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工商管理論文

    試論現代企業中循環經濟的運用(二)

    本論文在工商管理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鋼鐵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潛力優勢,首先,廢鋼鐵存量大,易于回收,廢鋼鐵可以 回收利用,而且更具經濟效益。用廢鋼鐵代替鐵礦石煉鋼可以節約更多的能源,所需要 的能量僅為鐵礦石煉鋼的1/3左右的能耗。越鋼可以節約更多資源,1噸廢鋼可以練出 860斤鋼鐵,節約礦石3.6噸,廢鋼鐵的回收利用坯可以減少88%的大氣污染,減少79 %水污染,耗水量可以減少42%,同時可以減少企業96外釆礦產生的廢氣污染物。其 次,廢水廢氣廢渣可循環利用,鋼鐵煉鋼產生的廢氣可議回收利用,如高爐煤氣可用于 發電,生活生產用。盡管淡水的消耗量很大,但是絕大多數廢水都可以處理循環利用, 循環利用率可以達到88%以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對其循環利用,不僅可以解 決環境問題,而且還能節約資源再利用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爐渣可以作為 路基材料,建筑材料,水泥的生產原材料,下游企業生產原材料等等。
    產業基礎實力迅速崛起,市醫機械加工,金屬冶煉,建材加工,重工業企業發展迅速,工業園醫的建設等,循環經濟試點突出,循環經濟在企業、產業、區域和社會等四 個層面都有所發展,出現一些好的循環經濟發展典型。都為發展循環經濟奠定了基礎。
    產品優勢一企業產品持續保持高質量,產能充分利用,能夠確保對顧客需求的穩定保障。品牌優勢,企業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銷售渠道優勢,企業釆取播種經營戰略,爭取最大的市場輻射區域范圍,目前產品覆蓋除云南省外的西南地醫,除省外的東南亞地區。
    技術創新優勢一企業鼓勵學習,重視技術創新,建立了創新管理體制,擁有控制系 統仿真、壓縮熱能利用等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實現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深冷、氣體壓 縮及自動控制技術的應用,整體裝備水平達到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水平。多專業協調優化,達到系統最優,使多臺各種生產機械連續一次投產成功,體現了較高的技術創新水平。
    (2)越鋼發展循環經濟的劣勢分析(Weakness)
    我國還沒有形成循環經濟制度體系。宏觀經濟調控政策與循環經濟發展之間缺乏一 致性。為了解決經濟發展中的資源短缺和環境問題,中央政府把發展循環經濟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但各級政府和綜合經濟管理部門在相關政策中,仍然沒有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整體政策中的一個環節進行具體化落實。發展循環經濟仍然被邊緣化于主體經濟政策之外,尚沒有形成適合醫域性循環經濟網絡發展需要的經濟機制和政策體系,沒有形成 適合于循環經濟發展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
    在國際產業布局中,我國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在經濟全球化中,很多產業鏈的價值鏈的中、低端遷移到了我國,隨著生產鏈的轉移,主要資源消耗和污染鏈也相 應轉移到我國,導致當前我國生產的資源成本過高,難以為繼,這種趨勢給我國造成高消耗和高污染的嚴重的惡果。
    資源環境問題形勢嚴峻,我市自然資源存量有限,面臨枯竭危險。我區經濟發展面 臨的資源能源制約越來越大。我匠支柱產業仍然是以煤炭、紡織、木材加工、建材加工 等為主的傳統產業,產業整體技術水平低,經濟發展面臨著越來越大的資源能源制約, 隨著我區經濟發展,我區環境質量存在下降趨勢,我區經濟發展還沒有逃出“邊發展、 邊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經濟發展老路。部分工業企業還存在著不符合產業政策、工業區布局不合理的項目和污染物不達標排放等情況。在招商引資時還存在不符 合我市的環境規劃、產業政策、環境容量等情況,環境矛盾還比較突出。
    缺乏符合國情的循環技術支撐體系。發展循環經濟最關鍵的開釆技術、環保產品技術、節能技術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裝備水平不高。技術設備更新慢,生產工藝落后,在 發展循環經濟重要領域的一些關鍵產品還沒有自己的制造技術。
    環境意識不強,消費方式不合理。循環經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而各職能部門的協調和綜合管理能力有待加強,全民參與循環經濟意識不強,表現為公眾和企業的對循環 經濟的概念、必要性和迫切性了解不深,資源意識、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較差。
    (3)越鋼發展循環經濟的機遇分析〔Oppprtunity)
