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1932 論文字數:7241,頁數:05
從《詩經》農事詩看當時社會的生產狀況 [摘要] 本文通過《詩經》所提供的有關資料,從生產力、生產關系等方面對我國當時社會的生產和經濟進行分析,進而探求西周的社會性質:由奴隸制走向封建制的過渡時期,是一個貴族領主制社會。[關鍵詞]《詩經》;農事詩;生產力;生產關系;西周社會性質
《詩經》作為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無疑是我國乃至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自它問世以來,不少專家學者對它進行了深入的多方位的研究,學術成就累累。然而作為一部產生于中國古代文明發祥期的文化典籍,卻很少有從農業角度給它以應有的關注。有鑒于此,本人試圖以《詩經》中有關勞動生產的資料為切入點,以剖析西周社會時期的經濟生產,進而探求我國農業文明的發展根源及當時的社會性質。《詩經》的時代正是我國古代社會性質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在此時,其農業生產怎樣?從《詩經》中的一些描寫來看,當時農業生產有顯著的發展,農業屢獲豐收。如《周頌·豐年》篇即說:“豐年多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