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1754 論文字數:6258,頁數:05
有教無類----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摘要】“有教無類”是孔子提出的。在孔子以前的殷周時代,教育由官府掌管,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入官學。孔子在我國歷史上首創(chuàng)私學,只要奉上一定數量的學費,都可被接納并給以教育。“有教無類”即是凡有求教于我的,不分貧、富、貴、賤、賢、愚等,我都教育。這一教育平等的理念,對我國及人類教育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當前我國教育制度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鑒于此,黨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學有所教”的政策指向就是讓每一個適學個體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這一提法,與孔子提倡的“有教無類”的教育觀十分相似。雖然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 帶有小國寡民的理想化觀念,但是其背后所包含的價值理念卻具有超越時代的意義。那么,“有教無類”到底包含什么價值理念呢?本文就此作簡要探討。【關鍵詞】有教無類 孔子 素質教育 教育制度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fā)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