    我國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廣泛開展。從循環經濟這一名詞在中國的提出,到各地方各行業的實踐經驗總結,制定并實施了循環經濟的發展規劃。在地醫層次,已有8個省開 展了生態省建設;在行業層次,全國生態工業試點達到14個;在企業層次,許多企業 積極創建環境友好企業。同時,國家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了大量理論和實踐研究。
    循環經濟制度法規日益完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從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等 方面出臺約束和激勵措施,構建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制度環境。近年,我國又 相繼出臺了《清潔生產促進法》、《節約能源法》-等法律法規。走循環經濟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已經成為我國的重大戰略決策。
    逐漸形成了發展循環經濟的良好社會氛圍。循環經濟作為一個新的理念,有一個逐步認識和深化的過程。近年,國家有關部門、新聞單位加強了對循環經濟概念、思想的 宣傳,為循環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隨著我國科技進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公司的強強聯合,股份投資的加大,聯合重組,公司兼并收購,企業戰略聯盟及公司體制的創新,可以使越鋼獲得規模上的優勢。
    通過企業技術創新,擴大設備生產規模,不僅僅可以加大科研開發,技術投入,資本投入,而且促進生產工藝技術,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進行整體優化,這樣就擴大了市場占有率,加強了對外競爭力,還可以降低單位生產成本。
    市場需求的驅使,伴隨我國經濟發展的機械、汽車、建筑、化工、電子、建材等行業的需求逐漸增大,對鋼鐵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各產業鏈的持續發展,循環經濟的發展 迫在眉睫。
    地理優勢明顯,帶來市場機遇一公司所處位置高速公路交織,交通極其便利,利于公司線型市場布局。
    (4)越鋼發展循環經濟的威脅分析(Threat)
    我國已經成為鋼鐵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也是鐵礦石消費第一大國。占世界人口不到20億的發達國家雖然己經完成工亞化,但仍然消費著全世界60%的能源和50%左右的礦產資源,剩余的占世界人口 80%左右的國家只能消費剩余的50外的資源。而且, 未來15〜20年,擁有14億人口中國的工業化,遠遠超過先期工業化國家大約9億人口 的總和。因此,我國工業化所面臨的資源壓力是前所未有的。2003年,我國GDP增長 9.1%,而能源消耗增長15. 4%,鋼材消費增長26.6%,這樣發展下去是存在很大風險的。2003年鋼材消費2.4億噸,是1990年的2.8倍。如果按照最近幾年鋼鐵的 增長速度發展下去,我國鐵、錳、鉻礦產資源可持續供應的矛盾將日益加劇,原材料供 應、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緊缺、環境污染和運輸負荷等問題將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
    鋼鐵是我國工業化的必選材料,也是最易循環利用的材料。鋼鐵工業是最典型的聯合生產企業,屬于資源、能源密集型產業。鋼鐵生產過程中資源、能源消耗大,各類廢 棄物排放量大。鋼鐵工業的能耗約占全國工業總能耗的11%;排放的廢水和廢氣約占工業總排放量的14%;固體廢棄物約占工業廢棄物總量的16%。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對鋼鐵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長,2004年我國鋼產量已達到217億噸,如此巨大的生產總量,加劇了能源、資源緊張,運輸困難的狀況。可見,我國要在2020年實現翻兩番的目標,不能靠拼資源和能源,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要靠調整產業結構,找準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高科技和低能耗產業;同時也必須走節約資源、能源,走節約高效的道路,建立節約型社會。
    國際公司加快進入國內市場一入世后,隨著國內市場開放度的提高,國外公司將不可避免地涌入國內市場,投資辦廠,就地銷售,其在應用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和龐大的資 金后盾,將使國內鋼鐵行業竟爭更加激烈,企業競爭壓力加大。許多外資企業進駐我國, 國外鋼鐵企業資本雄厚,技術先進,生產工藝更新快,鋼鐵企業面臨高企業營業稅收, 高原材料成本,環境保護稅收,貿易保護等嚴峻挑戰。
    外部市場無序競爭一外部市場秩序混亂,競爭對手為爭奪有限的市場競相殺價銷 售;有的經銷商甚至利用鋼鐵公司品牌已樹立起來的良好市場信譽,做不利于本鋼鐵公司事情,直接損害本鋼鐵公司利益,并構成對鋼鐵公司品牌形象和企業形象的重大侵害。外銷市場渠道可能存在沖突一公司產品10%投入外部市場,為打下公司擴張基礎,目前實行播種經營戰略,戰線較長,隨著公司產品規模擴大、業務結構逐步調整,如果 其它鋼鐵公司外銷產品量達到一定規模,由于渠道沖突,將使產品銷售受到影響,可能會制約公司的進一步發展。
    競爭企業技術創新一公司目前雖然裝備水平、技術水平、工藝等方面處于全國領先 水平,但由于本行業技術更新速度較慢,利潤率較高,同行業可以通過投資等方式獲取通用技術,本鋼鐵公司將可能失去現有技術領先優勢地位。
