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畢業論文的行文 一般來說,畢業論文的構成項目要比交流論文復雜一些,規范化程度也要更高一些。對畢業論文的編寫格式,有關部門曾以國家標準的形式做過規定。中央電大和地方電大還制作了畢業論文的格式模板,對學生畢業論文的構成項目和編寫格式,有專門的要求。對這些規定和要求,論文作者應當了解并依循。 畢業論文的構成是比較復雜的,在此難以一一述及。下面只就幾個與畢業論文的質量評定直接相關的項目,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一)標題 標題是一篇文章的名稱,也是文章內容的標示性語句。論文作者為論文擬定標題,一般 可以著眼于兩個方面,也就是說可以從兩個角度去考慮,這樣,論文的標題也就相應地形成了兩種類型:一種是揭示課題的標題。這類標題所反映的只是文章所要證明的問題,而不涉及作者對問題的看法。論文標題多為揭示課題的標題。這類標題有的只寫問題,不另加其他詞語,如《關中文學與漢代文學》;更為常見的是在標題的前后加有能夠透視文種的詞語,如、《試論中國文學原型系統》,標題以 “……探析””、“……分析”、“……研究”、“論……、“試論……”等形式出現,會使讀者對文章的類型一目了然。 另一種是揭示論點的標題。這類標題直接反映作者對問題的看法,或者說標題就是對文章的內容要點的概括。揭示論點的標題雖然不如揭示課題的標題用得那么普遍,但也應當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標題形式,如《文藝學與文獻學的完美結合》等等。標題以論斷的形式出現,容易吸引讀者。 除了上面兩類單行標題之外,學術論文有時也使用雙行標題。有的雙行標題中的正標題標明論點或與論點有關,副標題著重揭示課題或與課題有關,如《沒有道德目的而有道德影響――評朱光潛早期文藝功利觀》、《欲海里的詩情守望――我讀張欣的都市故事》;也有的雙行標題中的正標題較為籠統,只點明研究范圍,副標題則對之加以限定或加以補充、闡釋,如《意象批評論---從鐘嶸<詩品>談起》等等;還有的論文是以正副標題的形式分別對文章的基本問題及分支問題或基本論點及分支論點加以揭示,即以正標題反映基本問題或基本論點,以副標題反映分支問題或分支論點。關于此類雙行標題,前面在談“文章觀點系統的構成”時已有比較詳細的說明。 論文標題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一是確切。標題要切合文章內容,要能十分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題文一致,題文相副,是標題確切的主要含義; 二是具體。標題要能恰如其分地表明論文的主要內容,而不能過于籠統、空泛,令人不知所云。 三是醒目。標題要力求引人注目,要能吸引讀者,并能使讀者看過之后,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醒目的論文標題,必須具備簡潔、直白這樣兩大特點。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學術論文的標題不同于文學作品的標題,必須避免使用模糊曲折、隱晦難懂的語言形式,也不要刻意雕飾,胡亂堆砌華麗辭藻或故意使用生僻詞語,要寫得平實、直白。實際上,不僅論文的標題應當如此,整個論文的語言都應當做到這一點。 (二)正文 體式規范,結構固定,是實用型文章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學術論文也不例外。在長期的寫作實踐中,各類實用型文章大都形成了慣用的構成格式或稱寫作模式,這些格式或模式往往是先為少數人所用,但由于它符合人的思維規律,符合寫作的實際需要,便固定下來,并逐漸得到推廣,成為相對定型化的文章結構程序,人們稱之為“寫作基本型”。“寫作基本型”通常會被作為科學的寫作知識加以總結和介紹,有的甚至被國家有關機構或部門以文件的形式加以明確和規定。例如,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就以國家標準的形式對學術論文的格式作了比較詳盡的說明。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說,在各類實用型文章中,學術論文應當算是規范化程度較高的文體之一。 同理工科論文相比,文科論文的結構形式要顯得靈活多變一些,但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如何變化,基本的結構框架還是很難突破的。從文體類型上看,學術論文是議論文的一種,而在議論文的寫作中,作者的思路一般是循著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順序展開的,這一思路外化為文章的結構,就形成了序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議論文的這種結構形式被人們稱為“三段論式”。