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余華小說中的農民形象 [摘要] 余華在80年代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先鋒作家之一,余華以其特有的思維方式、感覺方式、語言風格在先鋒派作家中獨樹一幟,他拒絕用傳統的代碼去處理生活,試圖建構一種背離常規經驗的認識方式。余華的小說不遺余力地揭示常識的謬誤及罪惡,在他的文章里大多揭示了農民的封建迂腐,他曾說:“人類自身的膚淺來自經驗的局限和對精神本質的疏遠,只有脫離常識,背棄現狀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邏輯,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實。” [關鍵詞] 迂腐 隱忍 樂觀 盡心盡力 余華,1960年生于浙江海鹽,是先鋒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余華的小說《活著》發表于《收獲》1992年第6期,它真實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生存處境的荒誕以及人在頹敗不堪的處境中對苦難的承受能力。《活著》是余華的一部極為重要的長篇小說,它榮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并入選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最有影響的十部作品”。“《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相互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活著》講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發,讓一根頭發去承受三萬斤的重量,它沒有斷;《活著》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活著》韓文版自序)的發表產生了強烈影響,引起了人們對生命的存在與死亡的廣泛思考。“這里講述的是關于死亡的故事,而要我們學會的是如何去不死。”(意大利《共和國報》語)對余華小說《活著》反映出的生命哲學進行研究有利于我們把握住這部小說的價值所在,也能夠引起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活著》是一個名叫福貴的老人用一天時間對其一生苦難的敘述。福貴是徐家的大少爺,可他卻是個敗家子,從而引出了他一生的悲慘,一生的孤單,一生的無奈和一生的“失敗”和“成功”。 一個事實:福貴比別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然而他活著。在近四十年里,他經受了人間的很多苦難,面臨了與一家四代人的生離死別,是一個痛苦致極的人,他本應該死掉,可他活著,甚至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正如作者余華自己所說的那樣:活著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福貴的不死,讓人很是迷惑,可是他活著,有著自己存在的價值,有著自己活著的意義。 余華以冷靜克制的敘述方式展現了福貴在苦難和死亡面前的生命情感。表面上看,福貴的愛恨悲喜似乎平淡如水,實際上,這是一種經過打磨的,褪色了的情感。他的情感洪流早已在歲月流逝中漸漸平息下來,轉化為一種飽經憂患之后的超然與知命。一旦知命,就能化悲為喜,舉重若輕,以平靜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福貴在隱忍中樂天安命的活著,“活著”就是不斷把情感稀釋在生命之河中,使人們的內心趨于平靜,以此順應無法把握的無常的命運。福貴的感人之處在于歷盡苦難之后依然盡心盡力地活著,盡管生命渺小卑微,但決不放棄。對于福貴來說“活著”就是他的終極目標與理想。 “福貴”是中國農村文化中重要的一個比較全面的的因素,大多數農民追求的都在這兩個字里得到充分的實現,這在一定程度是我們牛耕民族的悲哀,同時這也是福貴的一生的悲哀。希望兒子既福且貴,他卻偏偏是既苦且悲,如此天壤之別的反差,構成的悲劇命運正是福貴一生的寫照。 福貴的人生厄運是從他的墮落開始的,按照大多數人的說法,福貴的苦難和受罪,是他自作自受的結果。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敗家子,他的“美名”遠近聞名,被公認為注定“無藥可救”的人。長大后,他無師自通的繼承了父親惡劣的遺風,吃喝嫖賭樣樣精通,整日沉溺于嫖娼與惡賭之中,最終將自己的祖業輸的一光二凈,至此他苦難的一生才真正的開始。先是父親掉進糞缸而死,接著是母親病死,然后是兒子有慶抽血過多而死,再是女兒風霞產后大出血而死,不久妻子家珍病死,幾年后女婿二喜遇難橫死,小小的外孫苦根也吃豆子撐死。一個個親人相繼離去,可他卻依然活著。 死亡是極其悲慘的厄運,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柔弱的福貴竟然在一次又一次滅頂之災的打擊下,一次又一次地在死亡的邊緣止步,于苦難悲傷的極限處善待生命,默默地承受生命之重而無怨無悔地活著。不僅活著,而且越活越通達。這就讓人不得不就他活著做一番特別的研究了。 余華曾感嘆福貴是“這個世界上對生命最尊重的一個人。”同時余華又表達了這樣的意思:《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
有這樣一種說法,說福貴是一個善于利用“精神勝利法”的人,說到底這也是現今大多數中國農民的基本世界觀之一。福貴的人生觀是活著,或者說是僅僅只為了活著而活著,而這也不全是他的人生觀,但他畢竟還是活著,這既宿命又有點自慰,是余華筆下比較常見的活在宿命中的人物,同時又不完全在宿命中完成自己所有的一切。從這里可以看出,福貴的不死,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余華賦予他存在的理由和活著的意義。余華是一個善于寫宿命的先鋒派作家,他的宿命觀往往會使他的作品的人物達到一定的高度,叩問人的心靈,闡述人生的意義。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