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2959 論文字數:5757,頁數:06
淺談初中思政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摘要]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明確指出:“教師務必啟發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我認為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學”共同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外因)必須通過“學”(內因)起作用。換句話說,就是教學效果的好壞,決定的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學生不主動地去學,單憑老師硬灌是不行的。所以“教學”必須把教師的認真講解與學生的積極思維結合起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關鍵詞] 思政教學 教師主導 學生主體 一、“主導作用”與“主體作用”在教學中的意義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要形式。深化教學改革,構建主體型教學模式,倡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必然要求對課堂教學進行深入的反思和革新。“要以學生為主體”早為大家耳熟能詳,但我們的課堂上卻常常還是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中心,教學方法的“灌輸式”仍是大行其道,學生被動應付,沒有自主的思考與探究、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意見的時間和空間,課堂氣氛沉悶,學生主動求知的積極性受到壓抑,創造性思維活動受到限制,學習樂趣全無,課業負擔過重,久而久之,對學生的人格發展也將會受到極大影響。因此,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切實落實學生主體作用的課堂教學具有多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其有利于教師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的學習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