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曾經深刻指出,思想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生活本身所產生的。作為科學思想體系的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決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厚的客觀基礎和主觀條件的,是具有歷史必然性的。江澤民所作的十四大報告在系統闡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后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并借鑒其他國家社會主義興衰成敗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 繼承和發展,是全黨全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可珍貴的精神財富。鄧小平同志是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市計師。他尊重實踐,尊重群眾,時刻關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眾的經驗和創造,敏銳地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和契機,既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表現出了開辟社會主義建設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氣和開拓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的巨大理論勇氣,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做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這段論述全面地說明了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歷史基礎、現實根據、思想淵源等客觀條件以及主觀條件,深刻地提示了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歷史必然性。
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
任何一個偉大思想體系的產生,都有著特定的時代背景,都反映著時代精神的精華。馬克思在其名著《哲學的貧困》中有句名言:"每個原理都有其出現的世紀。"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得出如下結論:"每一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 不同的時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不同的內容。"與任何一個偉大的思想體系的產生一樣,鄧小平理論的形成了有著自己特定的時代背景。當世界歷史發展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列寧分析了國際形勢變化的特點,指出世界進入了"帝國主義時代",并提出了兩個十分重要的觀點,一是帝國主義就是戰爭,十是戰爭必然引起革命。那個時代的世界主師或基本特征是戰爭與革命。十戰以后,特別是80年代以來,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世界進入了一個不同于戰爭與革命時期的新的歷史時期,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具體表現在:一戰后40多年,西文國家之間無戰爭,世界范圍內保持出相對和平;二是戰后形成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大力是長期競爭共處,在世界范圍內不存在無產階級直接革命的形勢;三是國際競爭的重點日益人軍事轉向科技經濟領域,競爭越來越激烈;四是維護世界和平謀求經濟發展成為世界主潮流。在這種歷史條件下,世界范圍內的眾多矛盾,陽圍繞著和平與發展這個主題展開的。鄧小平正是從這種世界格局的變化出發,以求實的科學態度,對當代世界的矛盾和問題做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的著名論斷,認為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不開中國。鄧小平正是以此為立論的基礎,以這種時代眼光和世界歷史眼光思考中國和世界的關系以及中國的發展思路,從而形成一系列新的思想觀點。可以說,對世界歷史主題變化的深刻把握和準確判斷是鄧小平理論得以形成的時代根據,也使鄧小平理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歷史基礎:
鄧小平理論既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進行科學總結的成果,也是在總結和借鑒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基礎上創立的。對正把兩方面歷史經驗的總結,是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歷史基礎。中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其他國家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都照求我們:要使社會主義充滿微型機和省略,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牟社會主義。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的頭30年間,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雖然取得過的輝煌的成就,但也發生過嚴懲的曲折,甚至出現過"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嚴重曲折。究其原因,人根本上年,就是并沒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的理論問題。建國以來特別是1956年以后黨和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所的一切積極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為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提供了正面的歷史經驗。過去探索中的錯誤則人把面提供了經驗教訓。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偉大的階級,正如偉大的民族一樣,無論人哪方面學習都不如人自己所犯錯誤的后果中學習來得快。"事實上,糾正毛澤東晚年所犯的錯誤,正是鄧小平理論形成的重要契機。正是在總結中國和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鄧小平提出了改革和開放的問題。他指出,我是主張改革的,不改革就沒有出路,舊的那一套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是不成功的。過去我們搬用別國的模式,結果阻礙了生產力的發揮。又指出,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是一項長期持久的政策。同時他還明確指明,要實現四個現代化,除了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還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他在總結歷史經驗基礎上提出的這些重要思想構成了黨的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相關論文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