    通過SWOT得出結論:越鋼在循環經濟的發展道路上,首先要依靠內部優勢 適度擴大規模,學習先進企業的發展經驗,使循環經濟成為企業發展的立足之道。同時 克服劣勢,在技術上進行投資和改造,釆用綠色生產工藝為企業造就良好的內部資源節約環境。改變目前小、散、弱得現狀,將規模效益發展到最大。此外,要認清外部局勢 和發展環境,回避風險抓住機遇,更好地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越鋼釆取了 “控制源頭, 減少生產,安全管理,防止污染,循環使用,消滅廢棄,科研開發,增大效益”等對策, 使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三廢”,余熱余壓,余能的回收利用率達到了國家先進水平, 同時,大力開發市場所需的產品,既節約了資源,又保護了環境,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 益和社會效益。公司應堅持科技興企,提高科學轉化生產力速度依靠技術進步,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加大技術更新改造力度,走循環經濟發展之路,因地 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突出重點,注重實效。要積極開發和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加快高耗能行業和企業的技術改造促進能源資源的合理幵發、節約使用。搞好資源綜合利用,以冶金、煤焦化為主業,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市場競爭力,增強公司發展后 勁,以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牢牢樹立“誠信、依法、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把越鋼做 大做強。越鋼按照循環經濟的思路:一是提供產品;二是發揮資源轉換的再生功能;三是發揮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責任主體的功能。鋼鐵工業要以零排放為目標,建立健全 回收、再生、再利用和處理的完整體系。越鋼集團樹立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以發展循環經濟為理念,在滇東大地上演繹了一部以資源綜合利用提升市場競爭力的美麗傳奇。4.越鋼循環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4.1定資源綜合利用相關政策,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實踐發展循環經濟的道路,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現實選擇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 動實踐。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和推動科學發展的重大舉措,是適應市場需求結構重大變化、順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要使循環經濟理 念根植于企業經營者管理者之內心從而化為發展循環經濟的自覺行動。而越鋼則更加主 動地將循環經濟理念融入到企業戰略方針的研究制定、更加廣泛地將循環經濟措施運用 至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更加深入地將循環經濟理念落實到日常生產管理活動 的具體環節,努力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 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既符合企業當前利益,也決定著其長遠可持 續發展。
    越鋼集團始終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協調統一作為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的 最高原則,以規劃指導和制度建設,使其逐步成為企業管理者的思維方式和企業管理的長效機制,并將其列為系統內企業負責人經營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逐步建立起有利于 循環經濟發展的體制和政策環境。產業政策應強調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以有利于循環經濟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在投資政策和項目選擇上,對投資方向的鼓勵和限制上,向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方向傾斜。
    4.2增加資金投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水平
