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服務貿易市場的迅速拓展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浙江大力發展國際服務貿易,擴大服務出口,提供了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和難得機遇。隨著省內經濟實力迅速壯大,浙江省已經具備了加速發展國際服務貿易的基礎和條件。雖然浙江服務貿易的發展較快,但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陷,并表現出明顯的滯后性,而且與服務貿易高度發展的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也存在著較大差距。 浙江省服務貿易發展優勢分析 從生產要素看,浙江基本生產要素資源豐富,如地理環境優越、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等。 從需求要素看,浙江服務需求潛力巨大。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大多數居民在已經解決了基本吃、穿、用的基礎上,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大大提高,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對包括旅游在內的體閑服務、信息、教育、房地產、電信、金融、保險等行業的服務需求逐步增加,今后還將進一步提高。 從相關產業的支持來看,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為加快發展國際服務貿易提供了產業支撐。 國際產業發展趨勢表明,隨著制造業中間投入中對服務投入的大量增加,服務業和制造業的 關系正在變得越來越密切,制造業發展不僅需要加快發展研發、金融、保險和商務服務等生產 性服務業,還需要加快發育中間投入的大量新興服務業,如計算機和相關服務業、專業服務業、 營銷服務業、技術服務業、租賃服務業、員工服務業和經營服務業等。浙江重視服務業與制造業 同步建設,同步發展,同步擴散,共同繁榮正是順應了這種趨勢。另一方面,制造業的對外發展 與轉移,也帶動了服務業的對外發展與擴散。這幾年隨著浙江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為擴 大服務業的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浙江企業歷年對外投資項目中,服務貿易項目占到了70%以 上。 從政府的輔助作用看,浙江在改革開放以來,依靠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改革的先發優勢及民間活躍的制度創新,形成了以私營經濟、專業市場和塊狀經濟為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在服務業發展過程中,政府增加教育、科技的投入, 重視培育和創造生產要素。 2 浙江省服務貿易存在問題 浙江省服務貿易盡管發展很快,但從總體上看仍處在發展初期,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縱觀浙江服務貿易的發展狀況,具有如下特征: 2.1 服務業發展比較落后,國際市場占有率低 浙江國際服務貿易總體上仍處于發展初期,整體規模小,出口總量少,在國民經濟中比重低,對經濟發展帶動作用弱,國際競爭力不強,嚴重滯后于國際貨物貿易發展,與浙江經濟發展實力和在全國貿易中的地位很不相稱。2004年,浙江國際服務貿易出口僅相當于全省貨物貿易出口的4.6%,不到國際平均水平的1/5。我國服務貿易占國際市場的份額較低,2003年服務貿易出口世界排名第12位,國際市場占有率只有23.15%,浙江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就更低了,2000年達到最高值,也只有0.32%。即便是從國內來講,浙江服務貿易出口額占全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的比重也只有0. 5%—0.2%之間,與浙江貨物貿易出口額占全國的比重是無法比擬的。 表1 1998 -2003浙江服務貿易出口的國際市場占有率 世界服務貿易出口額(億美元) 中國服務貿易出口額(億美元) 浙江服務貿易出口額(億美元) 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占有率% 浙江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占有率% 浙江服務貿易的出口額占全國出口額的比重% 1998 1275 279.18 1.6147 21.90 0.13 0.578 1999 1320 245.83 1.8723 18.62 0.14 0.762 2000 1290 240.60 4.1726 18.65 0.32 1.734 2001 — 237.80 5.0221 — — 2.111 2002 1415 304.30 2.9451 21.51 0.21 0.97 2003 1440 333.35 3.6835 23.15 0.26 1.10 資料來源: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4》計算整理 2.2 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上升比較快 但波動幅度較大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迅速擴大,浙江國際服務貿易也從起步期進入加快發展期。2000-2004年5年中,浙江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從7.9億美元增加到43.7億美元,增長5.5倍,高于同期貨物進出口增長的3.4倍,其中服務貿易出口從2.9億美元增加到26.7億美元,增長9倍多,年均遞增55.9%,大大高于同期浙江貨物出口26.2%的增長速度。雖然總額上升較快,但波動幅度較大,波動不穩定。浙江省國際服務貿易在1996、1997年為逆差,1998年開始轉為順差且貿易逆差不斷擴大,1999年順差額進一步擴大,為15,266萬美元,但此后又出現逆差,2004年再次出現貿易順差,且在此以后,仍繼續出現逆差并不斷擴大。 2.3 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不合理 在浙江省服務貿易出口的行業結構,出口依然以勞動密集型為主,所占份額較大的是其他商業服務和運輸服務,旅游、建筑安裝和工程承包也占較大比例,總體上旅游和運輸相加占總出口的近30%,說明以上行業是浙江服務貿易出口的強項而世界貿易量最大的金融與保險服務、計算機與信息服務、通訊郵電服務、咨詢服務、技術密集型的服務出口,我省連3%的比重都不到這說明我省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不甚合理,服務的科技含量低,占優勢行業多為勞動密集烈和資源稟賦優勢部門,高附加值服務行業落后。 2.4 服務貿易法律法規不健全,管理落后 部分行業存在壟斷經營,經營秩序不夠規范,服務貿易管理滯后,發展導向不夠明確,政府間沒有形成相應的支持政策,而同時國家關于服務貿易法律法規也不健全。目前,我國對國際服務貿易的管理和協調主要由中央相關部委負責,但對應于《服務貿易總協定》的要求,這種管理體制是存在許多缺陷的,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務業國際貿易政策和規章方面的差別性,服務業各有關職能部門職責不明確,容易造成行業壟斷等。此外,我國對服務業的定義、統計范疇,以及劃分標準與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及國際慣例不一致,所有這些,都間接阻礙浙江國際服務貿易發展。 3 對浙江省服務貿易現狀的原因分析 造成浙江服務貿易的這些局面的原因是多種的,根據波特理論,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是:浙江是一個高素質人才短缺、教育發展滯后、勞動生產率較低的省份。高等要素包括現代化的電訊網絡、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機構和領先學科等,對計算機、通信、金融等國際服務的提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20世紀90年代以來,電訊網絡、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機構等高等要素的供給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總體競爭力還較弱。從長期看,基本生產要素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而高等生產要素的作用卻越來越重要,高等要素的貧乏將成為制約浙江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發展的瓶頸。 其次,這跟浙江服務貿易管理滯后,相關產業支持不力也有直接的關系.服務業是由許多相關行業組成的產業群,國際服務貿易涉及的行業范圍極廣,國際社會要求一國對其國內的服務業進行整體協調和管理目前,但我省對外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存在許多缺陷,服務業多頭管理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許多部門經營機制僵化,部分行業壟斷經營突出,而且由于傳統體制的束縛,浙江服務業條塊分割仍局部存在,相關產業間合作不夠緊密,行業內惡性競爭較為普遍,企業密集和信息環境質量低劣,缺乏協同作戰的意識。 最后,這同時由浙江體制優勢缺失造成。浙江省先行發育的市場經濟是一種與下業化初期相適應的初級市場經濟,其主要特點是以傳統中小企業為微觀基礎,市場組織化程度低,傳統商品市場和交易方式較為發達,生產要素市場發育不完善,政府經濟調控作用較弱。到了工業化中期和后期,這種初級市場經濟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經濟部門發展的需要,尤其是要求政府具有較強的調控能力,對科技、知識、信息的依賴性強的現代服務貿易發展的需要。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相關論文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