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意象”與“意境” [摘 要] 意象與意境是古詩歌鑒賞中的兩個重要概念,但對于它們的含義,許多同學卻往往混為一談。本文從意象與意境的區別著手,引入物象的概念,通過大量古詩為例,界定了意象、意境、物象的內在含義及其相互關系,得到一個清晰而不模糊的概念,不斷提升詩歌鑒賞和寫作能力。 [關鍵詞]意象、意境、物象、能力 意象和意境是詩家寫詩、評論家評詩經常用到的兩個術語,也是我們欣賞古詩詞時必須要掌握的兩個的重點,更是要分辨的兩個難點。但對于它們的含義,許多同學卻往往混為一談!冬F代漢語詞典》上也未對此加以區分,對“意象”就簡單釋為“意境”。比如2002年全國高考試題第17題曾考過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一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痹娭小罢哿钡脑⒁馐鞘裁?“折柳”在這首詩里就是一個意象,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指曲名,即漢樂府古曲《折楊柳》,此曲抒寫的是離別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種情緒,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借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在古詩詞學習和鑒賞中,類似“折柳”的意象還很多。下面談談有關意象和意境問題。 一、意象、意境概念的區別 簡單的說,意象即是指能獨立表現情感的形象結構[陳濤《文學意象論》,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換言之,即詩人意中之象,是客觀物象經過詩人的感情活動而創造出來的獨特形象,是詩人表達思想、抒發感情的載體,是一種富于更多的主觀色彩、完全不同于生活原態而能為人所感知的具體藝術形象。 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氛圍。分開來講,意即詩人主觀的思想情感,境即指具體的詩中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但單獨的“意”構不成意境,而單獨的“境”也構不成意境。 如馬致遠的《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些事物就是詩中的意象,這些意象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凄清、傷感、蒼涼的意境。當然并非所有的意象組合都能構成意境,如白樸的《秋思》:“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鷗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綠葉黃花!惫膊⒘辛耸䝼意象,雖也鮮明生動地呈現出絢麗的秋色圖,但并無飽滿深摯的情感,缺乏“情與景”“情與理趣”的自然融合,就無法構成“誘發”人想象的“審美空間”,缺乏意境,當然就難以感人了。 通過上面兩首詩我們可以感受到意象與意境在本質上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主客觀統一的產物,都表現出濃烈的情緒色彩,又有著鮮明的區別:即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藝術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發出來的藝術氛圍?梢哉f,沒有意象,難以組合融合成一種意境;而如果沒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盤散沙,沒有靈魂。 二、意象與物象的區別 我們再引入一個詩歌以外的相關小例子:名家張大千的弟弟特別喜歡畫虎,而且家里還專門養了一只老虎,以專供自己畫畫之用,因此,他的虎畫得特別酷,特別像,但他的畫就是不好賣。有一次,張大千酒后畫了一只虎,后來被他的弟弟偷偷拿去賣了,賺了一大筆錢,從此,他弟弟的名聲大震。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張大千的弟弟畫的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老虎,是物象,是生活中的原形,而張大千畫的則是融入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形象,是意中之象,它已經遠遠超過了現實生活中的老虎,即意象。那么,什么是物象呢?物象與意象又有什么區別呢? 物象是沒有滲透作者情思的客觀事物,它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生變化。但是物象一旦進入作者的構思,就帶上了作者的主觀色彩。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者說是作者借助客觀物象而表現出來的主觀情意。所以說物象不等于意象,但物象是意象賴以存在的基礎。意象是意與象的結合,客觀物象一進入作者的眼中,就會蒙上一層主觀色彩,便成為意象,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薄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