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敘事作品中景物描寫的作用 [摘要] 景物描寫是敘事文學中常見的表達方式,可以交待故事發生的環境,可以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可以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也可以象征社會環境,運用得好可以收到言近旨遠的效果,為文章增色。 [關鍵詞]敘事作品 景物描寫 作用 景物描寫是敘事文學中常見的表達方式,一段好的景物描寫可以給文章增色,甚至可以讓文章大放異彩。但是,用得不恰當,或者游離于文章主旨之外,也可能使景物描寫成為文章的敗筆。那么,景物描寫在敘事文學中主要有哪些作用呢?我們試作幾例分析。 在小說《荷花淀》的開端,作家孫犁有這樣一段景物描寫: “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要問白洋淀有多少葦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葦子?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女人們,在場里院里編著席。編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漲滿,有無數的船只,運輸銀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莊,就全有了花紋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爭著買:‘好席子,白洋淀席!’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孫犁真不愧是景物描寫的高手,語文教師在教出這篇課文時,普遍愛從賞析文章開篇的景物描寫開始,月色皎潔,月光如水,潔白的葦席遍地,銀白的淀水,薄霧,清風,荷香,寥寥數語,勾畫出一幅恬靜而充滿詩情畫意的圖面。既點明了故事發生的地點(即環境)、時間,為人物活動提供了背景,為下文荷花淀伏擊戰作了鋪墊,更重要的是對人物形象起到了烘托、渲染的作用。勤勞、淳樸、溫順、善良的水生嫂就生活、勞動在這清新、寧靜、溫馨的環境里,在她的眼里,家鄉是那樣的美麗富饒,家庭生活是那樣的恬淡溫馨!當美好的家鄉遭受外國列強的侵犯,當外族的入侵使她的家庭遭受離散時,拿起槍,為保衛可愛的家鄉,為捍衛溫馨的家庭而戰斗,這一重大、嚴肅的主題不言而喻。作者于樸實平淡中不顯山、不露水地顯露出了強烈的愛憎。 “‘一切景語皆情語’,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著人物心中的情。”[黃崗中學教師劉折谷語。 參考文獻: 孫犁此段寫景,情景相生,不僅為下文“話別”提供了時間、地點、和諧的氛圍,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也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廣闊而深邃,堪稱敘事作品中寫景的典范。 概括地說,景物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大致有如下幾方面: 一、交待故事發生的環境 魯迅先生是現代文學的泰斗,在他的作品中,景物描寫匠心獨運,恰到好處。在《故鄉》開頭: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去。 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作者通過陰晦的天氣,寒冷的冬風,故鄉的蕭索,為悲涼的心境提供了背景。 《孔乙己》中咸豐酒店“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具體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為主人公的出場及性格命運的展開作好了鋪墊,在不經意中已展示出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這個“曲尺形的大柜臺”已和孔乙己的形象融為一體,成為了一個舊時代的終極標志。 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