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2477 論文字數:8391,頁數:07
描摹人生百態,深刻體味人性——梁實秋散文創作的主要內容 [摘要] 梁實秋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明白無誤的提出人性論觀點的文藝家。在此之前,“五四”時期的周作人曾提出過“人的文學”的主張,他在《新文學的要求》中也曾指出“人的文學”“是人性的,不是獸性的,也不是神性的”文學。但是在創作實踐中并未充分地體現出來。我認為在現代文學史上真正以人性為內容的創作,當數梁實秋的作品。他的散文是以人性為基本內容、以小品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學者型散文。梁實秋的散文創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世相百態的描摹、對故鄉家園的追憶、對親朋故舊的懷念. [關鍵詞] 人性 鄉愁 親情 一、對人生百態的精確描寫,對人性的深刻體味 梁實秋的散文是在中年時期,“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以后,對人性有了深刻的體味,逐漸成熟起來的。年輕的梁實秋留美回國后,試圖在振興國家,尤其是在思想文化界有所作為。他倡導歐美式的民主、自由,并企圖用白璧德的新人文主義來糾正“五四”以來新文學運動的浪漫主義“偏頗”。他提倡人性論,反對把文學當成階級斗爭的工具。以上種種既受到左派文藝家的嘲諷、批判,又未受到國民黨當政者的認同和青睞。國民黨反動統治者既要利用這一批留學歐美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裝演門面,又不打算真正采納他們的意見,實行歐美資本主義社會的民主、自由,梁實秋們的言論稍有過激,還會受到國民黨統治者的打擊、追究。這使梁實秋很感失望。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