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中文系文學論文

        寓美育于語文教學中

        本論文在中文系文學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寓美育于語文教學中
         
         美育又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不可缺少、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育對培養人的高尚道德情操,陶冶人的心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人的智力發展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對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重要的意義。我國教育元老蔡元培認為實行美育可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己損人之思念,以漸消詛者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 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心地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愛美、崇尚美、追求美是當代青少年典型的心理傾向,我們的現實生活充滿著美,我們的時代更呼喚美。語文課是時代和生活的濃縮,蘊含豐富的美,它是我國幾千年文化傳統積淀的精華,也精取世界文化之髓,語文課“集各種美的形態之大成,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美的體系。”因此,語文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極為重要的陳地。把握美的特征,激發美的情感,寓美育于語文教學之中,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語文教學“文道統一”的要求,也是增強語文教學魅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是造就全面發展人才的必由之路。《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美育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1986年,國家教委制訂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首次把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列為教學目的任務,1996年5月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規定:“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審美能力。”
         “語文課的美育是有極其豐富內容的,它幾乎包羅一切美的表現。”①美是一種情感娛樂,美感是一種精神享受。語文教學就是以優美的語言和文學作品中的形象來感染學生,以陶冶學生的思想、個性和情操。“教師要充分發掘教材美的因素,文質兼美的教材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美的世界,向學生展示出藝術的,也只有藝術才有那些寶藏。”(贊可夫語)。在滿足學生求知欲望的同時,給學生以更多美的精神享受,充分發掘不同文學樣式的各具獨特的美質,如小說中的形象美、人格美、情節美;散文中的構思美、意境美;議論文中的思維美、邏輯美;詩歌中的意境美、情感美、音韻美;說明文中的情趣美、結構美;戲劇中的沖突美,寓言中的哲理美;童話中的想象美等。另外,還要通過文學反映無產階級光輝的思想美、崇高的理想美、境界美、愛國主義精神美等。真是風采依依,美不勝收。“文藝是依據美的法則而創立的”(馬克思語),是從美的角度去把握現實,無數偉大的文學藝術家所創造的不朽典型,無一不是從美感出發反映現實生活的。語文教材提供美的豐富內容,是美育的資源,是美育的依據,教師憑借教材運用各種教法、教學手段點燃學生心靈美的火花,是美育的橋梁。“春城無處不飛花,一言一語總關情。”只要深入發掘,即使一詞一句,都可捕捉美的形象,抓住各個美感因素進行美感教育。
        教師形象
         美育是美的形象教育,它具有形象可感性。黑格爾說過:“教師是孩子們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可見,教師的自身形象對營造美的教學氛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語文教師要注重自我形象的建立,譬如儀表樸素大方、自然得體;談吐風趣自如;舉止文明端莊;知識廣博,基本功扎實;做人端正,為人師表等,讓人看到你就感受到語文教師所特有的端莊、儀態、氣韻風度,受到美的感染,并移情于語文教學中。其次,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境界中應有意識地“隨機應變”,美化自身的教學形象,烘托出美的教學氛圍。一位教師在教《周總理——    你在哪里》時,換下平時常穿的牛仔服,改穿了一身黑色的西服,打著一條深色領帶,一改平時熱情活潑的神色,換上一副莊重嚴肅的面孔,他一進教室,全體學生的情緒立刻被感染了,教室里鴉雀無聲,氣氛凝重。他在簡述總理生平偉績后,動情地泛讀詩文,悲痛的淚水灑下,教室里一片抽泣之聲。這就是一種很美的教學氛圍,一種悲情之美。這種美的氛圍就是教師個性化的形象營造出來的。另外,教師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以增強語文教學的形象性、可感性和趣味性,使語文成為美的形象,對學生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二、識字教學
