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議 上市公司違背會計政策,濫用盈余管理已造成會計信息的嚴重失真,使會計報表上反映的企業業績同企業經營實際脫節,給投資者,債權人的投資造成誤導,也給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和宏觀調控帶來不利的影響,盈余管理既損害了會計生命力所在——有用性,對會計職業和上市公司本身的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也造成不利,因此: (1)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形成盈余管理的內部約束機制 (2)強化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監督 (3)推行監管政策的市場化改革減少誘發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 (4)提高市場參與者的素質,增強識別盈余管理的能力 六、結束語 總的來看,在短短的數年中,我國的盈余管理實證研究已取得明顯的進步,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上述實證研究成果已經促使監管部門不斷修改公司上市、退市以及配股的監管政策。通過上述回顧,我們得到的一個啟示是盈余管理仍然是一個前景廣闊的學術研究領域。在模型的應用上,我國許多研究應用的是分布檢測法,而不是國外長期發展起來并大量使用的應計利潤分離法。在研究領域上,我國學者研究最多的是對公司回避監管的動機。隨著中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公司盈余管理的其他動機同樣也值得關注。 參考文獻 1、朱小平、徐泓:《初級會計學》,北京師范大學網絡教育教學用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4版。 2、沈藝鋒:《公司控制權市場理論的現代演變》,《中國經濟問題》2000(2) 3、于東智:《董事會行為、治理效力于公司績效》,《管理世界》2000(2) 4、佟偉:《公司控制權配置與國企改革》,《經濟縱橫》2007(1)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2/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