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李商隱詩歌的朦朧美——由《錦瑟》之品析朦朧之美 [摘 要]李商隱詩歌的朦朧美近來成為評論家的美談,《錦瑟》便是李商隱諸多朦朧詩作中至美而典型之極的一篇。如果說,諸多無題詩是李商隱朦朧詩篇中的主力軍,那么,《錦瑟》就是李商隱朦朧詩篇前的自序。它以最難解的朦朧形式,高度呈現(xiàn)出朦朧詩典型的朦朧美來,似乎就是李商隱本人對自己這類詩表現(xiàn)手法的典型類舉與表現(xiàn)意念的濃縮概括。從這個意義上論,《錦瑟》不只是李商隱詩作的代表作,更是李商隱詩朦朧美的展品。它呈現(xiàn)的,不只是無題詩各自具有的朦朧美,而是所有朦朧詩具有的朦朧美。其朦朧之美具體可以從隱晦的內容、凄迷的意境、華美的語言等方面得以呈現(xiàn)。隱晦的內容是歷來的詩評家越嚼越嚼不爛的牛蹄筋,凄迷的意境是詩評家越品越品不清的苦咖啡,語言的華美是詩評家越讀越讀不透的睞明眸。 [關鍵詞]李商隱 《錦瑟》 朦朧美
晚唐詩人李商隱,年僅46歲便寂寞死去,除被認為具有進步思想的大部詩作外,其風格獨特的一部分“無題詩”,一直被文藝評論家們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從1978年開始,我國對李商隱的研究出現(xiàn)了全面推進的態(tài)勢,并形成持續(xù)至今的研究熱。李商隱詩歌的朦朧美也越來越成為評論家的美談。《錦瑟》便是李商隱諸多朦朧詩作中至美而典型之極的一篇。如果說,諸多無題詩是李商隱朦朧詩篇中的主力軍,那么,《錦瑟》就是李商隱朦朧詩篇前的總序。它以最難解的朦朧形式,高度呈現(xiàn)出朦朧詩典型的朦朧美來,似乎就是李商隱本人對自己這類詩表現(xiàn)手法的典型類舉與表現(xiàn)意念的濃縮概括。從這個意義上論,《錦瑟》不只是李商隱詩作的代表作,更是李商隱詩朦朧美的展品。它呈現(xiàn)的,不只是無題詩各自具有的朦朧美,而是所有朦朧詩具有的朦朧美。那么,李商隱詩歌的朦朧美究竟呈現(xiàn)在哪些方面?我認為,其朦朧之美可從隱晦的內容、凄迷的意境、華美的語言等方面得以呈現(xiàn)。 一、隱晦的內容撩起的是探求者索隱的心 李商隱無題詩隱晦的內容歷來是評論家越嚼越嚼不爛的牛蹄筋。有些人認為這些詩深奧隱晦,簡直不可理解。有些人又刻意推求,認為每篇都深有寄托。為此,見仁見智,不一而足。也正因如此,李商隱的無題詩,倒大有壓過大部思想進步詩篇的勢頭。其中原因耐人尋味,但是,從與無題詩具有同樣風格,更具典型性的《錦瑟》中,就可見一斑。 作為李商隱諸多朦朧詩作中至美而典型之極的一篇,《錦瑟》的主旨撲朔迷離,什么悼亡說、戀情說、自傷身世說、寄興說、詩集總序說等等,都掀不起此詩的蓋頭,反而撩撥起人們更想揭秘的探求之心。下面且看評論家歷來的探求意念是多么的饒有興趣。“此悼亡詩也。意亡者善彈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興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斷而為五十弦矣,故曰‘無端’也,取斷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華年’,二十五而歿也!霹N’,言已化去也;‘珠有淚’,哭之也;‘玉生煙’,葬之也,猶言埋香瘞玉也。此情豈待今日追憶乎?只是當時生存之日,已常憂其至此而預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保ㄇ濉ぶ煲妥稹独盍x山詩集》評語)其探究的興致之高,似乎是在訴說與眾不同的揭開謎底的驕傲與喜悅。同樣,在其他的探求中我們也讀出的是探求者索隱之得的興致之高。“詩以錦瑟起興,‘無端’二字便有自訝自憐之意,此錦瑟之弦遂五十耶?瑟之柱如其弦,而人之年已歷歷如其柱矣,即孔北海所謂五十之年忽忽至也。莊生夢醒,化蝶無蹤,望帝不歸,啼鵑長托,以比華年之難再也。感激而明珠欲淚,綢繆而暖玉生煙,華年之情爾爾。不但今日追憶無從,而在當日已成虛負,故曰‘惘然’!保ㄇ濉ざ旁t、杜庭珠《唐詩叩彈集》評語)一個認為詩為悼亡而作,一個認為詩因傷生而作。無論哪種解讀,抑或更多的其他說法,從解讀者解讀的語氣中,都可以體會到他們的津津樂道,索隱樂趣。還是元代的元好問一語中的:“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保ā墩撛娙住罚┮馑际钦f,像《錦瑟》(以及受李商隱影響的宋初的西昆體詩)這樣的詩固然好,可是就算東漢的大訓詁學家鄭玄再世,也只能望之興嘆,無力為它作注。 正是由于李商隱無題詩如《錦瑟》一樣,立意朦朦朧朧,主旨紛紛紜紜,才使得無題詩和《錦瑟》成為評論家心中永遠的一個謎,心結難結,又極想去結,結而不得,又續(xù)而再結……難怪,清代的大詩人大學者王士禎曾發(fā)出這樣的慨嘆:“一篇《錦瑟》解人難”(《論詩絕句》)。也是這一“難”,使得《錦瑟》和李商隱的無題詩具有了獨特的美學價值——朦朧美。 凄迷的意境籠罩的是品讀者復雜的情 凄迷的意境是詩評家越品越品不清的苦咖啡。我們知道,李商隱常借助于景物和環(huán)境的描繪來渲染氣氛,烘托情思,委婉地詠物抒懷,寄托對自己身世的哀傷,不但寫出自己愁緒的悠長和繚亂,而且與借詠的特定情景相切合,創(chuàng)造出物象與心態(tài)渾然一體的優(yōu)美和凄傷的意境,凄婉動情,隱微幽深。 詩中具體的意象與作者營造的意境,是理解詩歌主旨的“源”。但是,由于詩人詩作中意象的朦朧,意境的迷離,評論家才各持一端,在無數(shù)的索隱中盡情地享受李商隱詩歌帶給人們的探求樂趣。就意象、意境而言,如《錦瑟》一篇中的“錦瑟”,“蝴蝶”“杜鵑”“珠”“玉”等,均使古今讀者似霧里看花,水中望月,只有迷離,難得真切。這些意象所表示的具體事物,究竟與作者要表現(xiàn)的情調在哪些點上相連?在不同讀者的眼里,可謂沉入云海,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如發(fā)現(xiàn)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lián)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ǎng)(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wǎng)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