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勞動就業形勢分析及對策探討
勞動是生存的基礎,就業是民生之本,只有增加就業渠道,提高人民收入,逐步縮小貧富差距,社會才會真正實現和諧穩定。 一、當前我國勞動就業形勢分析 1.城鎮就業人口超過鄉村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發布數據顯示,2011年末,中國有城鎮人口6907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萬人;鄉村人口65656萬人,減少1456萬人,城鎮人口首超農村。隨著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生產、生活方式、消費行為和價值觀念都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縣域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科技不斷推進,產品附加值逐步提升,服務業不斷完善,農村富余勞動力,農民工、技工等工種轉移到城鎮,使城鎮就業人口、就業結構不斷得到優化和提升。 2.東部地區就業人口遠超中、西部地區 由于我國東部地區的區域、地理、環境優勢,經濟發展一直處于我國的龍頭地位,所以就業崗位占較大的份額。特別是經濟發達的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和山東等省(市),就業份額一直高于我國的平均水平。而西部的西藏、貴州、云南、青海等省(區)由于地理環境的限制,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近十多年來,國家通過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西北、西南兩大區域充分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經濟增長速度逐年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步入新階段。但西部與東部地區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關鍵因素是缺乏人才,在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中西部地區往往不敵工業發達、經濟條件和生活待遇較好的東部發達發區。特別是在農村富余勞動力、應屆大學生和職教學生就業方面,每年都會有大批的“民工”和“技工”從西部到東部沿海地區打工,每年的春運我們都會看到有大批的“民工”和“技工”往返于東西部。 3.非公有制經濟就業人員大幅增加 由于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吸納社會勞動力就業方面的作用也進一步得到增強。2009年末,民營企業以及外商投資企業就業人員為5088萬人,城鎮私營個體就業人員為9789萬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在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也為緩解城鎮就業壓力,增加大學生就業、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4.就業人員文化素質得到提高,但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呈下降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9年,就業人員中接受過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歲以下各年齡組均在26%以上;年齡在21-25歲之間的達到31.1%,高出農民工總體平均水平7.6個百分點。而2008年進行的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顯示,在外出從業勞動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僅占10%。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強了就業人員的職業培訓,就業人員的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有了較大的提高。 與此同時,由于我國高校的擴招,每年的高校畢業生數量都在增長,但很多高校畢業生畢業后卻找不到工作,或是找不到稱心的工作。主要是:一是大學生目前的就業渠道主要是企業,而多數大學生只停留在理論階段,沒有更多的工作經驗和社會實踐,多數企業在招聘時卻要求有工作經驗。二是大學畢業生就業期望值較高,定位不準確,理想與現實脫節,造成大企業不愿接收,小企業又看不上。從就業情況看,大學生的供大于求和結構性矛盾導致經濟發展和教育改革落后,是造成大學畢業生就業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當前我國就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相關論文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