    開發實用技術,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 力,先進適用的生態循環技術和設備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基礎條件,也是循環經濟理念變為 現實的載體。循環經濟的發展,最終要靠技術進步。研究幵發一批經濟效益好、資源消 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平臺性和共性技術,諸如信息技術、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能量梯 級利用技術、產業鏈延長和鏈接技術、“零”排放技術、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術、生物 催化技術、可回收利用生態材料和回收處理技術、環境監測技術以及網絡運輸技術,以 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術等。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無論在節能、節水、 節約土地、對廢舊物質的回收、再生和循環利用,都需要加大資金和科技投入,提高資 源循環和綜合利用裝備和工藝技術。同時在防止廢物回收、再生和循環利用產生二次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風險,也需要加大投入,提高技術和工藝標準,淘汰落后的技術、 工藝和設備。越鋼集團公司花重金投資新的高爐煉鋼生產設備,淘汰了舊的生產設備; 同時,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煤氣發電機組及污水處理凈化設備;加大可回收利用技術及產業鏈的科研開發,研究出來新型建筑材料及水泥加工設備,以及焦煤生產線, 為發展循環經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4.3不斷推動自主創新是持續豐富循環經濟發展途徑的動力源泉

    云南曲靖越鋼集團有限公司堅持科學發展觀,合理利用現有資源,狠抓技術創新, 實施清潔生產,走出了一條發展循環經濟的好路子,使企業煥發了生機。面對能源緊張 和原輔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市場競爭激烈的態勢,越鋼以“廢物就是資源”為理念,實現 了“三廢”資源化管理,對高爐、電爐、軋鋼生產的煤氣、高爐水渣、含鐵坐泥、工業廢 水等進行分類安置,實行綜合利用。如將髙爐水渣出售給水泥廠制作水泥;將軋鋼產生 的氧化鐵皮、高爐產生的含鐵沉泥用作燒結礦原料;利用回收的高爐煤氣發電。同時,將發電后的蒸汽再用于生產和生活,將煉鐵、煉鋼、軋鋼產生的工業廢水全部回收利用,經過水處理系統后,再送到煉鋼、軋鋼生產線循環利用。華泰新型墻材有限公司狠抓內 部管理,綜合利用粉煤灰、爐渣等工業廢棄物,同時產品廢棄物破碎后充當部分骨料循 環使用,實現資源的再生利用,實現廢氣零排放,為當地的循環經濟發展和節土節能工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目前,企業資源循環利用率達到907。以上,企業工業用水重 復利用率達到95.47%。2010年全集團節電2000萬X界只,節約原油8860噸,節約煤 炭80000噸,節約鐵礦石30000噸,資源重復利用產值約為1.9億元。

    4.4加大以循環經濟為主要內容的機構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越鋼一直致力于調整結構,要加快發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要用循環經濟的理念指導區域發展、產業轉型和老工業基地改造,促進醫域產業布局合理調整。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以“3尺”原則一: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為 核心,以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為支撐,構建資源能源節約、生產管理高效、環境友好的 創新型企業,大幅度減少了污染物排放,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新格 局。加大以循環經濟為主要內容的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的力度。根據醫域的資源條件, 科學地以實現循環經濟目標進行規劃,合理調整集團的產業結構和布局,用循環經濟理 念指導醫域發展、產業轉型和對老工業基地改造;要嚴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 污染項目,淘汰落后技術、工藝和設備;鼓勵發展資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產業和高技 術產業,加快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不斷增強高效利用資源和保護 環境的能力。并從財力上支持重點節能、節水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把遏制盲目投資和 低水平重復建設作為結構調整的重要任務,編制了節油、節煤、節電、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專項規劃,提出發展目標、重點和政策措施,提高領導的工作效率,規范職責范 圍,在推進循環經濟建設過程中應遵循成本原則,避免“政策失靈”。