“三段論式”是對議論文的結構特點的總結,因而也同樣適用于學術論文,而且在學術論文中,每一大部分都有一些比較常見的寫法。 序論 序論又稱前言、引言、引論及緒論等,這是文章的開頭部分。 學術論文的序論部分通常會寫入以下幾項內容: 提出問題。這幾乎是所有的學術論文的序論部分都應包含的一項內容,序論部分的其他內容的表述也往往是圍繞著問題的提出的。 篇幅較長的論文特別是畢業論文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往往還要寫入其他一些內容。譬如,有的論文在提出問題的同時,還要對某些背景材料加以介紹,指明在該項課題研究中,已取得了哪些成果,還存在著哪些尚未得到解決的問題等等。在一般的交流性論文中,這些內容即便要寫,也要盡可能寫得概括、簡略;而在畢業論文和學位論文中,這方面的內容則要寫得詳細一些,甚至有的論文不但有對先行研究的介紹,還有對已有研究成果的評述。 說明選題的緣由。在提出問題的同時,指明選題的背景、意義以及研究目的等,這都是 對選題緣由的明確。 明確觀點,概括對問題的基本看法。有的論文開宗明義,在提出問題的同時,便寫明對問題的基本看法。 闡釋基本概念。文章的基本概念是指構成研究課題和論文的基本觀點的核心概念。為保證論題及論點的確定性、一致性,在序論部分可對基本概念的涵義加以闡釋。 指明研究方法或論證方法。在課題研究中采用了哪些值得注意的研究方法,或者在論文的撰寫中將采用哪些比較獨特的論證方法,都可以在序論中寫明。 嚴格限定課題的范圍。有的問題是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被探討的,論文的序論部分也應對此作出相應的說明,至少要把論文將著重探討問題的哪些方面或不準備涉及哪些方面交待清楚。 提示主要內容。如果論文的篇幅較長,則可以在序論中對本論部分的內容作一個簡要的介紹,或對論證結果加以提示。 除了上述內容,論文的序論部分還可以寫入其他一些內容。例如,駁論式論文通常要在序論中簡單評介對方的主要觀點,這也是此類論文提出問題的一種方式。 以上所例舉的各項內容,在一篇論文的序論中一般不會全部涉及,論文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有所選擇、有所側重地寫好其中某一項或某幾項內容,這也就使得不同的文章會有不同的序論寫法。 不過,寫法雖然可以選擇,要求卻是一致的。無論采用哪種寫法,作為文章開頭的序論部分,都必須符合以下幾項要求: 第一,序論要入題,要能夠觸及文章的中心。論說性文章大都使用開門見山式寫法,在開頭部分就讓讀者了解文章所談的主要問題是什么,文章的基本內容是什么,而不能下筆干言,離題萬里,總是在論題之外繞圈子。 第二,序論要有吸引力,要能夠抓住讀者。在讀者的閱讀選擇中,文章的開頭部分起著重要的作用。學術論文的序論應有實質性內容和易于吸引讀者的詞句,以為讀者的閱讀選擇提供方便,并使讀者對文章產生良好的初始印象,產生讀下去的興趣。 第三,序論要簡潔、有力。從文章構成的一般規律來看,任何文章的開頭部分都要盡可能寫得簡短一些,學術論文也不例外。假如文章的開頭部分過長,其內容就容易顯得冗雜混亂,文章的總體格調也容易顯得沉悶,讀者難以迅速領會要點,更不要說留下深刻印象了。況且序論部分即使再重要,也畢竟不是文章的主體,字數過長,內容過于詳盡、具體,則會宣賓奪主,會使文章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結構失衡的感覺。 本論 本論是論文的主體部分,是集中表述研究成果的部分,對問題的分析,對觀點的論證, 主要就是在這一部分中進行并完成的。一篇論文質量的高低,也主要取決于本論部分寫得如何。 本論部分的內容是由觀點和材料構成的,觀點的排列,涉及到這一部分的結構形式問題;材料的使用,則涉及到一個排列順序的問題,這是安排本論部分的結構所要解決的兩個主要問題。 本論部分篇幅長,容量大,一般不會只有一個層次或一個段落,也不會只包含—個觀點,不同的層次或段落之間有著密切的結構關系,大大小小的觀點也以特定的方式排列著,按照層次或段落之間的關系及觀點的排列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學術論文本論部分的結構形式分為并列式、遞進式和混合式等三種類型。 所謂的并列式結構也叫橫式結構,是指各個小的觀點相提并論,各個層次平行并列,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對問題展開論述,文章呈現出一種齊頭并進式的格局。 所謂的遞進式結構也叫縱式結構或直線式結構,是指由淺入深,一層深于一層地表述內容的結構方式,不同的層次之間呈現出一種層層展開、步步深入的邏輯關系,后一個層次的內容是前一個層次的內容的發展,后一個論點是前一個論點的深化。 所謂的混合式是指將并列式同遞進式混合使用的結構形式。由其內容的復雜性所決定,學術論文的內部結構形式極少是單一的。