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 獨獨追求,而沒有積累,會阻礙語言能力的形成。獲得各類語言的積累,如表二,從而形成語言儲備囊,這樣才能從本質上豐富教師本身的語言。 表二 表二 (二)學以致用掀波瀾——在運用中規范并建構學生自己的語言 在口語交際課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學生躍躍欲試,可站起來又“說不清,理還亂。”其實是他們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合適的表達方式,是缺少語言積累與經驗的表現。教師語言需要錘煉,學生語言又何嘗不是?我們應該搭建最有效觸摸語言的平臺,引導學生把握語言規律,充分關注平日鮮活靈動的語言,指導學生理解運用,從而豐富積累,培養語感,最終建構學生自己的語言。 1.點“文本”成口語交際教學“幕后臺詞” 縱觀我們的“文本”,深究我們的“文本”:各種題材一應俱全,謀篇布局精當各異,遣詞造句形形色色,描寫手法各顯神通……然而這些,更多的學生學會了遠觀和欣賞,而面對遷移和運用,卻束手無錯。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擁有一顆“活用語言”的心,能點“文本”成口語交際的“有效對話”。 如在學生學習了“咖啡色,檸檬黃,湖藍色”等各類顏色詞之后,讓學生照樣子也說說這樣的詞并加以歸類;學習了“花兒好像在對我點頭微笑”后,讓學生明白這是借物襯托人物心情,也說說“天上的星星似乎 ”“蝴蝶在我頭上轉悠仿佛 ”“魚兒歡快地游來游去好像 ”;學習了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后,讓學生說說類似的句子……學生在照樣子說說中積累了詞匯,豐富了情感,也學會了“活用語言”表述情感。看著試卷,王天舒說:我,一個粗心的女孩,一張大而不難的試卷里,錯別字一個勁地往里擠。唉!說到摘桂花,陳語說:桂花香飄千里,可他們的行為臭名遠揚;還有人說:桂花每天總催醒我,喚我來學校,你們怎忍心損壞我的“小鬧鐘”…… 文本的謀篇布局,一句話,甚至一個詞都可讓學生模仿運用,在平日的嘗試中我發現改文本成口語交際的過程不僅是一個師生和文本“有效對話”的過程。更是口語交際課“臺下十年功”的有效練兵場。荷爾德林說: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我說:情感,詩意地棲居在語言中。語文充滿詩意,文學作品又以流淌語言的“情”感人,因閱歷、認識理解能力欠缺,有時學生即使理解課文思想感情,但也難以真切表述。每次用詩歌概述自己想要表述自己的思想,學生總瞪大眼睛,如獲至寶。耳目一新的語言表達總掀起一個個小小高潮,學生陶醉在詩歌的意境中,沉浸在創作的興奮中。例在上《說說你喜歡的名人》這堂口語交際課時,我要求學生用詩一般地語言表述你心中最真的感受。我們班有孩子說道:雷鋒,一個平凡的名字,可在我心里,這個名字是如此的震撼人心,它如春花那般燦爛,夏雷那般響亮,閃電那般閃亮。說完,周依琳振振有詞:“閃亮與閃電重復,讀起來不好聽,改成耀眼!”試問:沒有平日改文本成詩歌的訓練,學生怎會字斟句酌。有孩子訴說:刺骨的冰水呀!怎能阻擋您救人的腳步?塌了的冰塊呀!怎能阻止您又一次鉆入冰窟窿?您的臉和脖子全凍得發紫了,您已經精疲力竭了,可您還是用盡全身力氣將孩子頂了上來。您救人的每一個動作一次次在我心里回放,我怎能忘懷您年僅22歲的年輕生命?您,走了,可您永遠烙在中朝人民心坎!孩子將情感凝結在詩歌中:有人將自己崇拜的名人比作四季最動人的花朵,有人為有這樣的崇拜者而自豪!……“情自心達”呀!因為有了平時口語交際的奠基,有了詩一般語言的引領,學生的思維火花已被點燃,學生的純真童心也被激活。因此,學生語思暢達,情感溢動,充滿童真童趣的話語噴涌而來。 試想,如果一個老師心中有了引導學生運用語言的訓練點,那么他的口語交際課堂語言肯定引領學生朝學生語言能力提高的軌道走,這一過程其實就是師生心心相應的有效對話!當然,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一定要用合適的語言引領學生在與他人分享自己獨特體驗的過程中達成“視界融合”,在不斷融合運用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語言,這才是口語交際教學的真實本色!
