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論文:論華德福教育理論及其實踐 淺談華德福教育
論華德福教育理論及其實踐 [摘 要] 通過對華德福的學前教育與國內傳統幼兒教育的對比,結合我在華德福幼兒園主班老師工作期間的經驗,從課程設置、整日流程、華德福特色的節日慶典等不同角度思考華德福教育在幼兒的意志力、情感和思考能力培養方面的特色。 [關鍵詞]藝術性活動 華德福 課程設置
華德福教育旨在讓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潛能,孕育自由的精神,幫助他們逐漸成為一個具有創造性思維、社會道德責任感和實踐能力的人,從而幫助他們在將來以正向的生命態度進入世界、貢獻自己的才能。 一、華德福教育的起源及發展概況 華德福教育是根據魯道夫·斯坦納的理論發展而來的一種世界性教育體系,涵蓋幼兒園直至十二年級。斯坦納是奧地利科學家、教育家和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接受埃米爾·莫爾特(Emil Molt)的邀請,于1919年在斯圖加特為華德福-艾斯托利亞(Waldorf-Astoria)煙廠的工人子弟建立了一所學校,從此投身教育領域。后來,人們稱這種教育為“華德福教育”,其影響遍及歐洲。1928年,美國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在紐約市建立。 斯坦納認為孩子應順應成長規律,根據年齡特點進行學習,在這方面他做了很多先驅性的工作。他的許多理論后來被格塞爾、皮亞杰等人的著作所證明。另外,他力求通過一種均衡的教育讓孩子獲得“整體”發展,即感覺、意志和思考的全面發展,尊重孩子的精神本質,讓孩子獲得自由。從幼兒園直至高中,華德福教育的宗旨始終是一以貫之的,但教育方式卻隨著孩子內在發展的變化而變化。 華德福學校在二戰期間被納粹關閉,不過很快又重新開放,在過去二十年中還發展到一些局勢動蕩的地區,例如南非、中東、東歐和前蘇聯。 目前世界性的華德福教育遍布全球五大洲、五十多個國家,共有近750多所的完整學校——幼稚園至高中的十二年制完整學校,三百多所身心障礙社區及治療研究中心,以及六十所師資培訓學院。在亞洲國家,如日本、新加坡、越南等,華德福教育已開展多年。這個教育體系獲得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委員(UNESCO)的重視與推薦,并在日內瓦所舉辦的第四十四屆國際教育年會中特別安排“斯坦納教育特展”。但華德福教育在有些國家的發展還處于民間發展狀態,一些熱心教育的有識之士希望通過華德福教育來凈化功利社會,在教育過程中,幫助成人和孩子在物質社會的大潮中把握自己的精神生活,尋找自己生命的使命和對自己負責。 華德福學校的教師一般是出于對孩子和社會的關愛,熱愛自然和生活,呼喚愛心,關心他人,關心人文精神生態和自然生態,以及崇尚奉獻精神去從事教育,把學生當作他們的老師,在教學和生活中,不斷地自我完善、成長和成熟,用行動來鼓勵人們多做社會公益事業和關心社會弱小群體。因此,世界各地的華德福學校常成為志愿者、老師、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互相交流和不斷完善自己的社區文化中心。 華德福學校在我國發展起步較晚。幾乎所有的創辦者堅持華德福教育的的主要原因是這種教育飽含的對人的共性的理解,針對人的本性發展,尊重人的自由天性。國內華德福學校和幼兒園亦將華德福教育與我國悠久的歷史、人文精神和當今國情相結合,從而實現了華德福教育本土化。如今在我國共有1所華德福學校和7所華德福幼兒園經過了國際華德福組織的認證。而正在實踐華德福教育的學校和幼兒園每年均增加,僅北京一地目前已有5所華德福學校和近30所華德福幼兒園及部分實行華德福教育內容的幼兒園,而這些幼兒園的創辦初衷也驚人地相似,幾乎都是媽媽們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接受華德福教育而創辦的。 二、華德福幼兒教育的藝術性課程設置1、華德福幼兒園的藝術性課程 大部分的華德福幼兒園都是混齡的,3到6歲的孩子都在同一個教室里。幼兒園里代表性的日常活動包括自主游戲、活動身體的游戲、故事圓圈、手工和藝術活動——濕水彩、捏蜂蠟、蠟塊畫、烘焙等。偶戲、遠足和節慶也是貫穿全年的經常性活動。 何謂藝術?可以分為可見藝術(建筑、雕塑、繪畫等)和不可見藝術(音樂、演講、戲劇、思考等)。藝術是人的內在的表達。在孩子的學齡前階段,即0-7歲的階段,從幼兒園的教室布置,到教學用品和學生用品都非常考究,盡量做到自然、和諧和溫馨,給予孩子溫暖、安全和愛的感覺,要帶給孩子每天不同的藝術類課程。首先是每天的圓圈活動,通過這個圓圈活動,孩子們得以感受語言的韻與律、詩歌的美好,也感受五音音樂的和諧和平和。在華德福幼兒園,捏蜂蠟、濕水彩、創意手工、烹飪、蠟塊繪畫、木工、縫紉等是每天的藝術課程,用立偶表演出來的偶戲故事則是每天孩子們最喜愛的環節之一。我們也將傳統節日的慶典活動做成對孩子們來說具有特殊意義的藝術性活動。
