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2927 論文字數:11526,頁數:07
試論新詩的現代漢語言藝術本性 [摘 要]:本文縱觀中國新詩的誕生與八十多年來幾次大的轉變中,勘察現代漢語藝術建構的境遇。文章認為,新詩發展的成果,主要表現在現代隱喻結構的形成——詩意語言對靈魂和生命的家園的抵達;而對新詩體形式的一再誤讀,則釀成了新詩的缺憾。新詩現代漢語言藝術的成熟,必將由新的詩人去實踐和收獲。 本文運用“漢語詩歌”的概念,旨在切入百年來中國新詩發展的基本規律,追尋新詩的現代漢語言藝術本性。[關鍵詞]關鍵詞試論 新詩 漢語言 藝術 一、新詩實現的原因19世紀西方科學文化的迅速興起,構成對中國古老文化的嚴峻挑戰,“詩國”便漸漸有了閉關自守的頑固堡壘的意味。中國詩壇的先覺們走出國門,睜開眼睛看世界,引起了對“詩國”的反省,“別求新聲于異邦”(魯迅)。然而能否在漢語詩歌的基礎上實行變革?則成了現代詩壇的焦點。“詩界革命”雖未促成新詩的誕生,但梁啟超、黃遵憲等并不割斷與詩國傳統的聯系論詩,還是可取的。新詩作為“五四”詩體解放的產兒,是背叛傳統漢語詩歌的“逆子”。“五四”先驅出于要改變幾千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詩國”面貌的良好愿望。便采用了“推倒”的簡單化的方式。胡適所說“詩國革命何自始,要須作詩如作文”,表明了這種“革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