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有效開展音樂欣賞活動
音樂欣賞活動的組織開展是我們很多老師的一個薄弱環節。無論是平時的常態教學還是一些公開課、觀摩課或是平時的教研活動,音樂欣賞教學的領域大家似乎都不敢過多地觸碰,都不約而同地采取著敬而遠之的態度。出現了老師不愿進行音樂欣賞活動和幼兒欣賞不起來的現象。本文通過對現狀的分析,著重思考和探索如何開展有效的音樂欣賞活動。 音樂欣賞的定義、作用。
音樂欣賞,一般指兒童通過傾昕對作品進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鑒賞的一種審美活動。音樂欣賞不僅可使幼兒接觸更多的優秀音樂作品,開闊他們的眼界.豐富他們的音樂經驗.發展他們的想象、記憶、和思維,而且還能在音樂的欣賞過程中培養兒童聽覺的敏感性和良好的傾聽習慣.培養兒童對音樂穩定而持久的興趣以及初步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既然音樂欣賞對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有這么重要的作用,為什么出現老師不愿進行音樂欣賞活動和幼兒欣賞不起來的現象。 二、音樂欣賞活動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老師不愿意教,采取著敬而遠之的態度。 幼兒園的老師一般接觸的都是幼兒歌曲,旋律簡單,歌詞短、多重復性。因此老師在教授歌曲前只要掌握旋律、記住歌詞就可以開展活動了。而音樂欣賞,大多選自一些世界名曲、民族樂曲等。老師平時接觸少或是沒有聽過的,對作者、作品的背景、特點了解更是少之甚少。加上老師音樂知識匱乏,沒有深厚的音樂素養,常常一聽音樂就不知所云。缺少了對音樂的基本掌握、音樂知識的了解,造成了老師難以把控教材,運用教材,常常開展活動的結果是草草收場,或是難以開展下去,所以老師們漸漸的就不愿再教音樂欣賞活動了。 2、幼兒興趣不高,欣賞不起來。 欣賞音樂活動中都是老師枯燥講解,幼兒大部分時間花在消極地坐、聽、等待上。老師對音樂的不熟悉造成幼兒不會聽音樂,幼兒為了學會老師所教的內容而感到困難,感到苦惱,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缺乏主動性、積極性,更談不上創造性,雖然幼兒對音樂有興趣,可在學習過程中總處于被動情緒之中。
三、如何開展有效的音樂欣賞,讓老師不再懼怕上音樂欣賞,幼兒喜歡音樂欣賞活動呢? 1、做好音樂欣賞活動的前期準備,是開展好音樂欣賞活動的前提 (1)音樂欣賞和其他的教學內容一樣,都需要老師做好充分的準備。 作為老師,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就要一桶水。因此不管在任何教學活動前,老師的準備必須充分。尤其是音樂欣賞活動,它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老師必須查閱資料,了解名曲的作者、背景等,從欣賞的角度入手,充分感知、欣賞,能夠對音樂有初步的賞析能力。如作品的旋律、節奏、曲式、力度、音色特點等以及老師自己對作品有哪些感受,怎樣表現等。例如小班音樂欣賞活動《小草的春天》。在這首音樂里,老師們遇到了一個難題。盡管教材上提示老師這是一首ABA’B’曲式的音樂,可是老師聽了多次音樂,還是分辨不出AB A’B’段。這時候,需要的的是請教專家。我們請來了園里的教研組長,在她的帶領下,我們反復的聽,不斷的做記錄。并請她向老師們簡介這首曲子里出現的樂理知識:漸強和突強。慢慢的老師們抓住了音樂中出現的漸強和突強,熟悉了音樂的曲式,知道音樂旋律的變化。老師們還配上了語詞幫助自己記住音樂。在熟悉了音樂后,老師們就開始根據音樂創造動作:小草在泥土里用什么動作去表現:小草慢慢長大需要用什么動作、肢體表現。小草長大后,變成堅強的小草,老師們又用不同的動作區別開。做到老師心中有數,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就要一桶水。只有老師擁有了良好的音樂綜合能力,才能夠對音樂作品進行細致的分析理解,才能夠通過舒適的歌唱、協調的動作和富有個性的表述、表現展示音樂的魅力,從而感染音樂中的幼兒,使他們得到老師的引導和提示從而提高自身的欣賞能力和水平。 2、增強故事性,激發幼兒傾聽的欲望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