    4.5加大示范工程建設力度,整體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加大示范試點和典型企業的推動和輻射作用。繼續推進清潔生產示范試點計劃的實 施。開展“清潔生產先進企業”創建活動。越鋼現已形成集生鐵、機焦、洗精煤、水泥、 高強度彩色混凝土空心砌塊、電力產品為一體的綜合型示范企業。企業注重"三廢"循環利用及治理。對髙爐煤氣經重力、旋風和布袋三級除塵凈化后,除其中一部分用于高爐 加熱使用外,剩余煤氣全部用于發電和作為燒結生產的點火源使用,無外排;煤氣經除 塵后收集的除塵器灰,因其富含鉛、鋅物質,全部銷售給鉛鋅生產企業作為其原料使用, 無堆積占用土地及產生二次污染現象;高爐礦渣經剔除其中的含鐵物質后,全部用于本企業的配套生產線作為其生產水泥和高強度彩色混凝土空心砌塊的原料。煉鐵生產過程 中的廢水通過廢水循環處理池釆用過濾沉降的方式全部回收處理后實現閉路循環,無外 排。通過先進工藝的注入,為企業持續生產和穩定供給創造了條件,也為產品生產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化開辟了新的途徑。在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上共實現凈增產值1億多 元,并在生鐵、焦炭、水泥、砌塊、發電、精煤生產過程中,充分利用了相互間的"廢棄物"和產品,在本企業內部實現了產品間的轉換升值,產品生產過程未產生二次廢棄 資源;企業"三廢"治理及排放工作達到了環保部門要求,實現了達標排放,并取得相應 資質證書;企業產品生產已實現了循環生產,形成了較強的配套生產能力,使企業增強了競爭力,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4.6廣泛開展循環經濟綜合利用資源的宣傳教育,形成社會氛圍

    越鋼運用各種手段和輿論傳媒加強對循環經濟和節約型社會的宣傳教育,以提高公眾的資源意識、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把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作為重要內容,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大力提倡綠色消費,引導消費者自覺選擇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活方 式和消費方式。如在宣傳教育中發放介紹垃圾處理知識和再生利用常識的小冊子,鼓勵人們積極參與廢舊資源回收和垃圾減量工作。通過開展節能降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宣傳,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各個領域,大力節能、節水、節材、節油。進行清潔生產從 源頭減少污染物產生的宣傳,推進企業不斷釆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釆 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延長產品生命周期等,減少或避免污染物的產生, 實現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預防的轉變。越鋼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干部、企事 業單位和公眾對循環經濟重要性的認識。認真組織好節能宣傳周、節水日、土地日、環境日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節約宣傳培訓活動,增強全社會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環境保 護意識。把“節約資源"與"控制人口,保護環境"并列為蕋本國策,把建設節約型社會的 各項要求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切實加以推進。在規劃、項目審批等各種經濟活動中,堅持先節約、后開源的原則。將節約型社會的內容編入宣傳冊,企業廣告、企 業公關黨委、團委工會等各種群眾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宣傳榜樣作用中去,樹立崇尚適 度物質生活和豐富精神追求的人生觀、價值觀、消費觀。


    5.結論
    發展循環經濟是實施資源戰略,促進永續利用,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重大戰略措施。 我國的資源狀況,一方面人均資源量相對不足,另一方面資源開釆和利用方式粗放、綜 合利用水平低、浪費嚴重。第二,發展循環經濟暈防治污染、保護環境的重要途徑―。發 展循環經濟要求實施清潔生產,這可以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的產生,是保護環境的治本措施。提倡對各種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也大大地減少了固體污染物的排放。第三,發 展循環經濟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和客觀要求,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使企業的競爭能力得到增強,使單位產值能耗和原材料的消耗 成本降低達到國際水平。
    作為還處在中小企業階段的云南曲靖越鋼集團有限公司來說,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 路成為必然選擇。“中小企業在規模、生產工藝上,包括政策上都無法與那些大型國有企業相提并論,只有盡量在自身的每個環節挖掘潛力,充分利用資源,提高自身的綜合 實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發展循環經濟,是中小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越鋼集團公司的必然選擇。
