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詞的語病分析
廣告作為一種媒體,在商品經(jīng)濟社會里,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作為廣告的重要材料——語言,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廣告業(yè)近年來篷勃發(fā)展,是可喜的,但在語言藝術(shù)方面,無庸諱言,存在不少問題。盡管不乏一大批上乘之作,但以準確、鮮明、生動的標準來衡量,不合格者,并非少數(shù)。這樣的廣告,不但不能很好地傳遞信息,還有礙于語言的健康發(fā)展,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重視。 一、廣告語言常見病 陳詞濫調(diào)多 前些年,那俗而又俗的套語滿天飛,諸如“譽滿全球”、“譽滿全 國”;還有什么“省優(yōu)”、“部優(yōu)”、“國優(yōu)”等。企望以此抬高自己產(chǎn)品的地位,吸引更多的顧客。后來,這些手法不大靈驗了,于是,什么“金獎”、“銀獎”、“×××指定用品”之類的語句接踵而來。不客氣地說,這頗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最近又出現(xiàn)了一些令人難解的套話,動不動便這也“隆重”,那也“隆重”,這也“榮譽”那也“榮譽”。是否真的“隆重”,難以考查,至于“榮譽”,商品剛剛上市,哪來的“榮譽”,誰授予的“榮譽”?這不僅反映了廣告的創(chuàng)意陳舊,更反映出創(chuàng)作者語言藝術(shù)修養(yǎng)的確欠佳,就這么幾句干癟的詞語,顛來倒去,只能會令消費者望而生厭,實難取信于民。 2、不實之詞多 為了促銷,看得出,有些廣告絞盡腦汁,無計可施,便只好以“誘”的手段招來顧客了。語言上也就采用了“隨便”式,什么事都敢向消費者許諾。賣藥的,便是“一吃就靈”、“包治·······”、“宮廷秘方”、“祖?zhèn)髅胤健保踔翆V螊D女病的藥,男性病也很靈。更有甚者,連“化濕解毒”、“祛風(fēng)止癢”都給“治”了。“治”什么,都可信口開河。商品廣告之另一招,是施以“小惠”,模棱兩可,誘人大錢,堅定不移。你看,“買一送一”,還有送二送三的;“買××獲大獎”,買××出國×日游,“××萬大饋送”等。我們不否認有獎銷售是一種促銷手段,但是,這類語言邯鄲學(xué)步似的充斥于廣告詞之中,無疑是一種拙劣的做法。消費者不都是傻子,他們要動腦筋的。“幸運者”的桂冠輪到“我”的概率究竟多大,明眼人一看便知。這類言辭,可能一時有效,久而久之,任你怎么大聲喊叫,顧客也不會輕易“惠顧”的。 繁言贅語多 廣告詞也和其他文章樣式一樣,崇尚簡潔、明確。這是消費者詳盡快有效地獲得信息的要求,也是廣告現(xiàn)代感的具體體現(xiàn),可惜目前有些廣告正缺乏這種意識。一種是把所有要說的話,全部都兜露出來。如左右對聯(lián),上有橫批,下有“門檻”。中間那就更熱鬧了:大標題,小標題,有解說,有訴求······唯恐有一丁點兒空閑之地,仿佛不寫滿就對不起所花的廣告費。另一種是財大氣粗,反正有錢,連篇累牘的“廣告”整版整版地連載不輟,與其說是廣告詞,倒不如說是長篇科技論文。恒美國際廣告有限公司的基恩.倫赫德在北京的一次演講中說:“必須牢記:成功的廣告只有一個要點。”他還指出,廣告策略中的七個致命傷,“第一,目標瑣碎、模糊;第二,冗長的訴求······”看來,那些繁雜、冗長得廣告詞的創(chuàng)作者,還不懂得這條原則。 要醫(yī)治以上三種常見病,首先要端正文風(fēng),這就涉及到一個立足點的問題。誰都知道,廣告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銷售量,那么,就不應(yīng)該立足于廠家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而要立足于消費者需求什么就說什么。只有當消費者理解到對自己是有益的,廣告才能有效,否則徒勞無益。 