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淺談幼兒規則的培養
[摘 要] :通過引用古文記載和身邊的實例闡述什么是無以規矩不成方圓,通過一些事例說明規則的重要性,以及對幼兒進行規則培養的重要性,最后結合自己在幼兒園工作的經驗,談談如何對幼兒進行規則培養。 [關鍵詞] :規則、幼兒、培養 中國自古就有“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說。什么是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呢? 一、什么是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古書《孟子.離婁上》有記載: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意思是說:一切都要遵循原來的規則。西方亦有諺語說:“Freedom is not free.”即,自由不是免費的。規則就是人們活動的準繩,在這個框架內活動的時候,才能夠實現自己的方圓。現在大家都追求個性的發展,追求自由,然而,自由是相對的,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享受充分的自由。 二、為什么要一切遵循規則才能成“方圓”? 曾經看過這樣一篇文章,一群去澳洲旅行的中國游客,準備乘車去看企鵝歸巢的美景,在駛向企鵝島的時候,正好碰上島上舉辦一場摩托車賽,擔心因為車賽而耽誤看企鵝的時候,出乎我們意料的是,雙方的車子卻依然行駛得非常順暢 對面駛來的所有車輛,沒有一輛越過中線!一邊是劍拔弩張擁擠的摩托車,一邊是游客車,可是相安無事的在馬路的兩邊行駛,在沒有警察、沒有監視器、有的只是車道中間看起來毫無任何約束力的白線,沒有一個“聰明人”試圖去破壞這樣的秩序。如今我們面對日益緊張激烈的市場競爭,許多新事物新現象冒出來,是與非,正與邪,往往使人感到困惑,感到難以評說。看看我們身邊仍有很多不守規則的事例,橫穿馬路闖紅燈的、排隊加塞的、這時候,大家對“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感受就更加真切而深刻了。 三、有必要在幼兒園就要教孩子遵循規則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幼兒園里,每天要吃午餐,要散步,講故事,睡覺,有些孩子在家里沒有午睡的習慣,家長就來找老師商量是不是可以弄點玩具給他在午睡室玩玩,不睡覺。一般被老師拒絕后的家長會覺得幼兒園的條條框框多,孩子失去了自由。可是他們不知道,自由是建立在一定規則的基礎上,如果放大自己的自由,或許會影響到別人的權力。西方的孩子夠自由了吧,但他們卻是在 規則允許的范圍內根據自己的意愿做喜歡做的事, 但是逾越規則是不容許的, 要么你干脆選 擇退出,因為你的自由絕對不可以影響到他人的自由。遵守規則正是為了大多數人的自由。如果一個人在幼年時沒有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將會給其未來的發展造成障礙,給別人帶來諸多困擾。規則和秩序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準則。一個孩子只有明白了他的做事界線,才知道該如何自律,也才能對他的情緒、行為及態度負責。現在許多家長,注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卻忽視了規則意識的培養。而從小缺乏規則意識,會給一個人帶來許多負面效應,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工作、生活,甚至影響一生的幸福。規則意識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沒有整齊劃一的是非界限,只有在生活情境中幫助孩子逐漸形成明確統一而又靈活的規則意識,才能使孩子的個性和社會性相得益彰。 四、如何對幼兒進行規則的培養 小班的孩子心理活動富于情緒性,有意注意不夠發展,注意力容易分散,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他們往往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和支配。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做: (一)讓孩子成為規則的主人 在生活中規則無處不在,它與活動的開展有著緊密的聯系。比如在別人看書或者聽故事的時候不能隨意大聲的吵鬧或者走動,在午飯散步后需要午睡,吃飯之前要洗手,飯后要漱口等等,所以我們在制定規則的時候 1、要讓孩子懂得為什么要這個規則 在建立規則的時候要讓孩子懂得為什么要這個規則,這個規則有什么用。比如在講交通規則的時候,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為什么紅燈停,綠燈行?如果不遵守規則的話,“汽車就會打架”、“汽車反而開的會更慢”、“馬路就會亂七八糟”····這樣被孩子理解的規則,更容易讓孩子去接受。 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