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導游人員應如何權衡“內在美”與“外在美”的關系
旅游業作為朝陽產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帶薪假期和“黃金周”長期的實行得以高速度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旅游者的行列,給旅游業帶來無限商機。旅游成為大眾化的社會活動之后,人們除了要求保證正常的住宿、餐飲和交通等這外,還要求通過參觀游覽擴大閱歷,陶冶情操、增進與異國(地)居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從而獲得更多的教益。為了滿足游客的要求,旅游經營者需要有專業化的人員來開展服務,這種具有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服務人員就是導游人員。無論是導游人員的儀容儀表、行為舉止,還是導游講解以及同游客的日常交談,無不直接、間接地表達或滲透著旅游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因此,導游人員作為當地旅游的行象大使和“窗口”應權衡好“內在美”與“外在美”的關系。 一、導游人員應充分認識到“內在美”比“外在美”更能顯出高貴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的美有“內在美”和“外在美”之分,外在美又稱形象美,包括生理、表情、語言、動作、服飾等方面的美;而內在美又稱心靈美,具體包括品德、情操、理想、意志、智慧等方面的美。二者都是審美主體對審美客體的認識內容。外在美可以直觀把握,而內在美則需要在間接的審美過程中逐步展現才能為人所知。 內在美與外在美都是可取的,然而前者更為重要,因為它反映了一個人的修養和精神境界,泰戈爾曾說過:“你可以從外表的美來評論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這樣評論一個人”。滾滾紅塵,蕓蕓眾生,每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便充滿著各種不確定因素,我們不可能選擇自己的性別、自己的容貌,因為這一切都由你的遺傳基因決定了的,可以這么說外在美是天生的,是上天給你安排好了的,而內在美卻是你后天的修養、學習和努力而來的,一個人托上帝的福,長得一表人才,自然值得高興,然而世間的一切都是相對的,美貌中更有美貌,遺憾中還有遺憾,有的人把自己和那些英俊美麗的少男少女相比,似乎覺得自己長得不稱心、不如意,然而,如果你看看那些肢體不全,或雙目失明,或先天聾啞的殘疾人,難道你不覺得幸福和幸運嗎。多少殘疾人身殘志堅,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成為生活的強者,取得事業的成功,受到人們的尊敬,其內在的精神和思想超越了外表形式的美丑,使肉體的美丑得以升華或降低,內在美代替了外在美成為了千古流芳的原因。 2005年8月28日,湖南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23歲的導游員文花枝所帶團隊乘坐的旅游大巴在陜西省延安洛川境內,意外遭遇嚴重交通事故。文花枝在受傷嚴重、數度昏迷的情況下,仍拼盡全力、忍著巨痛、冒著生命危險,鼓勵安撫游客,當營救人員想對坐在前排的她先行施救時,她堅定沉穩地說:“我是導游,請你們先救游客。”她在堅持了兩個多小時之后,才最后一個被抬上救護車。由于耽誤了最佳救治時機,最終導致左腿高位截肢。在生死關頭,文花枝以導游員的責任為重,臨危不懼,把寶貴的搶救時間留給了游客。一名年輕的導游員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偉大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思想品德,譜寫了完美的人生樂章。導游員文花枝在生死攸關的危急時刻,不怕犧牲的忘我境界,忠于職守的責任意識,先人后已的崇高思想,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正是其“內在美”的最好詮釋。花枝的美麗——這是一種樸實無華和純真無邪的美麗,使人心醉;花枝的燦爛——這是放射著青春光輝并閃耀著生命壯麗的燦爛,讓人感動;花枝的微笑——這是遭受重創之后仍然樂觀向上的微笑,催人奮進;花枝的精神——這是凝結著民族靈魂與高尚品格的精神,令人震撼! 培根說得好“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為造物主是吝嗇的,他給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許多容顏俊秀的人卻一無所為,他們過于追求外形美而放棄了內在美。”“有些老人顯得很可愛,因為他們的作風優雅而美。拉丁諺語說過:‘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而盡管有的年輕人具有美貌,卻由于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贊美”。回過頭來再看那些上帝的寵兒,“才貌雙全”者故然有之,但為數不多,上帝也只給了他一半,另一半是靠自己努力而獲得的。然而有些人,雖然生就了一幅漂亮的臉蛋,但他們中的一些人卻不能正確對待,自鳴得意、不思進取、無心學習,甚至養成矯氣傲慢、自以為是、心胸狹窄、不學無術等毛病,被人們稱為“繡花枕頭”,“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些人僅僅具有容貌的英俊或秀麗,哪怕是有潘安般的風流倜儻,仙女般的麗質嬌艷,如果缺少內在的美,沒有高尚和豐富的精神世界,只是徒有一個自然狀態的軀殼,卑俗的靈魂會在一個非常漂亮的軀體上隨時從言行中不由自主地表現、透視出來。例如一個外表美麗的導游人員崇洋媚外、嫉妒虛榮、無知淺薄、貪得無厭、無國家榮譽感和絲毫愛心,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在禁煙場所吸煙,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語言粗俗,舉止輕佻,……就算這個導游員第一眼外表看去很漂亮,你也可能不想再望她一眼,使人失望和討厭。就像羅曼·羅蘭說的那樣:“所有那些自命高貴而沒有高貴的心靈的人,我都看做像污泥。”的確,像這類導游人員虛華無實,用外表的漂亮故作姿態和掩飾,有時也顯得高貴文雅的模樣,但由于空洞無物,胸中無材,裝腔作勢終窮不能持久,遲早要顯出原形來。那些以貌取人,并自以為美的人,常常是內心最貧瘠,最丑陋,最沒有內涵的人,就像踩在糞堆上的雞一樣,只知道自己的羽毛漂亮,卻忘了腳下的一切。 二、導游人員應明白“內在美”比“外在美”更持久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沒有德行的美貌,轉瞬即失;可是在你的美貌中有一個美好的靈魂,所以你的美常在”,這是對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客觀評價。外在美的主體是客觀的,那么就注定了外在美是極易受到侵害的。歲月如刀,在我們步入黃昏時,我們更多的是無奈的翻著影集尋找曾經的美麗,嬌美的容顏終究逃脫不了歲月的流逝,傷感的結局,無論你是否愿意,你總是要變老的,但內在美卻能伴隨我們年老而永存,它不會隨時間的流逝而煙消云散,它才是真正的美,是永恒的美。培根在《論美》一文中說到“美猶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爛而難保持的。世上有許多美人,他們有過放蕩的青春,卻忍受著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