         文字是記錄傳遞語言的社會性的書寫符號體系。作為語言符號的漢字,既歷史悠久,又生機勃勃,既形象美麗又蘊含智慧,在識字教學中也蘊含美育因素。中國文字與畫同源,有很強的形象特點,體現嚴整、均衡、對比等美學原則。漢字的形體、結構和點畫都具有極大的審美價值,象形字幾乎就是畫,如日(⊙)等,字趨原形。指事字、會意字等也表現出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力,令人嘆為觀止。如一個人跟著一個人說“從”,三個人就為“眾”;門前是集市當然就“鬧”了。漢字的書寫的過程灌注了人的精神,寫到妙處就有了意境、風骨等意蘊。充分挖掘漢字本身的美學內涵,寓教于美,寓美于教,二者水乳交融,相互促進。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可把識字與寫字結合起來,教學生如何布局,如何運筆,把字寫得工整漂亮,并用順口溜或兒歌概括出字的特點。另外,也要充分揭示字形義美的因素,這樣,學生識字時就不是干巴巴地讀音、記筆順、照本畫葫蘆之類,而是饒有興趣地觀察、模仿,分析每個字的形態結構,慢慢就對漢字的結構、點畫、意境之美有所領悟。同時,學生自己寫字越美,就越從心里喜歡,記憶也就越牢固。在識字教學中潛移默化地進行了美育,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語言教學
         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和社會交往的工具,是傳播知識和經驗的工具,是進行宣傳和教育的工具,語言是向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我們祖國的語言生動優美,它表情達意的準確性與細膩性在世界上是罕見的。藝術語言,可以形成生動的表象和鮮明的形象,以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情感和藝術家、欣賞者的審美感受。藝術語言寓于形象的語言,體現了人們的意識,它具有“詞義性”、 “指物性”,還以其語言變化直接表現人的感情,激起人們的情感共鳴,我國古代文學遺產,諸如先秦的《詩經》、《楚辭》、漢魏《樂府》、唐詩宋詞、元明清的戲劇小說等,它們都是民族優美的語言結晶。把握好教材的語感,是語文教學中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主要通過有表情朗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有表情地、有聲韻地反復吟誦課文,可以使學生深刻感受詞語的優美和其中思想情感,產生共鳴,增進對文藝作品的鑒賞能力。尤其在課文中難以解釋清楚的,通過朗讀加深理解,想象其中情境,并能給學生完整的形象。三國時代董遇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王維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秧。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渲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五孫自河留。”全篇充滿詩情畫意,詩人通過動態、靜態的和諧配置,喧鬧、靜謐的巧妙安排,以及明月、清泉、浣女、漁舟等美好意象交錯連綴,組成一幅恬美的山居秋瞑圖。全詩意趣含蘊,耐人尋味,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才能品嘗詩句的優美,想象詩中形象,進而悟出深藏的意境。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語言是突出的樸實和口語化,文中絕對找不到晦澀怪異的詞句,也極少有形容成分,正是“豪華落盡見真情”。如父親的幾句話,不僅簡潔,甚至樸拙,但卻格外生動傳情。送別上車時,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 “進去吧,里邊沒人”。話語極為簡樸,但表現出父親真摯的“愛子”之情。這些言語只有反復朗讀,仔細品嘗,才能嘗到甘美之味。酈道元的《三峽》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山水散文,作者用“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的優美語言,再現三峽的壯美,它具有明顯的美育內容。教師應使學生在掌握字詞句章知識的同時,領會祖國山川的壯美,從而培養學生審美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我國一向有講究文采、錘字煉句的傳說,如對偶、排比造成整齊之美,長短句相間構成參差之美,整散句交替顯示錯綜之美,平仄相間,抑揚頓挫又展現出音韻和諧之美。品味作品意蘊,體會情趣要咬文嚼字,讀蘇東坡“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只此一“拍”,寫盡大江東去的氣勢和力度。如果不明“拍”字內中蘊藏豐富含義,那么對整個詩的理解深度就不夠。正所謂“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再如“兩出排闥送青來”中的“送”字,“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用字絕妙,意蘊無窮。
