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1](德)沃爾夫岡·伊瑟爾.《虛構與想象:文學人類學疆界》[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日)金森修.《巴什拉——科學與詩》[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薩特.《想象心理學》[M].光明日報社,1988. [4]朱廣賢.《文藝想象論》[M].民族出版社,2002. [5]伍彝甫等.《西方文論選》[M].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6]方漢文.《西方文藝心理學史》[M].陜西人民出版社,1999. [7]伍彝甫等.《現代西方文論選》[M].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 [8]蔣孔陽.《二十世紀西方美學名著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 [9]金惠敏.《在虛構與想像中越界——[德]《沃爾夫岡·伊瑟爾訪談錄》[J].文學評論,2002,(4). [10]劉學鎧等.《李商隱詩選》[M].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11]劉學鍇、徐恕誠等.《李商隱集解》[M].陜西人民出版社, 1988. [12]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M].中華書局,1999. [13]葉嘉瑩.《迦陵論詩叢稿》[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14]朱易安.《“詩家”并非總愛“西昆好”》[J].文學遺產,2000,(2). [15]葉嘉瑩.《從西方文論看李商隱的幾首詩》[A].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7).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3/3/3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