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詩歌風格比較之我見 【摘要】李白的詩歌氣勢澎湃雄放,想象奇特瑰麗,語言清新自然、明白曉暢,風格飄逸卓爾。他的詩歌繼承了自《楚辭》以來的浪漫主義傳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浪漫主義風格。在他的詩中,浪漫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風格達到了空前的、完美的、高度的統一。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唐詩與先秦散文、漢賦、六朝駢文、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并稱,代表了唐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唐代詩人之眾、作品之多、體裁樣式之廣、風格流派之迥,都超過已往歷代。僅《金唐詩》所錄,就有二千三百人,近五萬首詩。唐詩的發展,大體上可分為初、盛、中、晚四個時期。其中盛唐時期的詩壇,群星璀璨,美不勝收;各種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詩賦同臺競唱,互相鳴和。更為可貴的是出現了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兩位蜚聲海內外的詩壇巨星李白和杜甫。我們分別尊稱他們為“詩仙”和“詩圣”。李白生活的時代主要是開元,天寶的四十多年,這是唐帝國空前繁榮昌盛卻又潛伏和滋長著各種社會矛盾、危機四伏的時代。杜甫所處的時代,是唐帝國由盛而衰的一個急劇轉變的時代,他經歷了“開元盛世”,也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全部過程。從這個層面上看,兩位大詩人共同經歷了唐帝國由極盛至動亂的歷史。面對這個繁榮與危機并存,昌明與苦難同在的時代,他們結合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和思想性格,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詩歌藝術風格,具有鮮明的藝術典型性和獨創性。 李白是盛唐詩壇的代表作家,也是繼屈原之后,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詩歌以“安社稷”、“濟蒼生”、“功成身退”為其政治理想,以抒發個人情懷為中心,表達對自由、人生、個人價值的渴望與追求。他的詩歌氣勢澎湃雄放,想象奇特瑰麗,語言清新自然、明白曉暢,風格飄逸卓爾。他的詩歌繼承了自《楚辭》以來的浪漫主義傳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浪漫主義風格。在他的詩中,浪漫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風格達到了空前的、完美的、高度的統一。 杜甫是唐代甚至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在反映歷史事件的深度和廣度上堪稱空前,被譽為“詩史”。杜甫的一生是憂國傷時、譴責戰亂、哀恤民生的一生。他非常重視寫實,他背負著對國家和民族的沉重責任,忠實反映時代現實,抒寫個人內心感受。他的詩歌感情深沉、筆法深曲、語言遒勁,形成了最具有特征性,又為杜甫所自道且為歷來所公認的“沉郁頓挫”的風格。可以說,“現實主義”是其詩歌之經緯,“沉郁頓挫”是其風格之靈魂。 李白少時聰穎善學、博覽群書,“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學習內容廣泛,從不拘泥于封建傳統正教——儒學,還拜“善為橫縱學”的趙蕤為師。二十歲后,李白懷著“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抱負,開始仗劍漫游。曾登游峨眉、青城諸多名山勝跡。這些生活經歷對李白的縱橫家思想、豪放的性格和飄逸詩風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也為他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