         語文教師是語言知識最直接最有效的傳播者,因而其自身的教學語言就必須具有美感,具有磁引,教師可以在導入語、過渡語、小結語、評價語、提問語幾個方面下功夫,以美化教學語言,營造美的教學氛圍。
         四、形象教學
         美育,是以美育人,形象是美的載體,美育中以情感人是通過形象的手段來實現的。不論是美的欣賞和美的創造都離不開形象。朱光潛說:“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于直覺時的特質。”中學語文教材中,文學作品占85%以上,文學課主要是以形象感染學生,以情動人,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講解字詞,分析段意,歸納主題思想,更重要的是講述和分析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意境,教師要善于運用情深感人、聯想豐富、充滿美感的課文,采用“情境教學法”等,創設意境,展示生動感人的形象,使學生受到感染,從而在思想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就具有一種偉大的崇高美,意境優美生動,畫面展現騰挪跳躍,游刃有余。“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多么豪邁奔放的激情。“紅裝素裹,分外妖嬈”色彩明,畫面逼真。“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抒寫了無產階級革命家指點江山、揮灑自如的革命情誼,充滿浪漫主義情調。劉白羽散文代表作《長江之日》,生動細膩地描繪長江風光,尤具三峽之美,語言明麗動人,格調清新流暢,寫景狀物如詩如畫。一幅幅濃淡相宜、動人心魄的風景呈現在眼前,散文取材宏偉,立意深遠,藝術地展現人生征途,與社會前進的規律,溶鑄“激流涌進之美”的意境,抒發了革命戰士的壯懷豪情。又如魯迅小說中的阿Q形象,特別對阿Q“精神勝利法”的描寫,阿Q長癩頭瘡,深感高尚光榮;被人打敗,心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不像樣……”阿Q畫押時惟恐畫不圓,并為自己沒有畫圓而懊惱,但又能想到“孫子才畫得圓的圓圈呢!”從而顯露了阿Q愚昧、麻木的面目,勾畫出“國民“的靈魂,揭示了愚弱、麻木、落后的國民劣根性,這形象具有深廣的社會意義,讀者從這形象中得到美的感受,又了解到當時社會狀況和人們精神狀態。長篇巨著《紅樓夢》,繪聲繪色地刻畫了大觀園里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人物形象的精神面貌,也描繪大觀園優美奇妙的建筑,從而對封建社會上層建筑進行全面抨擊,使讀者從中得到較完整的美的感受。說明文《晉祠》,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去領略歷史文物的藝術美,就必須緊緊抓住寓說明于描寫這一特點,通過對描寫式語句的賞析去感受這些歷史文物的“直覺形象”,產生美感。圣母殿里宋代泥塑圣母像以及四十二個侍女,課文里是這樣寫的:“或梳妝、或灑掃、或奏樂、或歌舞,形態各異,形體豐滿俊俏,面貌清秀圓潤,眼神生動,衣紋流暢……”這段描寫形神兼備,靜中有動,同中有異,栩栩如生,生動逼真地再現了宋代泥塑藝術。教學時引導學生體會這樣的語言特點。語文教材中還有不少具有心靈美的光輝形象,有堅持正道為理想獻身的屈原(《涉江》,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的諸葛亮(《出師表》);有正氣浩然“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指南錄›后序》,還有勇于承擔責任、關懷階級姊妹的人力車夫(《一件小事》);有純潔、質樸、同人民子弟兵心連心的新媳婦(《百合花》)等等。教師在講到這些作品時,要善于從美學因素這一角度,引導學生理解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激發學生的情感與想象,使學生從人物的心靈美中得到陶冶,產生一種愉悅之感,從而培養學生審美的情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五、作文教學
         寫作是一種充滿創造性的心智活動。學生作文是美的發現,是美的創造。許多學生的文章,情真意切,語言流暢自然,構思完整巧妙,耐人尋味,特別是那些精悍的散文、詩歌等更富情感,令人愛不釋手,這都歸功于學生的美的創造之功效。從審美的角度說,指導學生作文關鍵注意四個問題:一是講究形象。文學藝術源于生活,要想寫出好作品,必須有豐富的人生體驗。用藝術的語言形象地描寫現實生活,捕捉再現生活的形象,揭示生活理念,才符合客觀實際,切合大眾口味,為讀者鐘愛。二是有真情實感。文章貴在“真”、 “實”,寫自己的東西,容易抒寫自己真情實感,才情切感人,打動讀者。最好還要寫些自己獨特的理解,古人就強調作文要“發前人所未發”,否則你就會被別人所淹沒所同化,就會失去自己文章的個性。三是善于發現生活中的閃光點。有不少中學生埋怨自己生活太平淡無奇,周圍值得寫的東西太少。羅丹說:“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要發現生活中的閃光點,光用眼睛、耳朵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用‘心’——      用心去感受生活,你將倍感生活的燦爛美麗。”激發學生創新求美的思想意識,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樣,文章才夠豐滿,形象完美,感情真切,吸引眾多的讀者。四是錘煉語言,掌握豐富詞匯,語言要自然、簡潔、流暢、生動、形象,接近大眾化,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文章只有講求形象美、結構美、風格情調美、語言自然美,才能構成一幅幅完美的社會生活畫面,贏得廣大讀者的喜愛。