    到2011年,越鋼將建成冶金、煤焦電結合與建材互為依存資源充分利用的三大生產基地。一是年產120萬噸鐵、90萬噸鋼、并配套余熱發電的冶金生產基埤,二是形成年產280萬噸煤焦及附屬產品加工,并配套煤氣發電的煤化工生產基地;三是以合資控股的方式形成年產80萬噸水泥熟料,配套新型墻體材料、礦渣微粉、商品混凝土, 形成年產60萬噸高標號結構水泥的建材生產基地。至2011年底,公司資產將達到18 億元,年銷售收入達38億元,利稅7.5億,職工人數6500人,職工個人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160萬元1年,并爭取優勢突出的一個控股公司上市,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綜 合型企業。
    越鋼堅持高起點、髙質量、高水平,在努力建設產品一流、管理一流、環境一流、 效益一流的現代化大型企業,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精品板材生產基地和自主創新的示范工廠,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標志性工廠的道路上奮勇跋涉,一個自主創新的越鋼,技術先進的越鋼,產品一流的越鋼正向我們走來。越鋼集團樹立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發展循環經濟為理念,在滇東大地上演繹了一部以資源綜合利用提升市場競爭力的美麗傳奇。

    謝辭
    時間如白駒過隙,來不及感嘆,隨著本次論文的完成,也將要劃下完美的句號。本論文設計在郭光耀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業已完成,在臨近畢業之際,我還要借此機會向給予我諸多教誨和幫助的各位老師表示由衷的謝意,感謝他們的辛勤栽培,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老師認真負責, 在他們的悉心幫助和支持下,我能夠很好的掌握和運用專業知識,并在設計中得以體現,順利完成畢業論文。同時,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我還參考了有關的書籍文獻和論文,在這里一并向有關的作者表示謝意。我還要感謝同組的各位同學以及我的各位朋友,在畢業設計的這段時間里,你們給了我很多的啟發,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對 于你們幫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謝!

    參考文獻
    朱競若.我國為什么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N].人民日報,2004,4)
    婁信義.循環經濟與資源綜合利用[J].中國環保產業,2003(4)
    宋殿清.科學發展觀與循環經濟[J].經濟問題探索,2005,(10):110-112
    黃慧籌.循環經濟與價值轉換工程[J].生產力研究,2006(9):11-13
    丁秋.以循環經濟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J].經濟現代化,2006,(9):221-222
    川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J].川化,2006,(1):1-4
    徐志初.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J].天府新論,2005,(6):104-106
    王守安.循環經濟的經濟學解釋[J].理論參考,2005,(8):30-34
    周林洋.循環經濟與企業發展[J].金山企業管理,2006,(4):43-46
    周國梅,任勇,陳燕平.發展循環經濟的國際經驗和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
    美)赫爾曼.E.戴利.超長增長——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組.1999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國務院.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R].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1994
    諸大建,周建亮.循環經濟理論與全面小康社會[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
    吳紹中.循環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J].社會科學,1998(10)
    德)K.施泰尼茨.經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J].國外社會科學,1999(6)
    李健,等.論循環經濟發展及其面臨的問題[J].天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3)
