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執行防控措施需要消耗物品、人力和時間等資源,因我國人口眾多且衛生資源不平衡,更應避免浪費;③ 謹慎使用目前尚無充足高質量證據支撐的措施;現有證據顯示,含葡萄糖酸氯己定的毛巾、在皮膚準備后立即用微生物密封劑、使用具有或不具有抗菌成分的塑料敷貼對預防 SSI 并非必須;④ 人工裝置植入前使用消毒液浸泡和手術切口縫合前立即使用消毒劑反復消毒患者皮膚是否能降低 SSI,迄今尚缺乏高質量證據。故在未獲更多更新證據前,各醫療機構應仔細考慮這些推薦意見,重新審視在醫院內使用這些物品和流程,以避免醫療資源的過度消耗和降低患者醫療費用。
結論: SSI 是一類可預防的醫療保健相關感染,迫切需要更多有據可依的預防措施。自 1999 年基于專家意見發布了《美國 CDC 手術部位感染預防指南》以后,各國對 SSI 預防指南和相關循證醫學證據日益關注。我國在有限的循證證據下也相繼出臺了不少專家共識或指南。目前看來,美國 CDC2017 指南更新仍缺乏高強度的研究證據,而 2016年 WHO 發布的 SSI 預防指南中也缺乏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的研究證據。但有指導價值的指南必須基于真實可靠的高質量原始研究,否則可能誤導臨床。故我國應立足建立國家層面的 SSI 監測網,并積極進行多中心、大樣本、高質量的 SSI 預防研究,為制定具有國家特色的指南或專家共識提供基礎,促進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 Berríos-Torres S.I.,Umscheid C.A.,Bratzler D.W. ,et al.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2017[S/OL].JAMA Surgery Published online May 3.
[5] Berríos-Torres S.I.,Umscheid C.A.,Bratzler D.W. ,et al.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2017[S/OL].JAMA Surgery Published online May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