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2478 論文字數:7160,頁數:05
廢墟與重建——淺論余秋雨悲情文化散文的意蘊[內容提要]: 本文從余秋雨的悲情文化散文出發,以其悲情文化散文內蘊的兩重性——廢墟與重建作為支點,分析了余秋雨對人類文明墮落的哀傷、對人們文化意識淡漠的深深憂患、對知識分子命運與責任的思索,以及其悲情文化散文的思想內涵與現實意義,具體闡述了他散文中廢墟與重建的二重結構的思想表達方式。 [關鍵詞]:廢墟 重建 多維性 悲情文化散文
余秋雨以他的散文創作而聞名于世,其中又以文化散文居多,特別是他早期的作品《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筆記》等都是這一類的代表作。在悲情文化散文里作者以時而輕松的、時而沉重的筆調,在對人類文明的舊址或廢墟的憑吊中,表達了對人類文明墮落的哀傷、對人們文化意識淡漠的深深憂患、對知識分子命運與責任的思索。貫穿其行文的內在線索是文化,其思維的觸發點則是人類文明或文化的廢墟,而一切探索的終極點都歸結于廢墟的重建。于是廢墟與重建的二重結構構成了余秋雨悲情文化散文的內蘊兩重性。余秋雨通過站在廢墟上對過去的歷史情節的再現與再懷念,從而表達對人類文化中自然或人為的廢墟的重新思考與領悟,并以獨特的視角給在人類有文化中行走的人們以深刻的啟迪,從而達到“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既定創作目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