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和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各種貿易保護措施也隨之產生并不斷變化。尤其是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久的中國而言在對外貿易中屢屢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阻礙,本文就是對近年來有關該方面的研究的綜述。充分了解國際貿易發展中各國的措施與限制政策,有助于促進本國貿易的進一步拓展。
關鍵詞:貿易壁壘/非關稅貿易壁壘/技術性貿易壁壘(TBT)/綠色壁壘 正文: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中,經濟學界都在時刻關注著國際貿易形勢發展的動態。, 隨著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及世貿組織(WTO)自成立以來經過八輪多邊貿易談判,貿易各國關稅稅率大幅度降低,非關稅壁壘措施(NTBS)也被大量拆除。但技術性貿易壁壘作為非關稅壁壘的重要組成部分卻日趨增多,成為發達國家保護國內市場的重要手段,在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內將對21世紀國際貿易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一、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基本情況
技術性貿易壁壘(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簡稱TBT,來源于GATT的《貿易技術壁壘協議》,是GATT對主要締約國際準化工作的規定。在GATT第七輪回合“東京回合”談判期間,由關貿總協定貿易交涉委員會多邊貿易談判工作組的標準小組制定,并于198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現行TBT措施是GATT第八輪回合“烏拉圭回合”在此基礎上于1994年3月15日經過最終修改和潤色后產生的。 技術性貿易壁壘是非關稅壁壘的一個組成部分。通常是指一國或以維護國家安全、保護人類、動植物生命及健康、阻止欺詐、保護環境、保證產品質量為目的,或以貿易保護為目的所采取的種種技術性限制措施。這些措施若標準過高,超出了實際需要;或者在制定技術規格時帶有偏見,不合理地優待本國產品或某些特定來源的進口產品時,則會變成不合理的貿易壁壘。但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不斷升級,有些卻成為發達國家限制發展中國家尤其我國出口貿易的主要工具。(以上材料引自胡涵鈞 《新編國際貿易》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7年)
二、技術性貿易壁壘(TBT)措施的特點 李艷燕發表在2001年第1期的《技術性貿易壁壘(TBT)——影響21世紀我國出口貿易的重要因素》 平原大學學報中指出技術性貿易壁壘(TBT)措施具有以下特點:
1.廣泛性。從產品角度看,不但包括初級產品,而且涉及所有的中間產品和工業制成品, 產品的加工程度和技術水平越高,所受的制約和影響也越顯著;從過程角度看,涵蓋了研究 開發、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銷售和消費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從領域角度看,已從有 形商品擴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務貿易及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TBT措施的表現形式極具廣泛 性,涉及法律、法令、規定、要求、程序等各個方面。 2.隱蔽性。實行TBT有其合法性的一面,即真正為實現規定的合法目標是可以采取合適的TB T措施的,但另一方面,一些國家以TBT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其往往以確保合法目的,特 別 是保護人類健康或安全;保護動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或保護生態和環境面目出現,容易 轉移人們的視線,因此具備隱蔽性的特點。 3.合理性。設立技術法規、標準及檢驗程序,主要是為了保護國家安全及消費者利益,因 而有其合理的一面。 4歧視性:盡管TBT協議要求實行國民待遇和非歧視原則, 但實際上,由于經濟和技術水平較高,主要是發達國家實行TBT措施,發展中國家較難達到要求,其貿易利益往往成為犧牲品。 5.復雜性。