    齊振宏,齊振彪.實現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03(2)
    陸鐘武.關于循環經濟幾個問題的分析研究[J].環境科學研究,2003(5)
    齊建國.中國循環經濟發展的若干理論與實踐探索[J].學習與探索,2005(2)
    陳季華.循環經濟及其發展措施[J].污染防治技術,2006,16
    鋼鐵工業可持續發展制程技術[R].北京:中國鋼鐵工業協,2004,1

    附錄
    鋼鐵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對傳統發展模式的反思,人類發展的概念是向前邁進一大步。隨 著工業革命的進步,傳統的發展模式突出的兩大問題:一是工業生產的擴張和對資源的 大量消耗基礎上的開支,二是工業增長的加速為代價環境。從20世紀70年代,世界 各地的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有關爭論爆發“是停止增長還是繼續發展”的國際討論。 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于1972年通過“人類環境宣言”-,為維護和改進對全人類和子孫 后代的利益環境調用,標志著可持續發展時代的開始。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 委員會向聯合國提交“我們共同的未來”,正式提出了可持續發展和內容,給出概念的經典定義是:“可持續發展是既能滿足當前的需要,而且還做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發展 需要。”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和建議,問題的焦點。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方面人口,人均資源匱乏,經濟和科技水平還 不發達,另一方面,生態環境脆弱,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資源和環 境的制約日益突出。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已成為國務院的共識和行動的人。全國人民在 2006年國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應以科學發展觀指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批準,有效 地進入一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特別是雙軌制經濟和社會發展,強調要加快轉變 增長方式,節約資源和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環境,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牛丨態環境, 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實踐的觀點與鋼鐵業相結合,國際鋼鐵工業協會“2004年世界鋼鐵工業的報告” 中指出:“可持續發展目標,以改善目前和未來幾代人的生活質量。”全球鋼鐵,這意 味著在外面做任何決定時,應注意相互依存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方面的國際鋼鐵工業協 會是致力于愿景是:鋼鐵是被認為是世界的可持續發展下3組的主要基石。為了達― 到這其中,鋼鐵行業需要強有力的財政狀況,在環境、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領先地 位,并持續改進的追求。國際鋼鐵協會理事會還確定了總數一個可持續發展指標1 組,世界鋼鐵業的運行來衡量經濟,環境和社會狀況。哪些指標1至4 即投資流程及 產品,經營利潤率,投資回報率,經濟增加值)來衡量經濟表現指標5至9,鋼鐵行業〔即能源強度,溫室氣體排放,材料利用效率,回收鋼鐵,環境管理體系〕來衡量鋼鐵行業的環保性能,指標10到11 (即,員工培訓,損失工時的工傷率)用來衡量鋼鐵工業,社會責任表現。
    最近,國際鋼鐵工業協會發起的“2005年世界鋼鐵行業報告”。對11個可持續 發展指標和過去兩年中的表現的經濟,環境和社會責任方面的世界鋼鐵行業的相關分析例報告進行審查。由此不難看到在經濟全球化,越來越多的情況,鋼鐵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三個關鍵因素:第一,資源和能源:第二個是環境,三是市場競爭力。頭兩個因素―當然是必要的,否則無法自拔到發展的傳統模式,甶于髙消耗,高污染已被自己消滅。 但第三個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當今的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世界在后臺,公司 的競爭,優勝劣汰供過于求一定會在激烈的競爭中失敗,就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當然,這三者是相互關聯,相輔相成的。正因為如此,世界鋼鐵工業十分重視新產品新技術的投資,投資回報率,經營利潤率,以及其它項目的經濟價值,從而增加改善指標, 以加強他們的競爭力。作為浦項制鐵等,自1992年開始開發FINEX,這是一個創新, 環境友好型鐵技術,已建成并投入了 60噸的示范工廠,年產來說,其資本投資和生產 成本僅相當于85高爐能力,作為新技術的出現,以領先的鐵鐵,在21世紀的鋼鐵工 業,促進可持續發展。另一個例子是汽車用鋼的研究和發展,為新的超輕型鋼的國際鋼 鐵協會委員會,它是一個創新,節能新材料,在歐洲和北美,用E級中型轎車,可提高能源在整個汽車生命周期的效率,能源消費總量可減少50%。這些創新將提高鋼鐵 行業和產品競爭力的成本競爭力,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實現。這些新的經驗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借鑒鋼鐵企業,并從創新學習,大大加強了在經濟全球化,真正進入可持續發展 軌道的競爭力立于不敗之地的基礎。
