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網絡營銷與后續發展
[摘 要]傳與統營銷方式相比,網絡營銷在二十一世紀的更具發展潛力,必將成為營銷中主流。它的快速發展使得客觀分析我國網絡營銷的現狀并提出發展策略成為當務之急。為什么網絡營銷發展如此火爆?又該如何制定相應的策略?本文對我國網絡營銷的分析及各角度的對比,總結出其快速發展的的原因,并分析了其未來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 [關鍵詞]網絡營銷 分析 發展 策略 一、網絡營銷的概念及特點 1、網絡營銷的基本概念 簡單來說,網絡營銷就是利用互聯網為手段開展營銷活動。網絡營銷目前并沒有統一的定義,與許多新型學科一樣,由于研究人員對網絡營銷的研究角度不同,對網絡營銷的理解和認識也有較大差異,因此當看到不同書籍中對網絡營銷的概念有不同的描述時也不足為怪。根據作者個人的理解,凡是以互聯網為主要手段開展的營銷活動,都可稱之為網絡營銷(有時也稱為網上營銷、互聯網營銷等,港臺地區則多稱為網路行銷)。在2000年的一篇文章中,馮英健(《網絡營銷基礎與實踐》一書作者)將網絡營銷定義為:“網絡營銷是企業整體營銷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為實現企業總體經營目標所進行的,以互聯網為基本手段營造網上經營環境的各種活動。”在2002年1月出版的《網絡營銷基礎與實踐》(第1版)和2004年10月出版的《網絡營銷基礎與實踐》(第2版)中,均沿用了這一定義,同時也發現其他一些網絡營銷相關書籍和研究文章也多引用此定義,可見這一網絡營銷定義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在強調網絡營銷實踐性的環境中,這一定義比較具有說服力。網絡營銷也有多種類似的名稱,如:網上營銷、在線營銷、互聯網營銷等,說的基本上都是一個意思。 2、網絡營銷的特點 (1)跨時空 營銷的最終目的是占有市場份額。互聯網具有的超載時間約束和空間限制進行信息交換的特點,使得脫離時空限制達成交易成為可能,企業能有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空間進行營銷,可每周7天,每天24小時隨時隨地提供全球的營銷服務。 (2)多媒體 互聯網絡被設計成可以傳輸多種媒體的信息,如文字、聲音、圖象等信息,使得為達成交易而進行的信息交換可以多種形式進行,可以充分發揮營銷人員的創造性和能動性。 (3)交互式 互聯網絡可以展示商品目錄,聯結資料庫,提供有關商品信息的查詢,可以和顧客做互動雙向溝通,可以收集市場情報,可以進行產品測試與消費者滿意調查等,是產品、設計、商品信息提供以及服務的最佳工具。 (4)擬人化 互聯網絡上的促銷是一對一的、理性的、消費者主導的、非強迫性的、循序漸進式的,而且是一種低成本與人性化的促銷,避免推銷員強使推銷的干擾,并通過信息提供與交互式交談,與消費者建立長期良好的關系。 (5)成長性 互聯網絡使用數量快速成長并遍及全球,使用者多半年輕,屬于中產階級,具有高教育水平。由于這部分群體購買力強而且具有很強的市場影響力,因此是一個極具開發潛力的市場。 (6)超前性 互聯網絡是一種功能強大的營銷工具,它同時兼渠道,促銷,電子交易,互動顧客服務以及市場信息分析與提供等多種功能。它所具備的一對一營銷能力,恰好符合定制營銷與直復營銷的未來趨勢。 (7)高效性 電腦可存儲大量的信息供消費者查詢,可傳送的信息數量與精確度遠遠超過其他媒體,并能順應市場需要,及時更新產品或調整價格,因此能及時有效地了解并滿足顧客的需求。 二、我國網絡營銷的發展現狀 我國網絡營銷起步于1996年,雖開始較晚,但因網絡營銷有明顯的優勢,近十幾年時間里得到了迅速發展,據我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公布的《我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1997年10月31日,我國擁有互聯網用戶為62萬人,1998 年6 月30日,這一數字增至117.5萬;1998年底為210萬,1999年底達890萬;2000年12月31日,我國上網用戶人數2250萬人,其中專線上網的用戶人數約為364萬,撥號上網的用戶人數約為1543萬,同時使用專線與撥號的用戶人數為343萬,除計算機外,同時使用其他設備(移動終端、信息家電等) 上網的用戶人數為92萬。據國家信息中心統計數字表明,有8萬余家企業已加入互聯網。并涉及網絡營銷。其中,計算機行業占34%,通訊行業占23%,金融行業占11%,其他為32%。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展水平比較低,存在許多問題。據報道,2000年底,全國上網人數2250萬,但同期使用有線電視網的用戶達8000多萬,具有非常大的市場發展前景。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1/3/3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