2.釀生活成口語交際“有效對話” 魯迅先生也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在語言積累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廣泛地觀察,大量地閱讀主動地積累,養成“采蜜”的好習慣。 上課鈴響了,孩子們依然課桌換得起勁,我忍無可忍,板下了從未有過的憤怒臉,隨之便是與之匹配的怒喝。驚嚇后的孩子異常安靜,這倒使我騰生尷尬。強壓心中怒火,轉身寫下:換課桌原來如此 ,因為 。 “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臟,廢紙冒出了籮筐。” “擠,通道水泄不通。” “吵,‘空話大王’大顯身手。” “后悔,惹得老師大動肝火。” …… “換課桌喚來了‘暴風雨’。” 精彩的語句又喚回了我臉上的笑容。 “換課桌喚來了‘雨過天晴’,瞧,張老師臉上的彩虹!”。好機靈的孩子呀! “呦!小燕子來教室了!”我賣起了關子,“換課桌喚來了一群嘰嘰喳喳的小燕子呢!” “咦,蜜蜂也飛進教室了?”有孩子也吊起了我的胃口,“張老師,上次您說您有時是一只會蟄人的蜜蜂,所以換課桌也喚來了一只蟄人的蜜蜂!”絕!嫁接巧妙而自然。 “是呀,我這只蜜蜂可使出了我的看家本領——刺!被我剛才的憤怒刺痛了吧?”孩子們都笑了。 “‘蜂巢出動’吧!孩子們,接著換課桌……” “耶!又換課桌了!” 最終,課桌 “喚”來了孩子們的歡呼雀躍! 換課桌,年年、月月都有,或許正是因為太熟悉了,許多老師對此往往不屑一顧,根本不會想到把它作為“口語交際”的資源來利用,也不會擁有出乎意料的師生“心心相應”。其實只要留心,教育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成為師生有效對話的資源。 教師要不斷開辟語言積累的途徑,教給學生積累語言的方法,使他們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語言倉庫。指導他們在閱讀中摘錄好詞佳句、名言警句、成語格言、優美詩詞等,把生活學習、電影戲劇、報刊書籍、宣傳標語、電視廣播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記錄下來,廣擷博采課外語言,并在同學中進行傳閱交流,互相觀摩。這樣直接、間接的語言材料積累多了,出口就會語言豐富,表情達意就能揮灑自如。 如果說“真實”是口語交際課堂的生命本色,一如“青苔”是古錢幣的生命本色,那么“規范”便是生命中的血液,任何事物唯有保留了最真實的本色才有價值,任何事物唯有堅持了規范才成方圓。簡而言之,關注口語交際課堂語言,不僅有利于減少語文課堂師生對話“失真”現象,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由此,我不禁憧憬一番:要是師生“對話”簡單而又深刻,清晰而又豐富,獨特而又生機勃勃,質樸而又楚楚動人,那么,我們會很欣喜地看到師生的“對話”心心相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就不會再是空中樓閣……雖然誰都知道這只是“共同愿景”,但它的魅力讓我們無法抵擋。因此,我們應當將關注口語交際課堂語言作為提高和改進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基本策略,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每一位教師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積累,精心耕耘,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讓自己的課堂趣味盎然,從而達到教學得心應手,教師如沐春風的效果。當今時代,師生共學,教學相長,變講堂為學堂,把讀書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在發言中鍛煉口才,在自由討論中放飛思想。教師只需適時點撥,激疑導趣,幫助學生打開一扇扇思考的窗戶,讓語文課真正成為學生的樂園。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如何將新課程、新標準的精神實質落實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亟待解決的難題。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2/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