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與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淺析 [摘要]經濟全球化是一種新的國際關系體制,包括生產、金融和科技三個方面的全球化。三者之間,生產發展決定金融科技的發展,同時金融和科技的發展又對生產發展產生巨大的反作用。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點是生產的全球化,而企業作為經濟增長和生產發展的原動力,在創造就業機會、發展新興科技、積累物質財富方面都發揮著關鍵的作用,成為以生產全球化為主要特點的經濟全球化的主導力量。21世紀,中國汽車工業走到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汽車工業何去何從,應該確定什么樣的發展道路,我們只有全面總結國內外的經驗教訓,抓住機遇,才能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汽車工業發展道路。 [關鍵詞] 經濟全球化 汽車工業 機遇 挑戰 發展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的改革開放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發生著重大改變,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影響力度也在中國經濟的對外開放下大力增強。我國加入WTO,不僅將加深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而且也將擴大中國對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影響。 我國加入WTO適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加入WTO,我國與其他成員國都必須嚴格按照國際規則辦事,做到相互開放市場。這將有利于我國全面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合作,充分發揮我國的優勢。加入WTO后,我們就有了穩定、透明、可預見的多邊貿易機制的保障,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更好地趨利避害,保護和壯大自己。 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工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發展環境比以前也發生了重大甚至是根本性的變化。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工業發展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同時又為我們加快了工業的發展速度,也為提高我國工業國際競爭力提供了新的機遇。 一、入世后我國汽車工業的情況 在我國所有的產業中,汽車是受到沖擊最大的產業,其它產業也并非全部幸免于難,似乎入世后中國汽車業將面臨的是一場滅頂之災,毫無生存契機。后來,隨著對世界貿易組織的認識不斷加深和國民各方面心態的重新調整,這種情況才漸漸有所改變。理智逐漸脫離了當初的單純民族情感,權利與義務及對優勢與劣勢的客觀分析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實業界也在理智思考中調整了各自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戰略。所以,我們可以確定,在最近幾年我國汽車工業發展中,入世是諸多變量的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可見入世早在預期的時候,就已經很明顯甚至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進程。 我國的汽車工業從誕生到現在,所經過的道路是非常曲折而且艱辛的,在目前看來規模已初步形成,與以前相比,此時所取得的成績是相當可觀的。這主要表現在:產業組織結構逐漸趨于合理及客觀,同時生產集中度也有所提高;生產能力不斷地提高,如2000年突破了年產200萬輛大關,開始躋身于世界10大汽車生產國之列。另外,產品結構不合理狀況有所改善,載貨車、客車和轎車產量之比由80年代末的64:25:11達到了2001年的34:36:30。其次產品開發能力有所增強,產品技術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個別產品達到了國際20世紀90年代的水平。汽車工業的發展促使國內汽車市場消費發生了巨大變化,實現了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由以集團購買為主向以私人購買為主的轉變。 我國汽車工業目前還存在著不少問題,當前,主要問題仍然是存在產業組織結構散亂,研發能力差的現象。由于我國汽車產品技術水平相對于國外產品比較落后、勞動生產率低下以及市場營銷綜合能力薄弱等等,才導致國際市場競爭力也跟著處于弱勢。但應該看到的是,當今汽車工業在發達國家里面技術進步是一日千里,我國汽車工業技術水平與他們相比,時間差距是縮小了,但實際的差距卻非常大。所以,調整產業組織結構,提高技術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二、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趨勢 考慮到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還有世界汽車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趨勢,比較于我國汽車產業的現狀,未來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聯合兼并重組進程加速。 發達國家的汽車工業發展過程,同時又是生產集中程度越來越高的聯合發展過程,汽車工業本身必須實行集團化經營是由汽車工業的技術特點、產品特點、生產特點所決定的。目前,世界汽車大公司,其中也包含零部件公司,之間的聯合兼并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現實,這種現象不是能輕而易舉就能去改變或者停止的,而且這種合并的趨勢還將繼續發展下去。