小恩,并且從不聽取小恩的想法和意見,小恩只有同爸爸看法一致,聽爸爸話的時候,才會被稱贊為好孩子,才可以看到爸爸的笑臉。但是媽媽對待小恩的態度則相對溫柔卻不失分寸,遇事她會先聽取小恩的說法,然后客觀的給予指導和評價,甚至當小恩做出了一些大膽的舉動行為時候,也不會像爸爸一樣嚴厲呵斥,而是弄清楚小恩的動機,了解她為什么會這樣做,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影響,因此當媽媽對小恩提出要求的時候小恩往往銘記心中,欣然接受,而當爸爸說教小恩的時候,小恩表面上不說話,內心卻不認同,久而久之,小恩對爸爸是表面上的服從,內心上的懼怕,實則上的反抗,而對媽媽較為依賴信服。爸爸的教養方式顯然屬于專制型的教養,而媽媽則是權威型的教養方式,在同一家庭中面對爸爸媽媽不同的教養方式,對小恩的心理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小恩在面對媽媽的時候善于聽取意見,可以及時改正,而當面對爸爸的時候就顯得有些叛逆,每當爸爸在斥責她的時候就有些焦躁。 在對五歲兒童小強的調查中發現,小強家庭條件較好,父母又都是白領,工作較忙,平時疏于陪伴,對小強的管教就顯得較為放縱,小強在家很霸道,吃東西的時候總是喜歡先搶來去吃,吃不了的就搞破壞,對于長輩沒大沒小,無理沖撞,小強的爸爸媽媽總是覺得因為自己疏于陪伴而造成小強任性,因此覺得愧疚,當小強有如下行為的時候總是無奈的一笑而過,長期下來,小強的性格跋扈又粗暴。小強爸爸媽媽的教養方式就屬于嬌寵型,在幼兒成長時期對其一些行為不加以控制和管教,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七歲兒童萌萌的父母文化水平較低,都是打工者,平時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她,萌萌家住在大雜院,她一個人在家的時候院子里的大人聚在一起打牌玩麻將,萌萌就湊在旁邊,還有院子里臨時租住的不良少年,萌萌也總是和她們一起玩,長期下來,染了一些粗俗的氣息,父母看到后也沒有加以管教,而是習以為常,萌萌父母的教養方式就是不愛也不控制的冷漠型教養方式,使得萌萌小小年紀心理早熟,行為舉止不得體。 在對剩下兒童的調查問卷中我們看到,他們的爸爸媽媽在對待他們的教養方式上基本上可以達成共識,并使他們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 【蘇】A.C馬卡連柯 著《家庭和兒童教育》]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強調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必須從孩子誕生后就開始對他進行正確的教育,對一個人的教育成功與否決定于5歲以下的幼兒期,教育的主要基礎是在五歲前打下的,如果孩子在五歲前沒有得到應有的教育,那么以后就不得不進行更多的再教育。馬卡連柯認為,這種在教育工作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需要更多的知識更大的耐心,并非每個家長都能勝任。因此,馬卡連柯忠告每位家長始終要做好教育工作,力爭在一開始就把一切做對。 在教育中具有分寸感,善于掌握尺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父母要善于掌握對孩子的慈愛與嚴厲的尺度,在敢于孩子的生活程度上既要放手,給與孩子必要的自由,但這種自由又必須有一定限度。父母既要發展孩子的主動性,讓他有可能去隨機應變,進行一定的冒險,又不可以放任不管,不可以讓孩子習慣于過一種隨心所欲的不受監督的生活,習慣于不受監督的思考和決定。即避免嬌寵型,專制型的教養方式。 [ 【英】約翰.克洛 著《教育漫話》]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有一個重大的誤區,即幼兒的教養沒有得到及時而充分的注意,兒童的精神在最柔軟,最易于支配的時候,沒有使之遵從戒律,服從理性。父母的愛如果擺脫了理性的嚴密監視,就很容易轉變成溺愛,溺愛的孩子必定學會打人罵人,必定能得到他哭叫著想要的東西,必定會去做他想做的事情,這將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對她們還沒有成形的心理造成很大影響。 [ 【美】Jerome M.Sattler,Robert D.Hoge 著《兒童評價》]父母的教養行為影響著家庭系統,家庭又影響著更大的社會系統。在父母的教養方式上,嬌寵型的父母對幼兒過于縱容,對幼兒行為控制的又極少,專制型的父母對幼兒冷漠,專斷,制訂嚴厲的行為規則,甚至體罰孩子,權威型的父母對幼兒疼愛,對幼兒提出明確的行為要求,有恰當的培養,這些不同的教養方式組成了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造成文化沖突,失業,貧困和政治事件,如果我們在初期就注意到教養方式的問題,也可以為和諧社會增添一份力量。 [ 【美】多蘿西.勞.諾爾蒂 雷切爾.哈里斯 著《好父母才是好老師》]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們將學會指責,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她們將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忍耐中,他們將學會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贊揚中,她們將學會感謝,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納中,她們將學會去愛,如果孩子生活在贊許中,她們會學會愛自己,如果孩子生活在認同中,她們將樹立目標,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中,他們將學會慷慨,如果孩子生活在友善和體貼中,她們將學會尊重,如果孩子生活在友愛中,她們將學會愛世界!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