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論文字數:8442,頁數:11
寫 作 提 綱 題目 《曹操形象淺析》 總論 曹操,即魏武帝,字孟德,沛國譙(今安徽毫縣)人。是東漢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又是一個典型的藝術形象。他采取抑制豪強,限制兼并,廣興屯田,加強集權等積極政策,主張“唯才是舉”,在所統治的地區內,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精通兵法,著有《孫子略解》、《兵法接要》等書,指揮的官渡之戰,創造了我國古代軍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典范。他有很高的藝術才華,繼承了漢樂府“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風格蒼勁雄厚,四言詩在他手里出現了中興景象。由于曹操在歷史政治上的二重性背景,加之羅貫中站在“漢為正宗”的立場,以“七分事實、三分虛構”而創作的三國演義,便將曹操塑造成了一個具有二重性格的典型藝術形象。
本論 1。著名的政治家 1.1 行事果斷 1.2 豁達能容 1.3 任人為賢 1.3.1 唯才是舉 1.3.2 求賢若渴 1.3.3 知人善任 2.杰出的軍事家 3. 優秀的文學家 4. 典型的藝術形象 結論:曹操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杰出的軍事家、出色的文學家。同時又是一個典型的藝術形象。
內容提要 曹操,即魏武帝,字孟德,沛國譙(今安徽毫縣)人。是東漢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又是一個典型的藝術形象。因參加鎮壓黃巾起義,遷為濟南相。后起兵伐董卓,滅袁術、袁紹,逐步統一了中國北方。他采取抑制豪強,限制兼并,廣興屯田,加強集權等積極政策,用人主張“唯才是舉”,打破世俗門弟觀念,在所統治的地區內,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在其統一中國北方的過程中,表現出了杰出的軍事才能,一生指揮戰役戰斗三十多次,勝者占絕大多數,他親自指揮的官渡之戰,創造了我國古代軍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典范。著有《孫子略解》、《兵法接要》等書。他有很高的藝術才華,繼承了漢樂府“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最早把大自然作為描寫的對象,風格蒼勁雄厚,四言詩在他手里出現了中興景象,同時出現了四言向五言轉變的痕跡。由于曹操在歷史政治上的二重性背景,加之羅貫中站在“漢為正宗”的立場,以“七分事實、三分虛構”而創作的三國演義,便將曹操塑造成了一個具有二重性格的典型藝術形象。 關鍵詞 曹操 形象淺析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