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與企業文化。……………………………………………………………1 企業核心競爭力。………………………………………………………………………1 企業文化。………………………………………………………………………………1 企業文化在核心競爭力形成過程中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1 二、企業文化是企業第一核心競爭力。………………………………………………………2(一)時代背景。………………………………………………………………………………3 (二)理論背景。………………………………………………………………………………3 (三)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的辯證關系。…………………………………………………4 三、順應時代潮流,提升文化品位,使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第一核心競爭力。……………7 (一)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精神必須順應社會發展,企業文化才能成為企業第一核心競爭力。…………………………………………………………………………………………8 (二)企業文化的形式必須和企業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才能成為企業第一核心競爭力。… ……………………………………………………………………………………………………8 (三)企業文化必須與企業具體管理相結合,才能成為企業第一核心競爭力。…………8 企業文化必須具有鮮明的個性,適應企業的狀況,才能成為企業第一核心競爭力。 ……………………………………………………………………………………………………9 四、努力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應對國際挑戰。………9 努力創造一個有利于企業文化發展的政治、經濟、法律環境和一個公平、公正、誠 信的市場競爭機制。……………………………………………………………………………9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 10 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10 (四)建立學習組織。……………………………………………………………………… 11 參考文獻……………………………………………………………………………………… 14
論企業文化是企業第一核心競爭力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日趨明朗,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加劇,決定企業生存的關鍵點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區別于其它企業的獨特性和優秀性。 眾所周知,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新世紀企業間的競爭已不僅僅表現為產品和技術的競爭,更主要體現在文化力的較量和富有個性的文化魅力的競爭上。文化資源已成為比人、財、物更為重要的資源,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動力源泉。21 世紀的經濟格局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力的較量。因此,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第一核心競爭力。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與企業文化。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長時期形成的,蘊涵于企業內質中的,企業獨具的,支撐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競爭優勢,并使企業長時間在競爭環境中能取得主動的核心能力。它具有獨特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創造性和延展性的特點。因此,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維迎將其形象的描述為:“買不來、偷不去、拆不開、帶不走、溜不掉”。 (二)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企業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并為全體員工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是一個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觀為核心的獨特文化管理模式。 企業作為特定的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其文化具有差異性、不可仿效性、穩定性和繼承性的特點。企業文化的這些特質和特征,具備了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件。 (三)企業文化在核心競爭力形成過程中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 現代人關注企業文化的獨立價值始于 20 世紀 70 到 80 年代日本經濟奇跡般崛起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日本的企業展示出從未有過的競爭優勢,其產品大量沖擊和占領美國曾居于優勢地位的市場領域。二戰后只有“彈丸之地”、資源又貧乏的日本為什么能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從百廢待興的一片廢墟中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人們在驚嘆之際終于發現:企業文化是日本經濟得以神速發展的關鍵。那么,企業文化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過程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又是怎樣起作用的呢? 1、企業文化影響與核心競爭力密切相關的六種因素。 第一,企業文化影響企業的市場觀念和經營行為;第二,企業文化影響顧客的購買心理、行為和習慣;第三,企業文化影響企業中的所有人對事業的態度;第四,企業文化影響企業組織關系和人際關系;第五,企業文化影響企業的資本、經營以及員工對有關相互關系的判斷(如雇傭、勞資、領導和被領導等);第六,企業文化影響企業形象、產品、服務、企業活動等。 2、企業文化對核心競爭力的作用和影響。 ( 1 )企業文化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進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優秀的企業文化向社會大眾展示著企業成功的管理風格、良好的經營狀況和高尚的精神風貌,從而為企業塑造良好的整體形象,樹立信譽,擴大影響,增加企業的親和力和公眾對企業的認知度,提高企業競爭力,使企業獲得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企業發展。 ( 2 )企業文化有助于增強企業的凝聚力,進而提高企業的戰斗力。 