所以未來的世界汽車工業將形成幾家大公司主宰世界市場的局面,這是不爭的事實。 現代汽車工業發展的特點表明:汽車工業升級為支柱性產業是能夠建成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大集團公司的首要前提。如果要提高我國汽車產業的競爭力,學習進行資產重組是無可避免而且是必須的,以此來實現優勢互補和規模化經營。所以,加快集團化進程建設是汽車自身最大的發展需要,同時也是面對WTO的要求。由此可以預見到,隨著競爭激烈對我國汽車產業產生的刺激,促使我國汽車產業整合以及調整的步伐的加快,企業之間的聯合兼并重組也將加速,規模化經營的程度將比以前加速提升。通過不斷的調整及進化,逐步拉近我國汽車工業與發達國家汽車工業之間的差距。 (二)、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 進入90年代以后,世界各國產業結構調整和貿易以及投資自由化的迅速發展,促使了各國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密切,這很大程度促進了各國經濟的分工與合作,特別是世界汽車工業的全球化走勢,趨勢是日益明顯的。這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首先是為了擴大市場的積極性并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大型汽車中國公司采取的方式包括了合資經營、委托生產和當地設廠生產等等;第二是發達國家的汽車公司相互持股,或者分別在對方的國家設廠進行生產;最后是主要的大公司都推行零部件進行全球性采購的政策,從而推動汽車生產全球化的這一趨勢。 卡車在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當中,只是我國汽車工業的]起步車型,改革開放以后陸續從許多個國家引進了技術和車型,然而大體上本國的技術和資本,所收到的意義也并不是非常大,依賴性比較大,無法獨立進行。從長遠來看,我國的技術質量與國外相比差距甚大,大規模引進國外的技術和生產方式已經是在所難免,無法脫離。現今國內外汽車工業發展的現狀與趨勢表明,要迎接汽車工業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挑戰,就必須使我國轎車工業更深入地參與全球化,在產品、市場、生產經營、資本和技術等方面逐步實現全球化運作。這樣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模塊化生產和系統化供貨將成為發展潮流。 在世界汽車界,模塊化生產極大力度地推動了整車廠商提供質量、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這對單個零部件生產和供應的傳統模式提出了挑戰,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同時零部件模塊化生產也是汽車零部件工業的地位發生根本性變化的主要源頭,整車廠在產品上和技術上都依賴配件廠商,這使得零部件廠商的角色十分重要,決定著未來汽車的發展。 對于國內汽車企業來說,小規模的模塊化生產方式已經有局部開始進行了運用,僅僅是處于起步階段。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對于我國汽車工業來說,競爭將日益激烈,因為降低關稅和非關稅措施,使我國的國內市場的國際化程度日益加深了。而采取系統化供貨、模塊化生產,這種世界性的采購方式,是我國汽車整車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所必須采取的。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國內各大汽車整車企業利用模塊化方式采購的零部件比例將會不斷提高。 三、發展完善自我的空間 我國加入WTO后,汽車工業所受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和足夠的心理準備。這主要表現在: (一)、轎車工業自主開發能力薄弱。轎車工業是技術密集型的行業,產品的價格和開發能力是在社會上受到指責最多的產品問題。在社會上受到指責最多的就是產品的價格和開發能力問題。而引進車型的熱銷,能為合資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這正是合資企業為何熱衷于一而再再而三的引進的動力所在。因此,國外的企業自主開發能力薄弱,依賴性強,導致我國轎車企業的生產技術、產品質量以及經營效率與國際水平差距很大。在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和取消進口配額之后,我國國產轎車將面臨進口轎車價格和質量兩方面的沖擊。 (二)、轎車產業集中度不高。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將大大增強進口汽車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這源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逐漸取消。在貨物貿易整車領域,加入WTO后,我國汽車市場將受到汽車價格和質量兩方面影響,其中轎車,特別是中高檔轎車受沖擊最大。國產轎車和客車由于價格優勢不明顯,而且在技術性能、開發能力和品牌形象上處于明顯劣勢,國內市場認同度明顯低于國外同類產品,必然受到極大沖擊。而中型和輕型載貨汽車,國內產品在價格上有明顯優勢,因而受到的沖擊較小。 (三)、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形勢嚴峻。 1.社會上對民營企業產品的公認度不高。至今仍有許多人由于觀念上的問題,或者從競爭立場的考慮,提到民營汽車零部件總是態度很不屑,甚至有的大品牌也不愿意加入他們。民營企業要達到三資企業品牌的公認度,還需要通過不懈努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并且要加強自我宣傳等等。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相關論文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