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中文系文學論文

    論“嫉富”和“羨富”的矛盾心態(一)

    本論文在中文系文學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論“嫉富”和“羨富”的矛盾心態對白居易諷喻詩價值的影響
     
     白居易的諷喻詩直接服務于他的政治目標,是典型的“政治功利”詩,他本人的理論著作《與元九書》﹑《新樂府序》等都清楚地表達了這一點,后人也多不置疑。千百年來,白居易諷喻詩的價值評判就一直圍繞著“政治功利”的利弊問題經歷了多次起伏。前后變化之大,說法之多,都是眾多古典詩歌作品當中所罕見的,如胡震亨《唐音癸篚》云:“……少陵后,仍詠見事諷刺,則詩為謗汕時政之具矣。此白氏諷諫愈多愈不足珍也。”胡氏以“政治工具”論全面否了白居易的諷喻詩。自此,眾說紛紜,但總體上是貶多褒少。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后,白居易的諷喻詩又因它積極干預政治而獲得至高無上的評價,如稱它是“現實主義的顛峰”,具有“高度的人民性”等等。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以“政治功利”論否定白居易諷喻詩的言論又重新興起,如說它是“時代精神的單純的傳聲筒”,“是藝術上的失敗”﹙見《光明日報﹒文學遺產》第692期﹚一時間,肆意貶斥白居易諷喻詩又成了學術界的一種時髦!可見,在詩歌與政治的關系問題上,白居易的諷喻詩一直存在很多爭議,如何正確的恰切評價它的價值是文學史研究的一個不小的問題。
     我認為,白居易諷喻詩歷來評價不一,主要是因為評價者把“政治功利”當作衡量詩歌優劣的首要標準,并根據自己的立場或褒或貶,以一種“功利”代替另一種“功利”。實際上,“政治功利”并不是衡量詩歌優劣的關鍵因素,起碼也不是首要乃至唯一的標準?鬃诱f:“《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興觀群怨”是再明白不過的“政治功利”了,難道籍此否定《詩經》的地位和價值了嗎?屈原的《離騷》陳子昂的《感遇》,乃至杜甫的《北征》,都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功利”詩,而并不見人否定它們的價值。因為文學的創作總是與一定的社會、 歷史、個人因素相關的,都帶有一定的功利性質,只是范圍 、程度不同而已。一件作品的質量,取決于多種因素,如主題思想、內容題材、語言技巧等,“政治功利”說只涉及了作者的創作動機,是以偏概全;政治與詩歌的關系本來可近可遠,這取決于詩人的個性和主觀感受,評論者不能純粹依據個人喜好、傾向來判定它們的價值。因此,我們在評判白居易諷喻詩的價值時,應該跳出傳統評價標準這一圈子,只把“政治功利”看作是一個影響因素,而把主要目光轉向作品本身。
     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是一個詩歌創新的時代,激烈的動蕩、日漸衰落的社會經濟,給中唐的詩人提供了全新的主題和題材。盡管盛唐曾經創造過詩歌的“黃金時代”,人們藝術地把握現實的能力大大的提高了,但中唐人們不可能重談老調,新的時代迫使他們要為詩歌開辟新的道路,確立新的詩歌走向。白居易的諷喻詩就是一種大膽的詩歌創新和嘗試。袁枚曾說:“余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獨樹一幟者,正為其不襲盛唐窠臼也!暴v《隨園詩話》﹚這種嘗試一方面帶來了新的甚至偏頗的詩歌理論及創作,另一方面又顯露出盛唐詩歌高峰之后的詩人思想深處的矛盾沖突和創作上的浮躁沖動心理。白居易的一生是充滿矛盾的,他既想介入政治運動,實現政治抱負,又希望遠離變幻錯綜的政治紛爭,知足保和的思想隨著年齡的增加,官位的上升日漸占據白居易的頭腦,因此其晚年創作的成就遠不如早年。諷喻詩是白居易早年的嘗試之作,是公認的價值較高的作品。在諷喻詩詩里,顯示著年輕有為的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其基調是高昂向上的,但這并不避免白居易內心世界的另一方面在詩中的流露,那就是羨慕富貴,盡管這種流露是隱蔽的,不自覺的,但它們和諷喻詩抨擊富人,表層意義一起構成了作者的思想矛盾和諷喻詩本身的內在矛盾,影響著白居易諷喻詩的價值。
     貧富懸殊是中唐社會的重要特征,各種社會問題隨之而起,安史之亂后,唐朝繁榮的政治經濟一落千丈,戶口凋耗、科斂繁重、均田制、租庸調制均遭到破壞,“富者兼地數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居!暴v陸贄《陸宣公集》奏議卷六﹚土地的大量兼并直接導致的社會貧富差距的迅速擴大,作為對時代、政治異常敏感的詩人,白居易寫下大量揭露統治階級罪惡和反映人民疾苦的詩歌。其中,前者集中表現為對富有階層腐朽荒淫生活的揭露和批判。如《傷宅》、《兇宅》通過大官僚豪華甲第的渲染鋪陳,給這些社會寄生蟲以當頭棒喝,預示他們必亡的結局;《輕肥》、《歌舞》則揭露了富人們的驕橫氣焰和豪奢生活;《買花》則從流俗中看出社會的病態,貧富懸殊。這些優秀詩篇真實的反映了中唐的社會狀況,也表達了詩人白居易對上層富人奢華無度的不滿與痛恨。
