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塑造學習型政府,培育電子政府的支持性文化。在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環境中,一個政府組織未來惟一持久的優勢,來源于比其他政府組織學習得更快的能力,而塑造學習型政府恰恰有助于將政府組織發展成一種以知識為基礎的不斷增強應變和創新能力的系統,由此可以將電子政府建設從政府職能轉變、機構重組和流程再造進一步推向組織文化重塑,即培育電子政府發展的內在支持性文化,使電子政府建設獲得一種新的“文化力”。電子政府的支持性文化一旦形成,電子政府建設將會展現出自下而上的需求型誘致性制度創新與自上而下的供給型強制性制度創新雙向互動的嶄新格局,由此公共服務型政府的發展將會加快走向現代化。 三、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 在信息時代,電子政府和政府創新密切關聯。電子政府的出現,具有深遠的意義。我們不僅要從技術角度理解和運用它,而且,要從現代行政的角度深化對它的理解。應當認識到電子政府的推行,不僅具有政務流程操作層面的意義,而且還必然觸及制度和體制層面的要素,具有刺激制度和體制變革的意義,能夠使一些棘手的問題迎刃而解,促進政府的轉型與革新。在可預見的將來,在信息化的推動下,將塑造出全新的、知識型的、高效廉潔的政府。政府創新肩負著推動政府管理體制和方法等變革的使命。實施電子政府和政府創新有著緊密的聯系。我國必須抓住機遇,在電子政府的推進普及中加快政府創新的步伐,在政府創新的過程中將電子政府建設得更加完善。
1·促進政府管理理念的創新:“民本位”的民主理念取代“官本位”的官僚思想電子政府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實行政務信息公開,使任何公民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計算機互聯網訪問各國網站,了解國家的發展規劃、政策法規、行政動態、統計數據等各種各樣的信息。政務信息的公開使得政府的行政行為的目的、依據、內容、過程、結果、人員完全暴露于公眾之前,從而削弱了政府的官僚統治,不僅為公眾民主參與國家和社會管理提供了條件,也極大地增強了他們的民主意識和參政意識。電子服務的供給體現了以民眾為中心的理念。建設電子政府將促進政府強化服務職能、弱化行政職能,從而突出“以民為本”的思想,削弱中國幾千年以來的“官本位”思想的固疾。因此,“發展電子政務,可以有效地增強政府的公仆意識, 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使“民本位”的民主理念取代“官本位”的 官僚思想。 2·促進政府管理體制的創新:“平面化”的分權制取代“金字塔式”的集權制中國政府管理體制數千年來都采用“金字塔式”的集權制。“金字塔式”的集權官僚政府缺乏學習新知識的能力,缺乏靈活應變的能力,無法掌握瞬息萬變的信息,無法應付層出不窮的新問題,無法進行艱難復雜的科學決策。集權制官僚政府在劇烈變化的環境中越來越易失去控制,其行政行為越來越易偏離公共目標。建設電子政府,可以輕易地通過計算機網絡,了解民情,發布信息,征求意見,下放權力,讓民眾表達意志,讓民眾參與決策,利用民眾的集體智慧,發揮民眾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決策的科學性,維護公眾利益;還有利于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提高施政效果。 3· 促進政府管理職能的創新:以服務職能為重心取代以行政職能為重心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的運作主要是面向管理和控制,而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的運作則主要是圍繞公共服務展開的。電子政府服務著眼于更大范圍內、更高層次上社會需求的合理化和現實化,它為民眾獲取各類政府公共服務提供了更廣闊的準入。電子政府開辟的公共服務領域是十分廣泛的,如信息服務、辦事服務等電子政務以及電子商務(指政府采購、政府招標等政府與企業之間的交易活動)等。 4· 促進政府管理方式的創新:公眾參與和專家決策取代暗箱操作和領導拍板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給人們帶來的最直接的益處就是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基于互聯網的電子政務使政府信息的收集和處理是分散式的傳遞渠道縱橫交錯,信息結構與等級結構脫鉤,使信息跨層級、跨部門進行流動,從而消除信息割據的危害,充分擴大了政府信息的共享范圍,使公眾更了解政府的所作所為,公眾與政府之間的距離更為拉近,政府與公眾之間形成平等交流的關系。原來需要大量的人力來處理的行政事務,可以在數字化設備和虛擬空間中輕松甚至自動地進行,這使政府與民眾的交流、互動都變得十分容易。通過電子方式,公民可以廣泛而深入地參與到政務活動中來,最終形成全新的、雙向溝通的參與式管理體系。 5·促進政府管理機構的創新:精簡機構和高素質公務員取代臃腫機構和低素質公務員。一方面,電子政府使“金字塔式”管理體制轉變為“平面化”管理體制,客觀上要求減少管理層次,精簡管理機構。首先,上傳下達更加迅速,也避免了在信息傳遞過程中引起的信息失真。其次,在網絡通道和信息平臺的基礎上,減少不必要的層次環節,減少會務、文件等實體性活動,代之網上的虛擬性活動。這種機構整合不但提供了一種政府機構聯合的方法,還成為公眾同政府機構之間溝通聯系的一座橋梁,大大提高了政務流程的速度、效率和準確性。另一方面,電子政府對公務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促進干部的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第一是道德法律素質要求,第二是科學技術素質要求,第三是身體心理素質要求。建設服務型政府是人民的期盼,是時代的呼喚。積極推進電子政府,與是俱進,為迎接新一輪挑戰,建設服務型政府而努力奮斗!
[參 考 文 獻]
[1] 李軍鵬·公共服務型政府[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8月,第2頁· [2] 汪來杰·對我國服務型政府建設的理論探討[J]·《行政與法》2004年第9期,第77頁,第78頁· [3] 劉智勇,張志澤·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內涵定位與實現路徑選擇[J]·《理論探討》2005(2): 47-48· [4] 郁建興,徐越倩·從發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務型政府[J]·《公共行政》2005(1): 30-31· [5] 北京科教信息網·電子政府:現代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實現途徑· [6]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北京行政學院、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電子政務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電子政務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 60· [7] 王呂·電子政府與政府管理創新[J]·行政與法·2003, (2):27-28·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2/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