    鋼鐵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所謂循環經濟。在20世紀70至80年內,世界的可持續 發展的概念提出在同一時間,循環經濟思想萌芽。當時,美國經濟學家的“宇宙飛船理 論”博爾丁認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飛行的飛船,依靠不斷消耗和再生資源有限的生存。 如果不合理開發資源,肆意破壞環境,會導致自我毀滅。后來,人們逐漸放棄“對一個 產品的污染排放量的資源”的線性經濟模式的個別活動的那種,倡導循環閉環反饋模式 “一個可再生資源產品、資源經濟”。尤其是從地方到全球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的技術進步,人力資源和環境問題的深化和發展,理解從末端治理,以控制環境的源頭,把重點放在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的清潔,生產方式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概念,循環經濟,減少再利用,回收等三項原則,為越來越多的人認同的概念,已成為世界鋼鐵業的重要途徑, 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世界主要鋼鐵生產國,鋼鐵工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其經濟和社會發展相結合,是節能,廢物回收,清潔生產,綠色制造,組合,取得了明顯成效。作為&本鋼鐵工業等已 經降低到每620噸的標準煤耗公斤,88%的鋼渣99.8%,粉塵利用率,每年約12輪 胎消耗萬噸,廢舊輪胎的產生量核算廢塑料的12%至溶解約4000萬噸,為塑料產生的廢物的數量占4%外。另一個例子是德國的蒂森克虜伯,602每噸公斤標準煤的能源 消-耗,廢物每噸1.1噸水外排每噸3.2噸的水,每噸鋼0.5量煙塵排放公斤,95%利用 爐渣和粉塵超過70義的利用率。
    1、發達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釆取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經 濟政策德國為了促進垃圾的源削減和回收利用、為垃圾的處理提供資金,釆取了以下經 濟政策:(1)廢物收費政策。德國釆取垃圾收費政策強制居民和生產商增加對廢棄物 的回收和處理投入,為垃圾的治理積累了資金,推動了垃圾的減量化和資源化。⑵生態稅政策。生態稅的引入有利于政府從宏觀上控制市場導向,促使生產商釆用先進的工 藝和技術,通過經濟措施引導生產者的行為,進而達到改進消費模式和調整產業結構的 目的。⑶押金抵押返還政策。德國從2004年10月開始實施對飲料瓶收取押金的規定, 消費者為了要回押金,就不會隨意丟棄瓶。我們應該學習德國的先進經驗,將發展循環 經濟和單個企業或個人的經濟利益直接聯系起來,對使用循環再生資源生產產品、開展 資源節約、廢棄物循環利用的企業和個人環保行為,釆取激勵措施;而對于企業和個人 造成環境污染的行為,通過征稅、罰款等限制的經濟手段予以制裁,迫使企業和個人在 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保護環境。
    2、加大以循環經濟為主要內容的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調整產業結構,減少資源 消耗,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這是發達國家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之一。 例如,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初著手進行的工業結枸調整,其調整目標就是將核心產 業轉向以低能耗、高效益的技術尖端行業。我國現在正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第二產業 產值比重高達49%,而且工業行業中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工業產值不足20乂, 但能耗卻超過工業總用量的60%。因此必須根據資源條件、區域和行業特點,合理調整我國的產業結構和布局,嚴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項,加快淘汰落后 技術、工藝和設備。鼓勵發展資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第三產業和高技術產業。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2/2/2


    相關論文
    上一篇:試談企業人力管理資源及對策 下一篇:試論佘山民強經濟發展公司的發展..
    Tags:現代 企業 循環 經濟 運用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