有的文章的各大層次之間具有并列關系,而各大層次內部的段落之間卻具有遞進關系,或者在彼此之間具有遞進關系的大的層次的內部,包含著具有并列關系的段落,并列中有遞進,遞進中有并列;也有的文章的各大層次之間所具有的結構關系就不是單一的,并列與遞進兩種結構關系分別存在于本論部分的不同層次及論點之間。 本論部分是全篇論文的重心之所在,作者應在這一部分的寫作中,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本論部分的結構安排,是整個文章結構安排的重點。內容充實、具體,分析深入、有力,是論文的本論部分所應具備的特點,寫作時要注意把這些特點體現出來。 為防止由于字數和內容較多而使本論部分條理不清,人們常在這—部分的各個層次之前加上一些外在的標志。這些用以區分論文層次的外在標志主要有序碼、小標題及序碼加小標題、空行等。畢業論文的篇幅相對較長,所以一般要在大的層次之前加上序碼、小標題之類的標志,否則,文字連成一片,讀起來會覺得吃力,寫起來也會感到困難。 3.結論 結論是一篇論文的收束部分,通常寫入以下幾項內容: 提出論證結果。在這個部分中,作者可對全篇文章所論證的問題及論證內容作一個歸納,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總體性看法、總結性意見。論證結果要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而不能牽強附會,使其缺乏合理性。 指明進一步研究的方向。在論文的結論部分,作者常常不僅概括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且還指出在該項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指明還有哪些方面的問題值得人們繼續研究。對課題研究前景的展望,既是對當前研究的總結,也可以為他人的研究選題提供線索,或為自己的發展性研究埋下一個伏筆。 上述兩個方面的內容是常見于學術論文的結論部分的內容,其中,“提出論證結果”更是結論部分大都會寫的一項基本內容。此外,根據實際情況,還可以在這—部分寫入其他一些內容。例如,如果論文所反映的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作者可能要在最后寫明對研究成果的推廣與應用的期望,或對此提出一些具體的建議。如果論文所反映的研究成果是帶有一定的突破性的,或其意義及影響是不易為讀者所了解的,作者則有必要在結論部分對取得這一研究成果的意義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作一個實事求是的說明和估測。一篇論文的結論部分既可以同時具備上述幾項內容,也可以只寫論證結果,或在簡單歸納論證結果的同時,把另外某一項內容作為主要內容來寫。 結論部分在一篇論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人們拿過一篇文章,為了判定有無系統閱讀的必要,除了看摘要、參考獻目錄和開頭部分之外,再就是看結論部分了。從這個角度來說,結論雖是文章正文的最后一個部分,但卻往往是讀者較早接觸的一個部分。結論部分寫得如何,也會直接影響讀者的閱讀選擇。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結論部分在文章正文的最后,讀者通讀全文,最終讀及的內容也是這一部分,因此,讀者對文章的印象如何,同結論部分寫得如何有著很大的關系。 結論是一篇論文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要把結論部分寫好,必須避免兩種情況:一是草率收篇,二是畫蛇添足,前者是不當“止”卻“止”,后者則是當“止”而不“止”。從積極的方面來說,完成論文的結論部分,主要應當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要使結論部分真正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結論應是文章內容的歸結,是文章自然展開、推進的結果。在這一部分中,一般不要提出新的論點或新的材料。 第二,要把結論部分寫得簡潔、有力。從文章的構成規律來看,同開頭部分一樣,結尾部分也應盡可能寫得簡短一些。如果論文的結論部分過于冗長、拖沓,就不僅無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會淹沒中心,會使讀者不知文章的內容重心之所在;反過來,如果結論部分能夠做到言簡意賅,則不僅會在讀者頭腦中印入一個清晰、完整的意象,還會加深讀者對文章的印象。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3/4/4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論文格式要求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