     白居易“世敦儒業”,自小深受儒家傳統思想熏陶,形成他嫉惡如仇、公正耿直的優秀品格。他對不勞而獲的富人們是極端鄙視的,這些人終日無所事事,“所營唯第宅,所務在追游”﹙《歌舞》﹚,《秦中吟十首》之一的《不致仕》辛辣的諷刺了一個“朝露貪名利,夕陽憂子孫”的至死不言退的老官僚形象!侗招小穭t把矛頭指向貴族子弟:“沉沉朱門宅,中有乳臭兒。狀貌如婦人,光明膏粱肌。手不把書卷,身不擐戎衣。二十襲封爵,門承勛戚資。春來日日出,服御何輕肥?朝從博徒飲,暮有倡樓期。封錢還酒債,堆金選娥眉。聲色狗馬外,其余一無知”。觸目驚心的社會現實,使年輕沖動的詩人來不及思考總結,以率真的筆觸記錄下了丑惡的“富人百態”,警醒了人們,也警醒了時代。
     可以說:“嫉富”是白居易面對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的直接反應,但如果仔細研讀他全部的諷喻詩,就會發現作者的另一種不自覺的心態:羨富。
     白居易的許多“嫉富”詩喜好富貴豪華場面的鋪排,字里行間顯露出作者不僅對這種生活相當熟悉,而且有相當的羨慕之態。這種不易察覺的隱蔽心態,宋代的朱熹極早就覺察到了:“詩中凡及富貴處,皆說得口津津地涎出。”﹙《朱子語類》第一百四十卷﹚盡管朱熹的話稍嫌刻薄,引起當時諸多詩祖白居易的詩人的反對,但他們并沒有說錯,請看下面白居易評論社會世態人情的詩句:
     “富貴人所愛,圣人去其泰”。﹙《高仆射》﹚
     “貧為時所棄,富為時所趨”。﹙《議婚》﹚
     “誰不愛富貴?誰不戀君恩?”。﹙《不致仕》﹚
     “請問桐枝上,為余題姓名。待余有勢力,移爾獻丹庭”。﹙《答桐花》﹚
     以上所引都來自白居易弘揚儒家道義,指斥時弊為主題的諷喻詩,但從中可體味到他對富貴的矛盾的態度:既反對那些不勞而獲的特權富有層,又把有才華而不得富貴看作是極大的不幸,同時對求富趨利的世風有相當的認同感!案毁F人所愛,圣人去其泰”似是化用孔子的“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里仁》﹚句意,可見他并不是對富貴功名貪得無厭的人,而是強調富貴的追求要有所節制,這對普通人來說,已經是很不錯的,但對標榜“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的白居易來說就顯得言不由衷,起碼說明,富貴對他來說不僅不是“浮云”,而是“嫉富”表面中隱藏的物質享受的一種需求!凹蹈弧庇帧傲w富”看似有蹊蹺,其實由來明顯,那就是白居易的少年經歷和當時文人心態。
     趙翼《甌北詩話》:“香山出身貧寒,故易于知足……而貧儒驟富,露出措大本色,亦在此。”白居易少年可謂嘗盡愁窮:“此生知負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長安早春旅懷》﹚“窮巷厭多雨,貧家愁早寒”。﹙《秋暮郊居書懷》﹚“客心貧易動,日入愁未息。﹙《秋江晚泊》﹚”“時世艱難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廖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暴v《寄浮梁大兄》﹚直到壯年之后,生活才得到安穩,但昔日饑寒交迫的深刻記憶,在白居易心中成了一種逆反力量,他痛恨不公正的貧富差別,但也不忘記自己擺脫貧窮,躋身富貴階層的刻骨銘心的愿望,并在諷喻詩里不自覺地流露出來。
     盛唐時代的詩人多心系國家命運,民生疾苦,凡出本意,都身體力行!鞍驳脧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杜甫,胸懷是何其的寬廣;“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白,胸襟又是何等的坦蕩!可以說,他們都是鞠躬盡瘁、胸懷廣大的理想主義者。到了中唐,政治的不安定和變幻莫測,即使知識分子自覺地擔負起撥亂反正,重歸盛世的責任,又讓他們清醒地認識到個人力量難以抗拒頑固的君主專制。加上不斷完善的科舉制度的籠絡,出身下層的知識分子有了獲得原先不可想象的經濟地位的可能。這樣,本來已充滿矛盾的知識分子更加難以割舍“來之不易”的物質生活保障,這種心態表現在詩歌創作上就形成獨特的詩格與人格分裂的狀態。明代朗瑛就說:“樂天富貴酒色,可謂至矣,而人品天資,又非尋常之士!暴v《七修類稿》“詩不類人”則﹚可見白居易對于富貴的矛盾態度,也非一人所有,而是中唐社會心理的投射。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上一篇:論《阿Q正傳》中阿Q精神勝利法 下一篇:獨立的人格做人的尊嚴
    Tags:嫉富 羨富 矛盾 心態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