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競爭力減弱:某些技術壁壘雖然不對產品市場準入直接設限,但為滿足要求而進行設備人力的投入以及昂貴的檢測費已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從而削弱了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另外,由于國內商檢部門缺乏測試評價的方法技術和標準樣品,不得不進口大量的檢測檢驗設備,致使出口產品成本大幅度上升,競爭力下降。
(3)貿易爭端大量出現:由于發達國家的TBT措施具有隱蔽性、歧視性、廣泛性等特點且相互混雜,致使我國同貿易對象國之間難以協調,爭端不斷,嚴重影響了我國同對象國的貿易關系。
五、對策: 在蔣珠燕/莊英 《技術性貿易壁壘透析及我國的對策》提到要打破發達國際的貿易壁壘必須與世界接軌,對外國的貿易壁壘的設置進行徹底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 1.建立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預警機制。
政府有關部門應盡快建立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預警機制,充分利用世界貿易組織各成員方在《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和《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協議》下提供有關技術標準、法規的國家級咨詢點,我駐外經商參贊處等機構收集、跟蹤國外的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措施,建立中國國家技術壁壘信息中心和數據庫,并及時地將信息反饋給有關部門和企業,讓他們做好防范工作,采取積極措施突破國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我們還應充分利用《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中有關發展中國家特殊和有區別的待遇這一原則,堅決反對發達國家提出也我國的經濟發展、資金和貿易等方面不相適應的標準。對于歧視性規定,我們要堅決予以反對,采取雙邊磋商,或在入世后訴諸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等方式,謀求非歧視性的貿易環境。
2.加強國際認證工作,建立與國外權威認證機構的相互認可機制。
認證是證明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管理體系符合某種標準、法規的合格評定程序。由于認證是依據國際慣例對產品進行評價和管理的一項工作,特別是依據國際認證制度開展的認證工作,得到了有關國際貿易和關稅組織的認可,并作為貿易各方接受進貨、簽定合同的重要條件之一。所以我們應廣泛深入宣傳、大力推廣ISO、IEC等一系列國際性標準的認證,進一步擴大生產企業認證覆蓋面,使我國更多產品獲得走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我們要加強與更多國際權威認證機構的交流與合作,簽定認證協議,實現雙邊認證。對進口國需要通過有關認證的產品,檢驗檢疫部門要按照認證協議的要求和認證標準,幫助企業建立相關的質量保證體系,以減少貿易摩擦。我們要積極建立與國際和國外權威機構認證的相互認可機制,相互承認彼此的認證可以節省產品在重復認證中的巨額花費。按照國際標準的要求,加強對認證機構、實驗室的考核和管理,進一步提高認證水平和國際信譽,使我們更多的認證機構和實驗室取得外國,特別是發達國家權威機構的認可和授權,為企業取得國際認證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如歐盟以外的認證機構可通過政府間、認證機構間相互承認合格評定的協議獲得歐盟授與的“被指定機構”的資格,從而使自己的產品在國內獲得認證后,即可順利進入歐洲統一市場。
3.制定與國際標準一致的國家標準。
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引入技術規定和技術標準,技術規定是指強制適用的標準,而技術標準則指自愿標準。技術規定應基于國際標準,世界貿易組織要求各成員國積極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及其它國際性標準組織。在執行自愿標準方面,要求各成員國以國際標準作為國家標準的基礎,在資源允許的限度內,參與產品的國際標準的制定,以在強制適用標準和自愿標準方面走國際接軌的道路。因此,我們應制定與國際標準一致的國家標準。同時,要廣泛宣傳推廣國際質量認證標準和發達國家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讓生產企業在掌握國際標準的基礎上去安排生產,以使產品符合進口國要求,這對擴大出口貿易,加快對外貿易的發展都有較大的幫助。
4.出口商品生產企業要完善質量標準體系,為質量管理國際接軌打好基礎。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有制約受阻的負面效應,但同時也有推動作用。“質量體系認證和評審制度”作為非關稅壁壘為越來越多發達國家所采用,目前世界上獲證企業已達幾十萬家,主要分布在歐美發達國家。我國企業只要跨越這個障礙,就可順利進入國際市場。例如,海爾集團已基本不受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限制。所以我國各類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必須認清當今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多方收集信息,關注本行業國際標準和行業內先進企業標準的動態,并根據國際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及時調整本企業的標準,用先進的質量管理管理工廠,完善生產企業質量保證體系,增強企業的發展后勁。同時,加速開展產品認證,實驗室認可和按ISO9000、ISO14000標準進行質量保證體系的審核注冊,使企業出口產品符合國際市場的需要,取得國際市場的“準入證”。
5.改進出口商品包裝,提高我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針對國外對我國未經嚴格高溫、熏蒸或防腐劑處理的實木包裝材料實施的禁令,我國出口商品包裝要適應國際潮流,除考慮對商品的保護外,還須考慮到對人體的影響,運輸的安全、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和環境生態平衡的保護,積極開發符合環保要求的替代材料。隨著國際市場競爭的加劇,有些國家還規定,商品商標上必須注明商品的主、輔料成分比例及所含有害物的限量。如美國就根據1989年制定的《營養標簽和營養教育法》的規定,一切食品在未進入流通領域之前,都要實行強制加貼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FSIS)認可批準的標簽。所以必須按照國際市場的要求與習慣進行包裝的設計、選擇和使用,以提高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王亞星《入世后應深入研究國際貿易壁壘》 對外經貿實務 2001年11期 37-39頁 郭琰 《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外貿的影響》改革與理論 1998年第10期 27-30頁 方愛華 《WTO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回應戰略》 社會科學輯刊 2001年第1期 90 吳克烈 《關于綠色壁壘的戰略思考》 國際貿易問題 2002年第5期 51-54頁 王虹《21世紀初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 商業研究 2001年第10期 140-134頁 李艷燕 《技術性貿易壁壘(TBT)——影響21世紀我國出口貿易的重要因素》 平原大學學報 2001年第1期 13-14頁 胡涵鈞 《新編國際貿易》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7年 夏友富 俞雄飛 李麗 《TBT屏障——技術性貿易壁壘發展趨勢及其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國際貿易 2002年第10期 4-9頁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2/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金融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