二、廣告詞病情分析 廣告詞中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其原因也較復(fù)雜,除文風(fēng)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語言知識不足,語言修養(yǎng)不高。廣告詞也是表情達意的,不懂語法修辭的知識和技巧,是難以做得好的。這一點,從下面的病例中可以得到證實。 別字、生造詞 每個漢字都是音與義的統(tǒng)一體,應(yīng)規(guī)范使用。否則往往一字之錯, 謬誤百出,使讀者不可理解,影響宣傳效果。 一則推銷眼鏡的廣告詞,其中有一句話: “······因其昂貴的售價令人可望而不可及。” “及”是別字。正確的寫法是“可望而不可即”,“即”是“接近”、“接觸”的意思。這一成語的意思是“只能夠望見而不能夠接近”,若用“及”,便不知所云了。 生造詞,是指漢語詞庫中沒有的,而且只有其本人理解別人無從理解的“詞”,許多是任意縮減所造成的。這種語言現(xiàn)象,嚴重地影響了語言交際的效果,是不可取的。例如: “××商城兒童世界新張酬賓” “新張”大概是由“新開張”縮減而成的,只能猜測,而不能確定,因為漢語詞匯中沒有這一成員。 這類毛病,其實不難克服。只要抱著對消費者和自己負責(zé)的態(tài)度,手頭準備一部詞典之類的工具書,遇到不清楚的字,隨手查一下,就不至于寫錯別字了。若是真的從表達的需要出發(fā),一準確、清晰為準繩,多用些字詞,也無繁冗之嫌。古人說“辭達而已矣”,表情達意清晰、準確就行了,何必非要生編硬造些別人不懂的“詞”來,造成茍簡的弊病呢? 語句不通 造成語句不通的原因很多,用詞不當,搭配不當,結(jié)構(gòu)混亂等是 常見的。語句不通,表意也難以清晰、明確。 濕毒清膠囊的廣告寫到: “主治 皮膚瘙癢 養(yǎng)血潤燥 化濕解毒 祛風(fēng)止癢” 動詞謂語“治”所涉及的對象有四個,但除“皮膚瘙癢”之外,在意義上與其余三個都無法搭配。實際上后三項,不過是濕毒清膠囊的功能而已。如果說該膠囊主治××××,具有······之功能,語意就清晰、明白了。 表意不清 廣告詞中有些語句,表意模棱兩可,使消費者無所適從。這樣的 語言是不能準確有效地傳遞信息的,至于促銷作用,就更提不到了。 表意不清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下面分別舉例談一談。 (1)詞語誤用造成表意不清 詞不達意,主要是對所用詞語的意義,沒有完全弄清楚,盲目使用所致。我們知道,詞語都有自己的意義和色彩,搭配對象和使用范圍,一般是不能變更的。而有的廣告詞卻不顧這些,在還沒有搞清某些詞語的意義和特性的情況下,便“隨心所欲”起來。某電器公司推出一條服務(wù)廣告: “×××空調(diào)服務(wù)一貫實行來電、來信預(yù)約,預(yù)約后準時上門服務(wù)。預(yù)約后如不能當天前來服務(wù)的,我們將付您50元誤約費(每天)” 顯然“前來”用錯了。常識告訴我們,向著說話這方向運動,用“來”表示動作的趨向;離開說話方向運動,用“去”表示動作趨向。如說“請來我家談?wù)劇薄ⅰ拔胰ツ隳莾汉眯保较虿煌皝怼薄叭ァ庇袆e。此廣告創(chuàng)作者沒搞清這一點,就說“如不當天前來服務(wù)的”就如何如何,到底誰為誰服務(wù)、誰為誰誤約金?一塌糊涂。這里若換成“前去”,就清晰明確了。一字之錯,全篇混亂。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相關(guān)論文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如發(fā)現(xiàn)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ǎng)(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wǎng)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