表演偶戲的立偶——某個故事中王子的形象 孩子的手工之一——手指編 2、華德福幼兒園的藝術性課程與傳統幼兒園的藝術性課程之比較 對比華德福幼兒園的藝術性課程與國內傳統幼兒園的藝術性課程,其不同之處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環境的藝術性 傳統幼兒園更關注教學用具和用品是否符合孩子的身高比例,是否安全。華德福幼兒園則從教室布置,到教學用品和學生用品都非常考究,盡量做到自然、和諧和溫馨,給予孩子溫暖、安全和愛的感覺。 (2)藝術性課程的豐富性 傳統幼兒園的藝術性課程主要指音樂、手工與繪畫。華德福幼兒園的藝術課程更加豐富,包括圓圈活動、捏蜂蠟、濕水彩、創意手工、烹飪、蠟塊繪畫、木工、縫紉、偶戲和節日慶典等。 (3)教師的引導方式和程度 傳統幼兒園中,教師通常會用話語召集所有的孩子,待孩子們準備好后,老師會教授一遍,然后孩子們一起動手,老師“教”的主導性更強。在華德福幼兒園,老師準備好課程用品后會唱一首歌,孩子們聽到歌聲就知道今天是水彩課還是烹飪課,感興趣的孩子會加入。老師在整個過程中,指導性的語言并不多,孩子們主要通過模仿老師的動作來感受和學習。 (4)對孩子的參與程度的要求不同 傳統幼兒園的一個班級內孩子為相同年齡的,智力發育程度相近。傳統幼兒園的老師更便于對藝術類課程進行管理,孩子也被要求都要參加活動。 在華德福幼兒園,采取混齡教育,年紀大的孩子的參與度更高,能從頭做到尾,而年紀小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如果孩子偶爾不參加藝術類課程是允許的。個別孩子如有情緒原因而不想參加活動,則不會勉強孩子參加活動。這種情況發生時,會有配班老師陪伴孩子,讓孩子釋放掉心里的情緒,待孩子希望參加活動時再參加。 (5)通過藝術性課程發展孩子的哪些能力 傳統幼兒園的音樂、舞蹈及美術類課程多是要教授和考核孩子某些能力,如發展審美能力、畫各種線條的能力,考察孩子模仿的能力、肢體的運動能力、精細動作的發展能力等。 華德福幼兒園的藝術性課程除了以上對孩子各種能力的培養和考察外,亦注重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藝術類課程的設置能夠保護和發展孩子的意志力和想象力;二是通過繪畫等藝術性課程觀察孩子內在的情緒和心理變化。 總而言之,傳統幼兒園的藝術性課程具有以下優點:更易操作、教學容易普及、對教師個人的要求不高;其缺點是:藝術性課程比重小、模式化、對兒童心理發展的關注不夠。華德福的藝術性課程具有以下優點:占教學比重大,更注重孩子心理發育,教學內容更豐富,老師可針對某些孩子的突發狀況對藝術性課程進行調整,藝術性課程與季節、節慶等緊密相關從而更加具有生命力;其缺點是:華德福的藝術性課程與教師的審美能力、感悟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息息相關,一個好的華德福老師需要更長時間的培養和歷練,因而華德福的藝術性課程教育在現階段難以規模化。 三、華德福幼兒園的整日流程及節日慶典 華德福幼兒園在流程設計和課程設置總的原則是節奏與重復性。水彩、烹飪、蜂蠟塑形等藝術性課程都安排在上午。以我所在的華德福幼兒園為例,孩子早上入園后是一個小時的室內自由游戲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安排當日的藝術性課程,課程結束后孩子繼續自由游戲,這是一個釋放精力與情緒的“呼出”。之后是圓圈活動與水果時間,這是一個“吸入”。接下來是一個小時的戶外自由游戲時間,這又是一個“呼出”。其后的餐前故事時間則又將孩子從躁動和興奮中拉回來,這又是一個“吸入”。午飯和午睡后,孩子們進行自由游戲,期間進行蠟塊繪畫和木工、手工的活動。總而言之,華德福幼兒園為孩子建立一種呼吸的節奏,在繪畫中,在音樂中,在課程中,在游戲中,都會充分考慮節奏對孩子的影響,讓孩子能夠逐漸去掌握自己的呼吸的節奏,并能夠構建一個獨立的自我。 