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中文系文學論文

      論《青春之歌》中的知識分子形象(二)

      本論文在中文系文學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正是盧嘉川對林道靜思想的影響,才使她真正地邁進了革命的“門檻”,完成了認識革命并接受革命的過程,同時,也使她向往火熱斗爭的小資產階級“狂熱”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她參加革命,起初很不成熟,但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在與工農群眾的共同戰斗中,接受了鍛煉,提高了覺悟,克服了自身的弱點,終于從一個充滿幻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成長為一個堅定的無產階級戰士。小說通過林紅在獄中斗爭中為她作出的榜樣,使她在投身革命之后,特別是在獄中殘酷環境中經受住了考驗;劉大姐的批評教育和江華在實際地下工作中的表率,都使她克服了對革命不切實際的幻想,她在饑寒交迫中忠實地為黨工作,通過宣傳動員群眾參加抗日救亡運動的革命實踐的頑強鍛煉,最終成長為一個堅定的無產階級先鋒戰士。
       林道靜的成長經歷了三次決裂,第一次是為求得個人解放與封建家庭決裂;第二次是為爭取民族解放,與小家庭決裂;第三次是為整個無產階級的解放與舊我決裂。“因此,林道靜的形象的意義,在于通過她的成長過程來揭示3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走向革命道路的共同特點:他們認識和接受革命大多是從個人經歷、遭遇和理論學習開始的;他們投身革命大多經歷了一個從個人奮斗到參加集體斗爭,從滿腔的個人英雄式的幻想到接受嚴峻的生死考驗,再到忠實地、頑強地為黨工作的過程。”說明了知識分子只有把個人命運同國家、民族命運結合在一起,才有真正的前途。
       二、文章還以廣闊的視野,注視動蕩年代知識分子群的形形色色,描下了他們的面貌和身影。有自私卑微、名利熏心,陶醉于個人幸福中而無法自拔、不顧民族危亡,最后成為反動統治幫兇的知識分子余永澤;有曾參加過學生運動,但對革命懷有小資產階級幻想,追求個人生活享樂而墮落為資產階級的玩物的革命迷途知識分子的白莉蘋;有口頭上高喊革命,后墮落為叛徒,最終被其情婦――女特務處死的革命變節的知識分子戴愉等人,這些都是時代的渣滓。
       但更多描寫的是在時代召喚下日益覺醒和奮起前進的一系列形象鮮明的人物形象,如盧嘉川、江華和林紅等人。他們作為擁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的“黨的使者”的形象得到了很好的刻畫。盧嘉川是小說中大篇幅表現的一個革命英雄形象,他是一個英勇、沉著、機智的共產黨員和出色的學生領袖。他較早地在斗爭中犧牲了,小說只是在前半部抓住去南京示威請愿和獄中斗爭的情節,集中刻畫了他的高尚品質和英雄性格。然而通過他給林道靜的遺書和林道靜對他的思念,他的精神還是貫穿全書,給人以深刻、完整的形象。青年革命者江華,是抗日救亡運動中的另一個領袖人物,他沉著老練、樸實熱情,作為革命領導者,他的形象通過他在領導農民運動和在北平領導地下斗爭充分體現出來。林紅不僅有美麗動人的外表,而且還有一顆崇高而堅貞的心。小說只是從短短的獄中生活的情節,抒寫她頑強的斗爭精神和品格,給人以強烈的感染。這幾個形象互相補充,交相輝映,完整地概括了斗爭在三十年代的白區共產黨員的英姿和愛國學生抗日救亡運動的風貌。
       總之,《青春之歌》中出現的知識分子形象,較之過去的作品有了很大的發展。這部小說中通過對青年知識分子群像的塑造以及人物之間復雜關系與矛盾沖突的細致描寫,展現了知識分子群體的總體風貌,深化了作品主題。
       參考文獻:                                                                                                                                                                                           
       【1】洪子誠 《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8月 第124頁
       【2】陳思和 李平《中國當代文學》中央廣播大學出版社 2001年11月 第99頁
       【3】張鐘等 《當代文學概觀》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0年 第87頁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2/2/2


      上一篇:論司馬遷《史記》思想內容的進步.. 下一篇:勞動造就文學
      Tags:《青春之歌》 知識分子 形象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