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2577 論文字數:7784,頁數:05
論漢樂府的現實主義特征
[摘 要]漢樂府詩歌中精華是民歌。其“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上承《詩經》的“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是《詩經》現實主義精神發揚光大。它們關注現實,深刻反映了當時漢代社會的各種社會現象,揭露了統治階級的奢侈、丑惡和對人民壓迫的兇殘,同時也表達了人民對封建社會的反抗精神和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生活的愿望。另一方面,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直接影響了后代的詩歌史。“建安文學”,唐的“新題樂府”、“新樂府運動”正是繼承了漢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所以,漢樂府民歌在中國詩歌史現實主義傳統中占據了舉足輕重作用。[關鍵詞]漢樂府民歌 社會現實 現實主義 一、漢樂府的現實主義特征 余冠英先生曾說:“中國文學的現實主義精神雖然早就表現在《詩經》,但是發展成為一個延續不斷的,更豐富,更有力的現實主義傳統,卻不能不歸功于漢樂府。” (選自《樂府詩選·序》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漢樂府詩最有價值的應是民間歌辭。它是從民間各地收集來的,是當時的人民大眾的生活、思想、感情的反映。漢樂府民歌深刻揭示了各種社會現象,反映了社會現實。在漢代初期,統治階級為了要恢復社會生產力以緩和階級矛盾,采取“與民休息”的政策,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