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2518 論文字數:9539,頁數:07
試論愛瑪的悲劇及其社會根源 [摘 要]:如何定位《包法利夫人》的悲劇性?追尋愛瑪的心路歷程,我們發現這不是愛瑪個人道德的墮落,正相反,愛瑪的人生態度是值得肯定的。愛瑪就像暗夜劃過天空的一顆流星,她的燃燒不僅顯示了自身的存在意義,也讓人們感受到夜的黑暗。福樓拜正是通過愛瑪對人生的追求來凸顯時代的病癥。包括查理·包法利在內的男人們的人生方式所存在的問題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和時代的影響之下形成的,它們對愛瑪的擠壓,造成愛瑪的人生追求的破滅,這才是作品的悲劇性的實質。[關鍵詞]:悲劇性 人生方式 現代文明
《包法利夫人》[1]無疑是一曲悲劇,但我們一直認為是愛瑪人生追求的迷失造成了這曲悲劇,是修道院的教育,是上流社會的墮落與放浪,是罪惡時代的風尚影響到愛瑪,使她走上墮落與放浪的不歸路。由于時代歷史等原因,人們只習慣于從政治、道德層面思考這一問題。從某種意義看,對待女性心靈的剖視,是作家對生命的體驗并由此折射時代風云,而不是政治歷史或思想意識的簡單闡釋。藝術家所尋求的,不僅止于現象的本身,更在它變動的過程,或者前后微妙的關聯。和真正的道德一樣,真正的藝術建筑在繼續的人性,建筑在普遍的生命之流。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