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因子載荷矩陣 首先用主成份法建立原始因子載荷矩陣,然后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轉法,得到最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見表6,這些都由SAS程序自動完成。
表6 因子載荷矩陣
因子1 因子2 x1 0.95160 -0.26861 x2 0.93638 -0.21484 x3 0.72117 -0.39162 x4 0.87094 -0.44528 x5 0.60474 -0.47752 x6 0.95165 -0.07705 x7 0.79778 -0.24608 x8 -0.16178 0.95371
由表6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在x1-x7上有較高的載荷,這七個指標中,X1,X2是衡量商業銀行盈利效率的核心指標;至于 X3,則一定程度上是從人力資源角度反映銀行的收益潛力;X4反映的是收人利潤率,但利潤是扣除費用的收入,在一定經營能力下,如果邊際利潤率越高,則說明獲利效率就越高;而成本收入比和存款費用率的倒數反映了控制成本的能力,控制成本的能力越強,獲利能力就越高;第二主因子在x8上有較高的載荷,x8是資產利用率,反映了利用資產獲取營業收入的資產得用能力。 由上分析可以把第一主因子命名為獲利因子,第二主因子命名為資產管理因子。 此外,SAS也直接從表6計算出兩個主因子分別對指標量的貢獻率,分別為4.995和1.674。
3、計算因子得分 由SAS自動計算的因子得分結果見表7。
表7 各商業銀行因子得分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3/4/4 相關論文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3/4/4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