         六、激發審美情感
         情感,是人對于客觀事實是否符合主觀需要的內心體驗。這種內心體驗的基礎是人們認識改造客觀世界。情感具有很強的內動力,正如梁啟超說:“天下最神圣的莫過于情感。” “用情感激發人,好像磁力吸鐵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能引多大分量的鐵,絲毫容不得躲閃。”情感教育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促使學生實現良好情感體驗的教學,它為師生情感發生強烈的共鳴,得到和諧的交流,創設一個美的氛圍。審美情感是一種“凈化”的情感,它超越狹隘的個人功利性,是審美主體在精神上求得滿足。古代文藝理論家劉勰指出“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探源,雖幽必顯。”②他不僅闡釋了作者的主觀情思要貫穿于作品之中,而且還悟出了情感在審美欣賞中的顯要作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就是要使學生在對于美的對象的直接觀照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在不同的美學范疇中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在教學中,教師在鉆研教材時,要努力發掘語言文字的豐富內涵,要正確把握作者創作感情,再通過繪聲繪色的渲染,使學生眼前仿佛呈現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將學生導入藝術的境界,受到感染和熏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所說“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社會主義思想品質和愛國主義精神。”
         現行語文課文,具有“文質兼美,形神俱佳”的特點,蘊藏大量審美情感因素。文學作品的具體意象滲透著作家的審美理想,如劉白羽的《長江三峽》,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三峽的雄奇景象和沿岸綺麗的風光,作者將自己的審美觀念融入到具體的山光水色之中,西陵峽“雄”,巫峽“秀”,翟塘峽“險”,可以培養學生的不同審美情感。“雄”與“險”蘊含著作者對崇高美的追求,表現了在驚濤駭浪中行進的戰士情懷,可以培養學生無畏搏擊的情感。秀麗的景色,傾注了作家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可以培養學生寧靜、和諧的情感。總之,要引導學生把握審美對象的變化,注意美的范疇的轉換,培養學生豐富的審美情感。《驛路梨花》是一篇富有濃郁詩情畫意的小說。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采用以景入情、審情于景的表達方法,熱情地謳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精神,揭示了雷鋒精神深入人心的社會本質。教學中教師以文中景物描寫入手,創設意境,把學生導入意境中去,使學生受到感染。文章開頭,作者以重彩濃墨描寫故事發生的自然背景,向讀者展示了一幅群山起伏、茫茫蒼色的雄偉畫卷。教師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讀,激發學生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接著,教師指導學生根據題意找出文中描寫梨花美景的精彩片段,再抓住關鍵性語句,充分渲染梨花林的詩一般意境,從視覺、觸覺、感覺多方面地引發學生美的感受。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以抒情的語調朗讀這般文字,這樣,學生就如置身于幽深恬靜的梨花之中,獲得美的享受。文章最后以“驛路梨花處處開”作結,使景、人、情三者達到了和諧統一,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教師著意啟發學生理解詩句的深刻寓意,使學生自然地進入“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藝術境界,受到優美意境的陶冶。詩歌的作用也是首先給人情感的影響。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寫道:“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聲,莫深乎義。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③清人劉開說:“詩者,先王誘天下之人而歸之于善也。”(《論詩說》)別林斯基也說過:“沒有感情,就沒有詩人,也沒有詩歌。”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披文以入情”,力圖把審美情感教育滲透于語言文字的教學之中,誘導學生進入最佳教育境界,獲得思想的美感和情操陶冶。
         七、創設教學情境