在華德福教育中,節日尤其是傳統節日的慶典是是華德福學校和幼兒園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中國的傳統節日多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或與節氣相關(如冬至),或為了紀念某些傳說或歷史人物(如七夕、端午)等。在華德福幼兒園,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準備節日所需物品、老師講述與節日有關的偶戲故事、家長和幼兒園一起籌備節日慶典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合作與智慧,建立起對傳統文化的感性認識,進而引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另一方面,孩子們從有規律和充滿喜悅氣氛的慶典活動中,體會到每年的節氣變化,建立起對四季和自然的理解。 與國內傳統幼兒教育相比,華德福幼兒園的整日流程及節日慶典有不同的側重點。 首先,對比國內傳統幼兒園,華德福幼兒園的整日流程中沒有設置“算數、識字”這樣的教學環節,而是通過自由游戲和藝術性活動這樣規律性的“呼出”與“吸入”,讓孩子建立起社交能力、發展自我,同時增強孩子意志力,保護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華德福的課程設置和流程設置順應季節的變化和孩子的發展狀態。每個兒童都生活在具有規律性的循環中:清醒與睡眠;接受與遺忘。 其次,國內傳統幼兒園喜歡慶祝“六一”兒童節等現代節日,慶祝內容一般有孩子和老師的歌舞表演、為孩子分發禮物等,節日的慶祝活動多為幼兒園舉辦,家長參加即可。而華德福幼兒園的節日慶典幾乎都為傳統節日的慶典,從籌備到慶典當日,家園共建是核心,而在節日來臨前的幾周,老師已經開始為孩子們講有關節日的故事或者在藝術活動中加入節日的元素;在慶典當天,孩子們會發現通過幾周的藝術性活動,他們已經了解了這個節日的含義與意義,數周以來的準備與鋪墊通過當天的藝術活動達到了一個高潮,為孩子們帶來喜悅與美好的感受。 四、華德福幼兒園藝術性課程對幼兒身心發展的意義 華德福幼兒園和學校并非要訓練專業人才,而是要培養學生成為知識與興趣廣博的人,讓他們能夠健康地來面對將來片面且專業化的職業生活。“藝術性的活動”并不是為了制造“兒童藝術”,而是具有其他更重要的目的。 沒有其他更好的培訓活動會像“藝術性活動”那樣帶給孩子不斷的喜悅與感動。特別是當他們自己克服了困難與阻礙之后,那種幸福是無以形容的。基本上,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活動的主題。孩子需要的是“美的事物”以及“工作的喜悅”。 1、華德福幼兒園藝術性課程對幼兒意志力培養的意義 華德福幼兒園最重視的是對孩子意志力的培養。當孩子們費盡心思,用蜂蠟捏出一只動物的特性時,或在水彩的過程中,體驗色彩的融合與重疊、濃淡、筆觸,孩子會在大膽嘗試與細心耐心間經受考驗,這種經歷會讓他們體驗到自己整個人格與個性的投入。對于孩子來說,要包出一個圓滾滾的奶黃包,或者打磨出一塊木頭來,都需要恒心與不懈的耐力來練習。所有的藝術性活動都可謂是一種對意志力的訓練。 2、華德福幼兒園藝術性課程對幼兒情感發展的意義 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華德福幼兒園的藝術性課程中充分運用了音樂、繪畫、詩歌等。孩子可以以藝術活動為載體,進而對情緒進行調節,發展豐富的情感。 3、華德福幼兒園藝術性課程對幼兒思考能力發展的意義 一方面,藝術性的教育之所以能啟迪智慧、開發智力,很多人以為應歸功于右腦的開發、肢體的靈活等等。而更深層的在于,大智大慧依靠的不僅僅是生理功能的健全,更主要的是一種悟性,一種領悟宇宙人生的能力。藝術性的教育把審美的眼光與能力教給兒童,也就是交給了兒童一種悟性。世界是按照美的規律被創造的,探求世界的奧秘必然要求一種審美的眼光,一個人具備了這樣的眼光,他就有了更多的機會來領悟世界的奇巧與美妙,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來享受世界的奇妙。 參考文獻: 1、黃曉星:《邁向個性的教育》,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美】芭芭拉·帕特森:《我從彩虹那邊來——如何養育0-7歲的孩子》 ,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