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方法評價
(1)評估工作的重點一是對企業有效資產、負債的確定,據此計算出企業靜態的償債能力比率;二是對企業的經營情況、盈利能力、持續經營能力和現金流量等進行分析判斷,確定企業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調整系數得出動、靜態結合的企業償債能力比率。目前對于如何更好地確定這兩個調整系數,對靜態償債能力指標進行合理修正問題,還需要繼續探索完善。 (2)該評估方法簡單明了,便于使用,綜合運用了動態和靜態分析方法,全面考慮了影響企業償債能力的定量和定性因素,體現了企業償債能力評估既是科學又是藝術的特點,基本上可以完成資產處置工作賦予的任務,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三、企業償債能力評估在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1.企業償債能力評估是資產管理公司資產處置的基礎性工作。通過開展企業償債能力評估工作,可以全面掌握債務人和保證人的資產情況,包括:企業應收款項的明細情況及回收可能性和回收時間,存貨的現在價值,房地產的權屬情況,機器設備的現狀,對外投資情況等,了解了企業可以用于償還債務的有效資產的種類、價值以及可能的償還時間,改變了僅僅通過報表或詢問的方法去了解企業資產的被動局面,取得了資產處置的主動權。 通過開展企業償債能力評估工作,資產管理公司可以掌握債務人和保證人負債和或有負債的情況,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了解企業其他債權人的動向,盡量避免其他債權人搶先查封企業有效資產,使資產處置工作陷于被動情況的發生。 通過償債能力評估,對債務企業資產負債的實際情況有了較為準確的了解,就掌握了資產處置的主動權,為資產處置方案的設計、處置時機的選擇提供了決策基礎。
2.企業償債能力評估為資產處置談判提供了依據,增強了資產管理公司談判的主動性。進行資產處置工作主要應具備兩大技能: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能力和與企業的談判能力。有了《企業償債能力評估報告》,資產管理公司的信息劣勢得以扭轉,雙方信息不對稱局面趨于平衡,這樣資產管理員在同企業談判之前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制定恰當的談判策略,做到有理有利有節地與企業談判,協商解決償債問題。
3.企業償債能力評估可以緩和企業對資產管理公司的對立心理,便于資產管理公司和企業協調處理債權債務關系。《企業償債能力評估報告》明確指出了企業的資產狀況和對于自身債務的償還能力。在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經營部門與企業舉行的會談中,由于我方依據充分,企業常常難以進行有力的反駁,因而經常陷于被動。這種談判形式避免了我方生硬地要錢要物,企業反復訴說困難而不給的困境。打消了企業的僥幸心理和對抗情緒,提高了談判效率,使得資產管理公司容易和企業就償債問題達成一致。
4.企業償債能力評估為資產管理公司采用高技術含量的處置方式提供了前提和基礎。由于《企業償債能力評估報告》對于企業的有效資產和非經營資產進行了分析評估,對企業的業務盈利能力、債務負擔、人員情況、發展前景進行了核實與判斷,為資產管理公司設計和施行技術含量更高的資產處置方式做出了前期準備。
5.企業償債能力評估提高了資產管理公司資產處置報告的質量。目前,資產管理公司的資產處置報告普遍以分析企業償債能力為核心,將處置方案設計建立在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客觀分析基礎上,依據充分,說服力強,對于處置委員會委員分析評價資產處置方案的優劣,是否符合最大化、最優化要求,提供了較為充分的判斷基礎,減少了資產管理公司資產處置報告的審批過程。
6.企業償債能力評估為資產處置損失的確認和資產回收價值的最大化的判斷提供了有力的實體依據。為在不良金融資產處置過程中應用企業償債能力評估方法,我們與會計事務所反復研究商討其分析評估技術和具體實現方式。目前企業償債能力評估工作的最終成果——《企業償債能力評估報告》已經初步定型。其主要思路是通過對影響企業償債能力因素的審慎分析,對有效的資產和負債的價值進行調整和評估,對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分析判斷,對于能夠量化的因素盡量予以量化,給出量化結論,對于不能量化的定性因素進行定性分析,給出定性結論。由于會計師事務所具有獨立、客觀、公正的特殊地位,注冊會計師具有的特殊身份,其出具的償債能力評估報告可以充分地論證資產處置方案是否最優化,為回答資產處置損失認定和資產回收價值最大化的客觀真實性提供了有力的參考依據。
四、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償債能力評估與其他審計、評估活動一樣,是在被審計人、被評估人提供財務資料的基礎上開展工作,因而被評估企業是否配合,其會計核算是否規范,能否提供完整、真實、準確的會計資料和資產權屬文件,就成為能否進行償債能力評估的前提條件。如果不具備條件而強行評估,其評估結論可能毫無參考價值。
2.即便企業配合,由于關系到切身利益,企業往往積極提供對企業有利的資料,對企業不利的證據則設法回避,常常要靠評估主體去發現或自行收集,且經常只是間接證據,因此償債能力評估結論會存在或大或小的誤差。
3.在償債能力評估中應特別注意對應收款項、長期投資、存貨、固定資產及各項負債的有效性及其實際價值的評估,如需進行調整,調整的依據必須充分。
4.判斷企業償債能力會牽涉到許多難以量化的因素,如經濟周期、政策導向、行業前景、企業性質、社會安定、政府意愿、債務人的合作程度等等,因而償債能力評估工作本身應當也是一門藝術,評估結論最好應當是有一定彈性的量化指標而非精確的量化指標。
5.在僅考慮已知財務因素情況下,特別是靜態分析情況下得出的企業償債能力比率只是說明了每百元負債有多少資產準備,表明企業清償債務的潛在能力,但它并不等于近期就能按此標準變現還債。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及變現還債可能造成的資產價值損失等問題,因此近期償債能力可能低于所估算出的企業償債能力比率。實際上,在短期內按評估的比率收債會嚴重威脅企業的生存,甚至可能是逼迫企業破產,這樣做的最終結果難免會產生負面作用。
6.由于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及誤差的客觀存在,因此償債能力評估結論既不是最高標準也不是最低標準,只是個參考標準。資產管理人員參考此標準,通過自身努力,提高談判技巧和公關力度,爭取得到債務人或其上級部門的有效合作,使其將有限的資源優先償還所欠我公司債務或通過融資來償債,則我公司債權的實際回收率就可能大大高于評估標準。反之,也可能低于評估標準。
7.如果存在擔保人,應對擔保人的償債能力一同進行評估。
8.對于企業資產規模大、特別是凈資產規模大而我公司對其享有債權小的債務企業,對其進行償債能力評估也要謹慎,其結果可能是花費了高額審計費,也得出了償債能力很高的結論,但短期內除了使用訴訟這一強力追債手段外很難實現。而通過訴訟追債就無需再花費錢財去搞評估。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2/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金融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