         情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它以意蘊、情趣取勝。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教學手段亦不斷更新,不斷完美,美化教學手段是營造美的教學情境的有效途徑之一。如今的教學早已不再是“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根教鞭一杯水”的老式樣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通過各種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再現課文所具有的情境,創設一種師生參與的活躍氛圍,使學生身心投入,得到審美感受。根據具體教材的內容和情景,運用幻燈、錄像、圖片、音響、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千方百計再現教材的內在本質,使之更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憑借想象如臨其境,通過觀察身臨其境,在情與景的交融中獲得知識的長進和美的陶冶。如我們教學《人民大會堂》、《中國石拱橋》等說明文,就可展示彩色圖片或有關錄像,有條件的,還可組織學生實地參觀,這樣,既便于學生了解其建筑結構特點,又可一睹其風采,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詩描繪一幅獨釣寒江圖,“獨釣”,把漁翁不畏嚴寒,抗風冒雪的堅強不屈精神充分顯示出來。教學時,啟發學生朗讀、思考、想象,溶入到那幽僻清冷的情境中,進而進一步激發學生聯想當時現實,體會出詩人不屈的精神和孤寂的情緒。陶淵明詩《歸園田居》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根據詩的創意,設計一個悠然自得的詩人形象,設計出圖畫,畫面中,主體與客體融為一景,將詩人所追求的“真實”寄寓其中。學生通過分析和欣賞畫面,不僅可以深刻理解作品內容,而且還能使學生進入詩情畫意的境界,得到美的享受。借助音樂美術效果,創造意境,在范讀課文《與朱元恩書》時,一邊用選好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中[化蝶]一段音樂相伴,一邊在幻燈屏幕上展現出自制的富春江風景圖,音樂中鳥語花香、流水潺潺,圖片上江闊天空、山青水綠。學生眼見美景,耳聽音樂,一個個如癡如醉,心往神馳,仿佛置身于美不勝收的富春江上。另外,教師的板書,它也算是一種教學手段,也存在優化、美化的問題。板書是教學中文章思路、教師教路、學生學路三者熔鑄的藝術結晶,是教學過程的主旋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創設科學和優美的板書可以增添課堂教學中的強化效應和思索效應,我們就應該力求字跡美觀規范,布局講究章法,色彩搭配合理,甚至追求一種書法藝術之美。至此,增添教學美的效果,給學生美的感受。
         美感是一種賞心悅目的快感,是創造力的源泉,是形象思維的動力。審美教育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人類自身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凈化情感,使人心情舒暢,健康長壽。美育在培養人的高尚道德情操,促進人的智力發展,增進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積極促進作用。語文教學是一門實踐藝術,是一門知識傳授關系的組合藝術,是“一種教來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夸美紐斯語)。這里面蘊含著大量待發掘的美育基因。因而,使語文教學充滿美感,讓學生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是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教學目的任務之一。語文教學應該遵循“寓智于美”的原則,使學生在愉美的環境和氛圍里情緒高漲地學習。所以,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努力實施美的教學,諸如引人入勝的開頭、啟人心智的提問、誘導含蓄的導語、生動有趣的講述、精彩美觀的板書等,都能娛悅學生耳目,激發學生身心,開發學生智力,激起學生的審美情趣。“人類歷史是一切優美和崇高的事業與新生一代之間的橋梁”。這是烏申斯基對教師的贊語。美能塑造人的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和體態美,是培養人的素質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寓美育于語文教學之中,才能促使學生活潑主動地學習,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更有效地提高教育和教學質量,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和愛美、追求美的一代新人。
         
          
        注釋:
         ① 陸繼椿《語文教學的美育研究》,見《語文學習》1998年第7期,第15頁。
         ② 劉勰《文心雕龍·知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頁。
         ③《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上),第297、298頁。


        上一篇:論《老殘游記》的 “救世” 與 “.. 下一篇:微積分的地位與《數學分析》學習
        Tags:美育 語文教學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