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概論 【摘要 】戲曲的淵源歷史中,它的特色分類和發展是永恒的話題。 【關鍵詞】戲曲 劇種 傳承 發展 【正文】 一、 戲曲的歷史 悠悠歷史古國,中國戲曲可謂是古代文化的鼻祖,它的唱,練,做,打,把表演的精華體現的淋漓盡致,在眾多文化中,戲曲的歷史悠久,傳承的影響力更大。素有元代昆曲等許多廣為流傳的劇種傳到今天。中國的戲曲起源于原始社會的歌舞,在生活中體現出來,把生活的點滴融入到表演藝術之中,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綜合而成。戲曲是中華民族藝術之林的瑰寶之一,曲藝是中華民族說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字和說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曲藝發展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古代就有很多種類,目前我國仍活躍在民間的曲藝品種就有三百多種。是我們華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以豐富的藝術手段,鮮明的地方特色,濃郁的生活氣息,呈現出特殊的藝術魅力,形成獨特的藝術品位和美學特征。戲曲藝術發展到今天,經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和人文的變化發展至今。同時戲曲藝術不斷適應新時代,新觀眾的需要,保持和發揚民族傳統的藝術特色。
二、 戲曲的分類 1 戲曲又分為戲劇和曲調。 戲劇是一種運用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多種藝術手段塑造人物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綜合性舞臺藝術。戲劇的分類取決于它的表演形式,按照表現手法不同,可分為: (1)歌劇,以歌唱為主,通過歌唱來敘事,抒情,塑造人物形象,如我國經典的《白毛女》,是中國歌劇發展歷程中第一部真正建立在自己民族音調基礎上的大型現實主義歌劇,無論是音樂創作上,文學創作上還是演員的表演上,都是已經相當成熟。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歌劇表演藝術家,在眾多表演藝術家中,都把喜兒這個人物作為自己的表演突破口,達到藝術的精髓之處。 (2)戲劇又分為舞劇,顧名思義以舞蹈為主,用舞蹈語匯敘述故事情節,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如中國的第一部革命歷史民族舞劇《小刀會》,該舞劇結構具有中國章回小說傳統元素,舞蹈語言以中國古典舞語言為主體,輔以江南地域特色的民間舞加以穿插,營造情景、強化個性、渲染色彩。劇中多段獨舞、雙人舞也頗具特色,而“弓舞”、“大鼓涼舞”、“倒花蘭”、“盾牌舞”、“小刀舞”等群舞,更堪稱令人過目難忘的精彩舞段。1994年,舞劇《小刀會》在中國文聯、中央電視臺、中國舞協等聯合主辦的評比中,被評為“中華民族二十世紀經典舞劇”。 (3)話劇也是戲劇的表演形式之一,以對話為主,直接,逼真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復雜的矛盾沖突,中外優秀的話劇中如中國的《屈原》為主,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杰出代表。作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于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于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4)另外還有歌舞劇是以唱歌和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的戲劇形式,從而帶出了戲曲也是歌舞劇之一了,使得戲曲更加多元化。 三 、曲調的分類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