技術壁壘因其涉及的技術和適用范圍的廣泛性,使其比配額、許可證等其他非 關稅壁壘形式更為復雜,而WTO允許各國根據自身特點如地理及消費習慣等制定與別人不同 的技術標準。因此,要證明技術標準是否妨礙正常的國際貿易并不容易。 6.靈活性。不斷發展的技術和技術壁壘多樣化的形式為靈活運用技術壁壘提供了條件,技 術壁壘也較其他關稅壁壘更容易實施。 7.影響大。盡管要求采取TBT措施應盡量減少對貿易的影響,但一般來說,一旦TBT措施影 響較易,其程度較之于關稅和一般是NTBs驚人的。一些TBT措施容易產生聯鎖反應,從一個 國 家擴展到多個國家,甚至全球。許多措施可能嚴格限制甚至直接禁止一些產品的進口,有些 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重要手段。 8.爭議性大。由于TBT涉及較廣有些非常復雜,且隱蔽性與合法性結合,結果不同國家之間 難以協調,易引起爭議,解決爭議的時間較長。目前已成為貿易爭議的重要領域。
三、 我國對外貿易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主要表現為 在王虹發表在商業研究 2001年第10期《21世紀初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中主要闡述了在我國對外貿易中遭遇他國貿易壁壘的具體表現形式,如下: 技術標準和法規:我國出口貿易中常遇到的強制性技術標準主要有:食品中的農藥殘留量;陶瓷、汽油產品的含鉛量;皮革的PCP殘留量;煙草中有機氯含量;機電產品、玩具的安全性指標;汽車的排放標準;包裝材料的可回收性指標;紡織品染料指標;保護臭氧層的受控物質,如冰箱、空調、泡沫塑料及發膠等。
從實施技術壁壘的具體國別來看,出口日本的產品主要集中在植物衛生檢疫標準上,輕工產品以及機電產品的技術標準要求目前比較少,歐盟除了對動植物產品有較高要求外,對于我國出口的紡織品以及包裝材料環境環保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而美國不僅對農產品有較高的衛生要求,對于機電產品和玩具的安全性也更加看重。
產品質量認證和合格認定:目前貿易各國都有各自嚴格的產品質量認證制度和合格評定標準,它們對進口產品可以隨時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標準。從總體來看,美、日、歐盟的認證制度最為完善,也是阻止出口商品進入其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要進入歐盟市場的產品必須至少達到下列三個條件之一,即:取得歐洲標準委員會CEN認證標準;取得歐盟安全認證標志CE;取得ISO9000合格證書。
美國的認證制度更為復雜,目前共有55種認證體系,如產品安全認證UL,軍用MIL,電磁兼容,FCC等都是具有較大影響的認證體系,ISO9000系列標準也被等效采納;同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依據《食品藥品化妝品法》、《營養標簽和教育法》、《公共衛生服務法》、《茶葉進口法》等對進口食品和藥物實行專門管理。(本段材料引自胡乃斌 殷獻民《我國對外貿易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03年第2期)
3.包裝和標簽方面:歐美等國的環保法規對商品包裝材料的易處理性、可回收率及動植物檢疫有較高的要求和標準,不提倡重復包裝和過度包裝,以利于資源的節約。歐美等國的消費者也具有較高的環保意識,在挑選、購買商品時會較多地考慮產品包裝對環境的污染,對產品包裝的觀念已由追求豪華、精美轉向簡明、實用和對環境的友善。而我國企業在這方面還有較大差距,包裝材料落后,不易處理,可回收率低,部分出口產品的包裝還在大量使用木材、稻草等材料,不僅外觀粗糙,而且常常因為其中含有病蟲害而一再受到進口國的責難與限制,甚至經常因通不過動植物檢疫而影響有關產品的出口。
在吳克烈 的《關于綠色壁壘的戰略思考》中指出:綠色技術壁壘:我國出口產品大都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受環保因素的影響很大,環境措施將成為我國出口產品遇到的技術壁壘中非常重要的限制措施。例如,由于歐洲各國紡織品環境標志(對棉花生產中農藥、漂白劑、染色劑等的使用提出的環保標準)的迅速實施與推行,我國出口紡織品、油漆、涂料、建造材料、清潔用品、紙制品、電池、與保護臭氧層有關的受控物質及其制品、機械產品、鞋類、像膠制品等已經或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近來,發達國家綠色技術壁壘措施又細化為綠色技術標準,綠色環境標準,綠色包裝制度,綠色衛生檢疫以及綠色補貼等多個方面。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金融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