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網絡保險歷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紀初,2000年前后,國內眾多保險企業曾經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網銷潮,各類保險網站先后成立。但是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裂以及保險網站的發展比預期相差甚遠,保險業在網絡銷售的第一次涉足黯然收場。在經歷了七八年時間的沉淀后,伴隨著全民網銷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險企再次在網絡保險領域加大了投入。隨著我國網民規模迅速擴大,網絡使用深度日益加強。有別于傳統的人潮擁擠、路途遙遠的商場購物,消費者似乎對這種輕松、便捷的網上消費行為更有吸引力。這一快捷的方式,不但為企業帶來了新的商機,同時也節省了消費者的購買成本。此時,作為金融三大支柱的保險業又怎會坐以待斃。隨著我國保險業的迅速發展,2013 年末,我國共有保險法人公司174家,包括中資保險公司 109家,比上年增加8 家;外資保險公司55家,比上年增加3家。以此同時2013年我國保險密度為178美元左右,保險深度僅為3%,與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相比相差甚遠。2012年1-9月,我國保險業共實現原保費收入12076億元,同比增加7.3%,保險業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趨勢。2010年我國 GDP 世界排名第 2位,保費收入排名僅第六位,但2014年我國 GDP 世界排名第 2位,保費收入排名已上升到第三位。保費收入占 GDP 的比重世界平均為8%,我國僅為5%。可見我國的保險業仍處于低水平階段,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