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政法規形式的《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到法律形式的《公務員法》,是我國行政人事制度進一步法治化的標志,說明國家對完善公務員制度的高度重視。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與外國的一些資本主義國家有著質的不同。公務員制度作為國家政治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必然取決和服務于國家的根本社會制度。通過前文,我們不難發現,中外公務員制度在框架結構、形式、具體制度上有相當的相似點;但外國公務員許多管理方法和運行制恰恰是我們所欠缺的,如較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公開性、部分機制、分類管理、高流動帶來的新陳代謝能力、系統化的制度框架等等。這一切,使得它在我們對政府人事管理制度創新時,具有極強的示范作用。所以,個人認為,我們在完善公務員制度的過程中,必須在發揚民族文化傳統的前提下,依據我國的國情和具體條件,大膽借鑒外國公務員制度的先進經驗,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務員制度,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我國行政體制現代化變革,在憲政的背景下實現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真正為社會主義服務,而我們對于整個公務員制度的完善發展的思考,將會被證明是有用的。 參考文獻 1.黃彥華、譚功榮,2008年第3期:“我國公務員制度比較研究述評”,《甘肅行政學院學報》。 2.劉俊祥,2006年第6期:“西方國家公務員法特點述論”,《現代法學》。 3.李文良,2008年第3期:“略論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改革”,《山東師范大學學報》。 4.張學忠,2002年第2 期:“健全完善公務員制度,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中國公務員》。 5.周志忍,2005年第3 期:“公務員培訓的中外比較”,《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6.傅禮白,2004年:《國家公務員制度概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7. 黃達強,1990年:《各國公務員制度比較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8.姜海如,2003年:《中外公務員制度比較》,北京,商務印書館。 9.李和中,1997年:《中國公務員制度概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10.劉嘉林,2005年:《公務員培訓新方法》,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11.譚功榮,2007年:《公務員制度比較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 12.中共中央組織部,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釋義》,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3/3/3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