優秀的企業文化有助于企業整體價值觀的形成,以及目標追求的一致性,同時也反映出了廣大員工的共同利益和心理愿望,形成了企業內部良好的環境,心順氣順,就會產生強大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一旦體現在工作中,就是無堅不摧的強大戰斗力。 ( 3 )企業文化有助于提高員工的素質,進而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 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實質上就是教育職工、提高職工素質的過程,其力量之大、手段之多、內容之豐富,是其它教育方式所不能比擬的。職工對企業目標、企業精神、核心價值觀等高度民主認同,就會在工作、生活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去實踐、去體現,就會形成較高水準的人生觀、道德觀,正確的思維方式,高尚的審美意識,成為情操高尚的人,成為企業真正的有用之才。 因此,企業文化在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過程起到的作用無可替代,企業文化已成為促進企業經營業績和經濟增長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動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第一核心競爭力。 二、企業文化是企業第一核心競爭力。 隨著經濟、文化一體化趨勢的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已經明顯改變,企業的市場營銷模式也從生產導向、行銷導向向文化發展。企業要在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不僅要具備強勁的產品力和行銷力,更需要文化力的支撐。正如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于光遠所說:“關于發展,三流企業靠生產,二流企業靠營銷,一流企業靠文化”。所以完善企業文化建設,提升企業文化品位,已成為企業市場競爭中必不可少的、甚至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建設企業文化的目的在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企業間的競爭說到底是文化的競爭。企業只有形成具有特色的企業文化才能具有競爭力,因而企業文化是企業第一核心競爭力。本文試圖從時代背景、理論背景及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的辯證關系三方面對此加以論述: (一)時代背景。 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第一核心競爭力有其客觀必然性。 20世紀 50 —— 70 年代,企業競爭主要體現在產品的質量和價格上,產品質量好、價格低廉,企業在市場上就有競爭力。 70—— 80 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商品的供給往往大于需求,商品的質量、款式、功能的趨同現象日益嚴重。企業競爭的焦點主要表現在技術和產品不斷創新,培育知名品牌,以品牌拓展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實施 CIS 戰略,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進入 90 年代后,企業的競爭已經發展到提高顧客滿意度,增加品牌文化內涵,開發人力資源的更高層次的競爭。現在最能體現企業綜合競爭能力的是企業文化。知識經濟的到來,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已經由數量和質量消費型發展到品牌和文化消費型。消費者不再單純的關注商品價格的高低和質量的好壞,而對商品品牌、購物環境、售后服務、心理感受等十分關注。消費者更注重商品核心功能以外的富有文化內涵的附加功能,這就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必然是企業文化的競爭和較量。可以說,誰能建設好獨具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誰就能最終贏得競爭優勢。 (二)理論背景。 管理理論的發展大體經過了古典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理論和現代管理理論三個發展階段。 20世紀初,泰勒創立的科學管理理論把提高效率作為其核心,把員工當作經濟人來管理,讓員工按規范動作進行操作,認為有差別的計件工資制是調動工人積極性和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應該看到,泰勒所處的時代,生活水平不高,機械化水平很低,生產處于勞動密集型狀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對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整個國家的生活水平有著重大的意義。 20世紀 30 年代,以梅奧和馬斯洛為代表的行為科學理論是管理科學的進步,實現了把工人看成社會人的轉變認識到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士氣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只有不斷的滿足員工的不同層次需求才能有效的調動員工積極性。行為科學理論強調對人性的全面關注,重視非正式組織的研究,將人性激發、民主管理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20世紀 40 、 50 年代,亨利·法約爾和哈羅德·孔茨創立了現代管理理論。這一時期,企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員工的人數越來越多,政府對企業干預的政策法規明顯增多,企業使用的技術也越來越先進。面對生產力飛速發展、市場經濟瞬息萬變的狀況,現代管理理論將人視為理性人,強調系統化管理,重視定量分析,將科學、正確、因時因地制宜的管理方法視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20世紀 80 年代后,企業文化理論的發展使管理科學產生了質的飛躍,以松下、 IBM 、微軟等公司為代表的企業管理進入了文化管理時代,它強調共同價值,企業精神,激發人的潛能,創造人才機會。企業文化的發展是管理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利用價值觀念和經營理念進行的管理是更高層次的管理,更能有效的調動員工積極性和挖掘人的潛能,因而使企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哈佛大學的約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科特教授在對包括埃克森、殼牌、杜邦等美國實業界 22 個行業中 9 至 10 家最大的公司進行調查研究后,在《企業文化與企業經營業績》中指出:“無論是對付競爭對手,還是處理企業對內、對外的相互關系,企業文化所形成的競爭力必然產生強有力的經營效果”,“企業文化對企業長期經營業績有著重大的作用。我們發現重視所有管理要素(消費者要素、股東要素、企業員工要素),重視各級管理人員的領導藝術的公司,其經營業績遠遠勝于那些沒有企業文化的公司”。在 11 年的考察中,兩種類型的公司在經營業績上出現了顯著的差異,具體數據如下所示: 表一 兩種類型公司在經營業績上的比較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相關論文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