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音樂教育
隨著教育事業不斷的發展,對我們幼兒教師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XXX網絡教育給我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通過這兩年學前教育的學習,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收獲,以下是我對幼兒音樂教育的一點淺談。 音樂活動對幼兒來說是自我表現的方式和途徑。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可以通過音樂教育發掘幼兒的潛能,塑造幼兒健康活潑的個性,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 音樂是人類生活的反映,人們用音樂抒發情感,用音樂愉悅生活,音樂能帶給人們美感,使人們獲得高尚的情感。音樂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維、發展語言、豐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進幼兒智慧發展;音樂有調節情緒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給幼兒增添興奮情緒的積極動力;音樂有審美功能,能給予幼兒美的享受,美的音樂能夠使幼兒情緒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音樂滲透于幼兒的一日生活,對幼兒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我們借音樂動情的特征對幼兒進行教育,幼兒喜聞且樂于接受。 幼兒是快樂的個體,幼兒天性喜歡快樂的事物。快樂的活動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欲,也能夠調動幼兒內在的創造潛力。 新綱要頒布后,把藝術教育定位在"審美教育"的范圍內,強調對幼兒審美感受和審美情趣的培養,《綱要》指出:藝術領域的"目標"、"內容與要求"指導要點三部分中蘊涵的基本理念是:幼兒藝術活動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改變幼兒被驅使進行藝術活動的被動地位;強調幼兒藝術教育對兒童自身的影響作用,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改變使藝術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強調在充分感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表現。所以我們應重新審視音樂活動,重新審視音樂活動中的幼兒。我認為幼兒園的音樂活動應讓幼兒享受音樂的快樂。 一、給幼兒自主的空間,讓幼兒尋找快樂 能讓幼兒快樂的音樂,首先是幼兒喜聞樂見,貼近幼兒生活的音樂。過去往往教師自己費許多時間選出音樂,但幼兒卻不喜歡,為什么呢?因為教師忽略了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于是我想到,在選擇教材時為什么不能讓孩子與教師共同收集喜愛的音樂,從孩子生活中尋找素材,尋找他們快樂的源泉呢?幼兒喜愛動畫片,觀看動畫片成了每日必須完成的事,也是幼兒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幼兒生活中尋找和挖掘興趣和快樂,是《綱要》倡導的一種教育觀念,也是我在操作中實踐的一種思路。通過與幼兒的交流,我發現近期孩子對《哪吒》動畫片非常感興趣,片頭曲更是人人會唱,甚至有一人唱眾人合的效應。于是當我把孩子帶來的《哪吒》主題曲放給幼兒聽時,立即引起了自發地合唱和歡呼。如何挖掘《哪吒》歌曲的教育性就放在了我的面前!毒V要》指出,藝術教育激發興趣的目的是將一般興趣引申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動機水平上。音樂的選擇來源于幼兒,這是讓幼兒享受音樂快樂的前提!怎樣讓幼兒享受音樂的快樂呢? 在認真學習《綱要》的精神和反復思考后我感到, 以前的音樂活動往往是教師設計活動形式,幼兒被動參與。為什么不能讓孩子參與到活動設計的過程中來呢?于是我大膽嘗試著讓幼兒自己選擇活動方式。交流中有幼兒提出:"老師我想唱《哪吒》的歌!""我想用《哪吒》的歌來跳舞!""我想用來打打擊樂!""我想畫哪吒!......"幼兒有許多的想法,這時我感到一種單一的形式已不能滿足眾多孩子的愿望,于是我采納了他們的建議,活動中嘗試一個主題,多種表現空間,讓孩子得到滿足。在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需要設置了"小舞臺"、"音樂創意室"、"小畫廊"四種供幼兒自選的多種機會和條件;顒舆^程中我發現幼兒喜歡音樂,喜歡這些表現形式,但表現還停留在對活動形式本身感興趣上,教師該采取怎樣的指導策略,去引導幼兒表現能力在原水平上的提高呢?該怎樣啟發幼兒創造性的表現自己的感受呢?兒童的創造表現往往是由環境和材料引發的,通過環境、材料的投放引發幼兒的內心沖突,進而引發幼兒認知結構的同化與順應,促使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因此,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圖譜、操作卡、舞蹈道具,讓幼兒在生動有趣,材料豐富、自由探究、自主表現的活動中獲得有益的經驗,嘗試創造表現帶來的快樂。這樣,教師不再是設計者和指導者,而是觀察者和支持者,幼兒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體,在快樂的活動中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二、給幼兒自由的空間,讓幼兒創造快樂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